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苗族丧葬仪式中芦笙乐舞分析

2020-11-28陶荷丽

文存阅刊 2020年20期
关键词:苗族

摘要:芦笙乐舞是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通常都用在很多人参与的大型活动中,就像花山节还有祭祀和丧葬等大型群体活动中。芦笙舞是苗族民间舞中流传最广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舞蹈,目前对芦笙舞进行的研究主要是在芦笙舞的民族性和民风还有社会等方面展开进行的,而对芦笙舞展开全面的研究进行的并不多。因此,为了将民族特色更好的传递下去,增强民族的向心力,就给予了芦笙传承文化的职能。苗族民族文化的传承和芦笙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缺一不可。

关键词:苗族;芦笙乐舞文化;芦笙乐舞文化形态

一、芦笙乐舞表演形态的变迁

历经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苗族的芦笙表演方式也逐渐出现了变化。在以往的岁月里,苗族芦笙乐舞表演带着很浓的宗教与祭祀的特点,非常的神秘,经常会在祭祀和丧礼中出现,除此之外均不可表演芦笙的。所以,有很多的苗族支系没有使用芦笙舞就把芦笙舞称呼成了鬼芦笙。一直到现在,丹寨县的苗族人在丧葬仪式中还会使用芦笙舞来表演。目前,丹寨县芦笙乐舞的原始宗教味道已经被淡化,更多呈现出来的是一种传统文艺的形式,其应用的场合也逐渐广泛,不但在传统的葬礼里进行表演,同时在一些传统节日、娱乐活动中都进行了演出,而且还走上了世界级的舞台,在世界各国进行表演。现代的芦笙舞和传统的芦笙舞相比,在舞蹈动作上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的芦笙舞蹈在进行表演的时候音乐和舞蹈是同时进行的,音乐和舞蹈紧密的连在一起。原始的芦笙舞的舞蹈动作还有音乐的节奏进行的很慢,系统性很强。原始的芦笙舞蹈动作都是和芦笙音乐相呼应顺着音乐的逆方向来表演的,舞蹈动作非常的一致。不管芦笙舞进行到哪里只要你想跳都可以随时加入,这样的舞蹈动作因为很简单所以吸引到了很多人来跳芦笙舞。我们需要注意到的就是苗族原始的芦笙舞在进行表演之前是不需要进行排练的。所有的芦笙舞表演者通过自小的熏陶就很早的体会到了芦笙舞的文化内涵。

二、苗族丧葬仪式实录

丹寨县根据不同的死亡方式分为了火葬和土葬。苗族人在自然离世的情况下就按照传统的丧葬方式进行土葬,如果是在非自然的情况离世的就进行火葬。如果有人是因为疾病或者其他事故的因素非正常离世就要对这个人进行火葬然后把骨灰埋到偏远的地势较低的地方。一个成年人的正常死亡都是按照当地传统的土葬方式进行的,一般流程就是把离世的消息通知给亲朋好友,用芦笙舞表现形式进行丧葬仪式,再选择一个黄道吉日,最后把遗体放入到棺材中,把棺材进行埋土。如果是年龄较小的儿童或者是刚出生的婴儿在非正常离世的情况下,一般苗族的人们都会用木板或者是杉木皮做成一个匣子在当天就把遗体掩埋上。这种非正常的死亡都不需要把消息通知给亲朋好友,也不需要举行丧葬仪式的。土葬形式是丹寨县的传统的丧葬形式,土葬形式是由十一个环节组成的,这十一个环节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土葬形式的仪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十一个环节具体包含了送终报丧,守灵,吊丧,入硷出殡,出殡前,出殡时,安葬,拜灵,送水,走客,上坟[1]。丹寨县举行的丧葬仪式中一般都是用芦笙乐舞来进行仪式。芦笙乐舞顾名思义包含了芦笙音乐和芦笙舞蹈。芦笙舞蹈是芦笙乐舞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芦笙舞蹈是芦笙乐舞重要组成的一部分。芦笙舞最早的表演形式是都是由男子的群体进行表演或者是男男女女的群体来进行表演。发展到现在,苗族人在原有舞蹈的基础动作上顺应时代的变化,对芦笙舞的动作做了一些改变和调整,使芦笙舞的动作更加的流畅优美。苗族人通过芦笙舞也表达了对祖先的怀念还有对以后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向往。

