APP下载

人心的力量有多大

2020-11-29文_于

工友 2020年12期
关键词:安宁申报医护人员

文_于 涛

医院还是那家医院,职工也还是原来的职工。但不到三年时间,医院的园区从过去长满荒草变成了花园般锦绣;医院大楼从过去残破不堪变得焕然一新;医疗设备从早期的寥寥无几发展到种类齐全技术领先。

更关键的是人,三年前,即便在白天上班时间,这家医院内也几乎找不到医护人员——他们都忙着组团去找相关部门反映问题,拒收患者,消极怠工。

三年后, 还是这些医护人员, 不但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 从不计较加班和额外付出, 还待患者如亲人,医术医德被交口称赞,接到患者家属送来的锦旗多到没有地方可挂……

三年时间里,究竟是什么让这里原本涣散的人心重新凝聚到一起?

陷入瘫痪的医院

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三年前, 沈阳市安宁医院的隶属关系由市民政局转交到市卫计委。这一年10月16日, 刚被委任为院长的徐桂娟、党委书记周强来到安宁医院报到并办理交接手续。可进入安宁医院大门, 看见的是坑坑洼洼的路面、齐膝高的荒草, 到处是施工留下的沟壑。

进入医院主楼, 大厅里竟空无一人。没有医生、没有护士, 也没有导诊等任何工作人员, 连挂号、收费的窗口都空荡荡。

人呢?交接工作的领导告诉他们, 绝大多数医护人员都去相关部门、甚至去市委反映问题去了, 空无一人的情况已经数月。

“那时, 由于医院的隶属关系转变, 我们很多职工都很惶恐, 怕医院就此不行了。”安宁医院一位医生对来者说。他回忆说, 当时医院大楼建设存在一些纠纷, 建设方和医院之间有官司在打,每位职工的心里都非常压抑。再加上隶属关系转变时, 有些职工待遇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没解决, 大家情绪就爆发了。

实际上, 这位医生也承认, 当时反映的那些问题都不大, 若在平时都不好意思张口提。但医院动荡期间, 每个人都很烦躁, 小问题成了大家发泄的导火索。

医院就这样停止了运转, 各科室人员都不在岗,医院实际上已经停止接收患者。

一听说新领导来了, 大家纷纷从相关部门赶回来, 口口声声要反映问题, 甚至有的人拿出在外反映问题时就餐的发票, 要求新领导给予报销, 把徐桂娟弄得哭笑不得。

“我从职工们的脸上读到了一种迷惘和绝望,大家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怎样, 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人心已经散了。”徐桂娟说。

黑暗中划亮的火柴

如何改变职工不工作、不合作的状态, 让职工重新找回工作心态?安宁医院的新任领导班子研究认为, 根源在于职工看不到希望, 相应的, 只有让职工真切地看到医院在恢复、在发展, 才能重新建立归属感。

徐桂娟首先想到的是提升医院等级——对医院而言, 提升等级将提升医院的生存力, 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徐桂娟在空荡荡的医院里自己动手起草“安宁医院申报三级医院”材料, 带领整个领导班子和相关工作人员行动起来, 积极开展申报工作。短短一个月时间, 安宁医院申报三级医院的报告就批下来了。

消息不胫而走, 作为业内人士, 医护人员知道评级成功意味着什么。一位曾带头组织同事反映问题的职工说:“当时大家真正担心的是医院从此没人管了, 一听说申报三级医院成功, 顺着这思路一想,医院如果真能变好, 还需要谁管?我们自己就能干好。”

就像在黑暗中划亮了一根火柴, 大家突然看到了希望。申报成功的那天下午, 医院大厅里原本闲置许久的电子屏幕忽然悄悄被某位职工点亮, 上面滚动着一排字:“我们成功申报三级医院, 大家加油干吧”。

用发展凝聚人心

申报三级医院成功后, 安宁医院几年来首次召开全院职工大会,出人意料的是, 全院职工都到齐了。

会上, 徐桂娟带领新一任领导班子推出了安宁医院未来发展规划, 并首次提出了“我们是安宁人”的口号, 告诉大家,未来必将为自己是“安宁人”而自豪。

“在那天, 很多职工都鼓掌, 大家心情是一样的, 一是希望这一切是真的,二是在想,如果这是真的,我应该干什么,应该在什么岗位上。”一位安宁医院职工说, 她在会后直接找到领导,提出自己在医院未来发展规划中可以做哪些工作, 当天下午就重新回到工作岗位,绝大多数同事也都在第二天纷纷回岗。

依照规划, 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安宁医院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成为三级医院后, 床位从500张提升到700张, 2015年成立心理一、心理二病房和康复科,2016年建立老年病科,心理三、心理四病房以及中医门诊、铁西门诊、心理专家门诊、心理治疗室、急诊室, 院内外业务全方位拓展。

各种医疗设备迅速被引入。以康复科为例, 音疗室、书画室、沙盘治疗室、松弛治疗室、手工制作室、醒脉通治疗室等全部成型, 经颅磁治疗仪、脑功能治疗仪、经络氧治疗等设备两年内陆续到位。

安宁医院原来的大楼属于烂尾工程, 整体环境极为恶劣。从2015年开始, 院方快速平息了两起基建纠纷案, 让大楼的多项停滞工程迅速收尾、完善, 医疗环境焕然一新。

“两年多时间做这么多事, 是全院职工一起努力拼搏出来的。”徐桂娟说, 过去医护人员不爱接患者, 能推就推, 现在大家不但主动接患者, 甚至医生和护士开私家车去接。过去每到下班时间, 全院人都会立刻放下工作去赶通勤车, 现在每天下班, 通勤车只能接走一半人, 其他人都在自愿加班。

大家的工作心态发生了深刻转变, 每个人都以自己是“安宁人”为荣, 对待患者如对家人般用心。安宁医院四疗区一位智障患者, 身材过胖没有合适的病号服, 医护人员亲手给他缝。另一位患者吃不惯医院的餐食,护士长和护士单独给他做;一位老年患者比较固执, 不换衣服不洗澡,医护人员就亲自帮他搓澡……三年间, 患者家属送来的各类锦旗已经让安宁医院无处存放, “厚德、博爱、精诚、仁济”的院训被医护人员落实在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医院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正是源于职工工作态度转变后形成的强大推动力。

今昔对比, 安宁医院的变化似乎是打造单位文化、重塑职工心态的上佳案例。对此, 安宁医院院长徐桂娟说, 职工对工作有抵触情绪, 甚至诋毁、破坏所在的单位, 是因为单位没有让他们看到发展前景,没有让他们体会到自身价值, 没有给他们一个具有凝聚力、向心力的企业文化。事实证明, 当这一切具备后, 无论是当初带头闹事的、消极怠工的, 都变回了勤奋、积极的本来面目, 甚至比过去更好。

猜你喜欢

安宁申报医护人员
祖国和谐 家家安宁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国际收支申报问答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巧联得安宁
采蜜忙
安宁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