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与降

2020-11-28

农经 2020年11期
关键词:批发价格存栏每公斤

9月以来,生猪价格连续12周下跌,猪肉价格也随之连续9周下降。近两年来广受国人关注的猪肉价格终于看到了一点恢复往昔的迹象。

生猪和猪肉价格连续下降的背后,是生猪产能的逐步恢复。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到今年9月份,能繁母猪存栏已经连续12个月增长,生猪存栏也连续8个月增长。到9月底,全国生猪存栏达到3.7亿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84%;能繁母猪存栏达到3822万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86%。业内普遍认为,后期随着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的增加,出栏量也会很快增加。产能上来以后,价格将逐步回落到正常水平。

纵观生猪产能的增长与猪肉价格的下降,反映出的是黨和国家对生猪生产的重视与关心,以及生猪产业的发展与成长。

众所周知,我国既是养猪大国,也是猪肉消费大国。从2010年到2018年,生猪年出栏均在7亿头左右,占肉类比重超过60%。因此,发展生猪生产对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生猪产业产生巨大冲击,同时又面临近20年生猪市场一直存在的“猪周期”,以及养殖环保压力和土地、原材料等资源供给压力,生猪价格因之剧烈波动。2019年11月初,猪肉批发价格涨到了每公斤52.61元的高点。进入2020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又让多重困境中的生猪产业雪上加霜。在这一背景下,国家及时采取多种措施保供稳产,猪肉价格总体高位震荡回落。10月份,商务部监测猪肉平均批发价格为每公斤43元,环比下降8.3%,同比下降3.8%。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生猪产业也在这场困境中积极育新机、开新局,智能养猪就是生猪产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探索出的新机和新局之一。虽然我国的智能养猪正处起步阶段,尚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短板,但业内的开拓者们正围绕环境、饲喂、疫病、行为分析、育种、废弃物处理等核心业务,努力实现数据之间的互联互通、共享共建,解决生猪养殖需求,确保国人碗里不缺肉。

猪业当前的增与降,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最终指向的是产业发展是否健康这一实质。而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的是不断地升级、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开拓。

猜你喜欢

批发价格存栏每公斤
北京市生猪存栏量首次低于百万头
羊肉价格或将在四季度反弹
数据一览
数据一览
江苏:地产菜价格回落 肉蛋价格双双下滑
威海:市场货源充足价格整体平稳
9月我国生猪存栏继续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