(1)芦笙的演奏形态与演奏技法

芦笙的演奏也需要相应的技巧。芦笙包括左右各三个音孔,表演者在表演之前,需要将左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分别放在两端的音孔上,并且将嘴巴放置在笙口的首段,以便发出声音。芦笙是一种定调乐器,包括“Re, Mi, Sol, La, Do”等音位,正常情况下,每一个音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和芒筒不一样,芦笙的发音条件更加繁杂,它需要表演者的气息畅通和雄厚,并且需要气息和手指的变动完美结合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才能将芦笙本身的音发得更到位。而随着民族文化的融合,芦笙慢慢被“汉化”,和一些传统的汉笙发音方法相结合,形成了新的演奏技巧和效果。

(2)芦笙的表演形态

芦笙的演奏条件和形式比较多样化,表演者既可以单独演奏,也可以配合芒筒一起演奏。前者的音色更加上扬、清脆和明朗,音色和音色之间区分度较大,每个音都有其独有的声调,其演奏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后者相比前者来说更加的浑厚,音和音之间的差别缩小,抑扬顿挫的味道更加厚重,并且呈现的效果更加有气魄,为观众营造出了一种浩瀚的氛围,让身临其境的人感到一种庄严的感觉。芦笙乐舞在一开始诞生的时候最先用于祖先的拜祭,随着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逐渐放宽后,也慢慢将其应用到了节日表演或是一些重要场合的表演当中。并且传统的表演对表演人员数量和性别都有限制,不允许女性参与表演且人数固定为十六人。另外,芦笙乐舞对芦笙和芒筒的表演方位和次序也做出了要求,例如,舞步變化和表演人员的队列形状等。

三、芦笙乐舞的结构

按照芦笙舞步的节奏、速度以及表演形式的不同,把芦笙舞的舞蹈动作形式分成了原地型和转圈型还有移动型和舞动型。芦笙舞传统表演方式一般经常用到原地型和转圈型还有移动型。我国现在的丧葬仪式中芦笙舞不单单用到了传统的三种还有包含了舞动型的舞蹈形式。将主要三种类型的舞步详细分析:

(1)原地型

芦笙原地型舞蹈是传统类别舞蹈的一种,根据其舞步结构形态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原地左右摇摆两步点地”、“原地左右摇摆四步点地”及“原地左右移动三步踢第四步”。此舞步按2/4节拍表演,速度较慢,一套舞步共2小节,即四拍。此外,与舞者手持乐器摆动的方向应与脚步移动方向一致,“原地左右摇摆两步点地”是最初始的芦笙舞蹈舞步,表演过程中这套动作都要不断重复多次使用。

(2)转圈型

芦笙舞蹈中的转圈型舞步主要有传统型与现代型,其中传统型有两个:原地四拍和原地六拍;而现代型只有一个:先把身体侧过来再往前四步,往后四步,最后再转半圈。总的来说,这个舞蹈是以四拍为主,其速度不快也不慢,这套舞蹈一共有八拍,又分成2个小节。一般来说,要将刚才所说的舞步完成两次左右才能称为一套舞蹈,而这样的舞步只是基础舞步。

(3)舞动型

丧葬仪式芦笙乐舞的部分特征:舞蹈的步伐复杂、节奏快、其表演有炫技的特征,而这些都是现代苗族芦笙舞蹈的体现,因此可以把这种舞蹈称为“舞动型舞蹈”。这种舞蹈可以由四种组成:快速移动踢步加快速转身类型、移动跳踢步类型、三步跳踢转身和快速正反面前后移动踢腿类型。

四、芦笙乐舞的艺术特色及文化特征

苗族的芦笙舞不管是音乐还是舞蹈,全都有着一种沉重,凄凉的感觉。比如,“探路步”、“上河滩”、“望家乡”等舞蹈的动作,听说是苗族历史神话中苗族祖先背重物在坎坷的路上走路,倒著骑在牛的背上遥远的看着故乡和观察同行的族人有没有跟着逃难的大部队,还有思念因为过河去世的族人等一些场景的再现。芦笙舞是非常繁琐的动作,加上低低沉沉悲伤的芦笙音调,舞蹈让观众感到了一种伤心、难过的感觉。好像在追忆一段曾经的故事,又好像是在给人们表达出一段正在发生的历史故事。芦笙舞把“探路步”当做基础的舞蹈动作。表演“探路步”的演员,当他们把左侧的脚抬起来,向左边转小半圆然后落地,右侧脚向左侧靠,与此同时,身体向左边横着移动,稍稍向右侧斜腰,右脚同时做出对称的动作。这样前进的过程中也有往左右两边横向移动的舞蹈动作,与别的舞蹈比如“笛子调”、“竹竿舞”等舞蹈相同,具有自己独特的本民族的特点。

芦笙舞除了“探路步”、“双踏浪”等比较简单点的动作以外,也有一些比如“跪地下腰”、“板凳下下腰”、“滚地笙”、“双腿蹬天”、“望家乡”等等难度系数高、需要很高技巧的组合的动作。因此,想要完成一整个芦笙舞,必须要求舞者一定要具备基本的功夫和较好的体力。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芦笙舞只能在青少年和一些中年人中流行,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因为年龄已高,体力跟不上,所以只能慢慢退出芦笙舞舞者的队伍。所以芦笙舞跟笛子调不一样,笛子的舞调不管人们年纪大还是年纪小都可以跟着音乐跳起来。用相对来说比较普遍的自我娱乐特征的芦笙舞举例子,全年都是可以跳的,特别是过年那段时间跳得尤其多。除夕那天,哪家先吃完年夜饭,哪家喜欢跳舞的人就开始吹着芦笙到另外一户人家去找一起舞蹈的人,到另一户门口就开始跳芦笙舞,不仅是表示约舞伴,也是给这户人家拜年。如果这一家的年饭还没有吃,主人就会邀请客人到他家一起吃饭,假如客人一直拒绝,主人会选一些肥肉赠给客人,客人当时不吃,主人就把肉装进芦笙头上的一个小葫芦里。主人家吃完饭,想跳舞的人,拿着自己的芦笙,穿着节日的服装跟着约舞的人跳着去另一家。等到转完全村,全村大多数人就在一起跳舞了。最后,所有人都在村中大场上集合,直到凌晨。

在丹寨县苗族、水族传统的丧葬活动中,把芦笙做为重要的祭祀音乐,有“引导”亡灵、安抚亲人的作用。民间传说中,老人逝世,有种说法是灵魂去到老祖宗的那里,也有种说法是到天庭去,还有种说法是到阴曹地府去等等,但是不管哪种说法都要靠芦笙来引导,用音乐引导亡灵道路。在苗族流传着的《哭丧歌》说:“每人都有五个魂魄,一棵水稻有五丫穗。当他走到五岔路口时,五魂分别走一边,一定要记得:一条路走向祖宗,跟祖先团聚,他们都在接你。一条路走向场坝,是去做生意的路。一条路走向田坝,去种庄稼。一条路走向踩鼓堂,是踩鼓吹笙的地方。阿妈应该到里层去跳舞,那个地方客人最多,最热闹。一条路通向天堂,那里是嘎里仙境……”。芦笙音乐也有起着安抚生者的作用,用音乐安抚逝者的家人“人死不能复生、唯恳请节哀顺便”。芦笙还作为“礼品”相送。在水族、苗族民间,老人离世,芦笙就做为维系亲人往来的特殊“礼品”,而且是丧葬活动中比较重要的“礼信”。这些时候往往是亡者的女儿女婿、外家赠送芦笙当做祭奠的特殊“礼品”,对逝者,祭司会在祭奠时交代这是谁送来的“礼品”,并请家属收下。收礼先生会在礼簿上登记上谁送来的什么东西,提醒家属以后还礼。这种习俗中,芦笙就被当做至亲交往的媒介和纽带的作用,除去“扭扁担”、“打花猫(脸)”,最重要的娱乐活动就是欢跳芦笙,把丧事用“喜事”来表达。所以,在一些民间活动中,水族、苗族用芦笙的数量判定丧事是否办得热闹、体面。清代至民国期间,都把芦笙数量多作为骄傲,比如1933年,高寨水族的长老潘里四去世时,亲朋好友邀请30多对芦笙祭奠,也被邻里称赞。现在都在提倡节俭,请芦笙前来祭奠的数量有所减少。

参考文献:

[1]贵州省群众艺术馆:贵州苗族芦笙选集[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9年7月。

作者简介:陶荷丽(1992—),女,汉,硕士,贵阳学院,研究方向:贵州民族民间舞。

课题项目:

由“贵阳市财政支持贵阳学院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项目【YY-2020】”资助

猜你喜欢

苗族
雷山:秘境苗乡的千年记忆
补妆
3D打印如何更好地推广凉都苗族文化
盘发·刺绣
盘发·刺绣
花样云南(三)
苗族老照片
漂亮的“银饰”
五彩斑澜——湘西苗族民间艺术
山之恋 苗族姐妹 碧湖泛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