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业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2020-11-28曲晓辉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31期
关键词:持续发展市场经济风险管理

曲晓辉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制造业也呈现了一家独大的发展趋势,制造业高速发展,与此同时产生了一系列的风险,制约着企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竞争压力凸显。因此风险管理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财务风险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同时也构成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相对于我国制造业企业风险管理意识比较薄弱,管理水平正处在初级发展中阶段,文章主要对制造业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及管控措施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供相关企业参考。

关键词:市场经济;风险管理;持续发展

一、制造业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市场经济下,内外部经济环境瞬息万变,影响的因素随之不断增多。随着国民收入及需求量的增加,制造业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使财务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企业因出现严重的财务风险发生破产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加强制造业财务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如何理论结合实践加以运用,让制造企业具用一定的竞争优势,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及产品,需要利用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手段,使财务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承受的范围内,同时兼顾成本效益原则,使制造业生产成本不断有可降低的空间,使企业呈良性发展趋势。

二、制造业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制造业近几年不断的发展与崛起,国内外的各种风险逐渐多样化,复杂化,变得更加难以预测。国际政治环境、贸易摩擦,国内经济政策、市场环境等因素,使制造业企业往往为了追求规模化的高速发展以及短期利益,忽略了企业长远发展,抗风险能力薄弱,企业自身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不足,内部经营管理控制水平不高是目前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问题。

(一)内外部投资及对外贸易引发的风险

制造业企业除了满足内需,还要在国际市场上将产品及品牌进行推广销售。随着国际市场需求量的扩大,制造业企业销售规模的扩张与增长,随之带来的制造业供应链端的产能不足,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为了开创及拓展市场,增加品牌的推广及影响力,企业需要进行一部分内外部投资,以弥补产能的不足。因缺乏对国内外经济环境、投资项目风险与收益的测算与合理评估,导致项目收益期过长,甚至亏损。一方面企业资产过于庞大,资产周转效率下降,短期内无法带来预期的收益。制造业企业因重资产运营,加之国际环境的变化,贸易摩擦等一系列因素,导致制造业成本不断攀升,市场竞争力下降,收益缩减。另外一方面,受融资环境影响,企业内外部项目投资无法通过中长期融资渠道进行满足,导致部分长期借款需要用短期流动资金借款满足需求,加大了资金筹集及流动性风险。

(二)制造企业内部运营引发的风险

受消费者不断升级更新的消费需求影响,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端的议价能力相对较低,下游供应商应付帐款信用期较短。为了与上游客户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与增长,客户信用期限延长及额度优惠,应收帐款占用了较多的资金,流动资产转化为现金的能力减弱。除此之外拖欠及坏帐风险加大,一旦应收帐款管理不当,将会给企业带来资金运营风险。市场的变化、产品品种的多样化、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导致制造业企业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逾来逾严峻,进而导致制造业企业存货产生风险,存货周转率下降。缺乏有效的存货管理体系,会导致大量的产品积压,产生损失及财务风险。研发、采购、生产、销售、运营管理等业务链运营管理与财务管理,缺乏有效的串联及一体化的管控措施,产生信息孤岛,导致企业各项经营业务的信息形成不了共享。信息的缺失,导致研究决策失误,不但成本增加,而且產生财务风险。另外相关人员对公司内部流程制度重视程度不够,往往重业务疏管理,内部管理制度未得到有效的执行,甚至不按规定操作,部分制度流程并未完全覆盖全业务链,进而产生一系列财务风险。

(三)风险管理方法、措拖不到位引发的风险

由于制造业企业风险多变性,使管理难度加大。尽管有前期的分析与预测,企业人员在执行规避、控制、降低风险的过程中,对应的风险防控岗位责任不清晰,未进行全面、有效的落实到相关人员,往往造成对应的风险处理实施办法落实不到位,甚至发现不了风险点。应对措施不得当,处理不及时,都会导致一系列财务风险。

三、加强制造业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内部资本结构的合理性,建立外部环境风险防范体系

围绕企业战略与经营发展,建立外部环境风险防范体系。通过预算管理这一工具的建设、实施与管控,使企业资本结构保持合理。一是推动与促进企业对外部经济环境的预测、分析,及时发现和判断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形成外部环境风险管理体系,为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提前做出有效的判断与决策,降低各类市场风险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二是推动和优化企业内部资本结构,加强分析研究使之与企业经营相匹配。同时结合企业经营规模与发展趋势,评估投资规模、资产及企业能够承受的负债结构。结合行业、市场分析做出合理的投资预算,做好事前规划和预测,使投资项目更贴近战略,更加严谨,防止过度及盲目投资,造成资产负债率过高,资本结构不合理,引发的资金运营风险,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三是利用预算管理工具,提前了解消费需求,做出对市场、产品及生产能力的未来发展预测,通过对供应链环节的合理管控,能够有效降低各项成本费用,使制造业产品更具市场竞争优势。除此之外,为了相关指标得以有效落地实施,需要加强后续的监督管理,定期评估其合理性,及时纠正偏离企业战略规划的投资策略,使企业内外部投资良性发展,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创造更多的收益。

(二)强化风险管理意识,搭建内控管理体系

制造业企业财务风险无处不在,充斥着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企业具有全员风险意识,通过内控体系的建立完善与实施,使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承受的范围内。全员风险意识的宣贯与提高,企业需要自上而下的进行风险管控意识的建立与宣传。在日常经营业务开展的同时,每位员工即要关注各自业务流程,同时还要发现在此过程中存在风险点。使风险管控落实到岗位责任。识别、评估、分析风险发生的等级与影响。在业务开展的过程中,通过对环境、资源、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管理体制,不同阶段进行合理分析,对风险发生的重要程度、频次等进行评估,分析出对企业经营结果产生的不利影响。做出风险防控合理的应对措施,并监督有效落地。通过分析研究,找出各项经营业务风险的管理措施。从产品的设计研发阶段,通过机械化连续生产,节约人工作业,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采购环节,建立供应商信用管理机制,可有效降低原材料的质量风险;运营管理环节,合理评估客户订单,推动生产环节合理安排生产,同时建立库存风险预警机制,设定合理的安生库存与库存周转率,减少存货周转带来的风险。加强内控部门建设,提高内控人员风险管理水平。企业财务人员在进行内控管理时,必须具备业务知识和财务知识等综合能力。需要把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让理论知识贯穿实际项目之中。同时使业务链的流程体系与财务管理体系能够有效衔接,使之形成有效的闭环。财务人员在面对企业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的不利影响时,必须有足够的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尽可能将企业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因此,一方面企业应加强风险控制部门的建设,定期组织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综合能力。另外需具备一定的危机处理能力,要更多深入业务内部进行实践和研究,对项目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合理评估,找出控制风险的合理应对方法,尽可能将财务风险降到最低。最后内控人员需要运用信息化等科学管理手段对发生财务风险的管理点进行有效管控,运用大数据使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各项流程更加连贯化、透明化、可视化,不断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降低财务风险。

(三)落实企业全业务链岗位责任风险管理控制措施。

为了保障财务风险管控办法的有效落实,形成一体化的管控措施,需要将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分解落实到岗位,让企业每位员工了解并知道自己的岗位职责,在每个业务环节熟练掌握风险产生的关键点,在关键的节点上采用有效的管控办法,形成有效的流程。同时根据已发生的风险及管控措施,分不同类别不断固化行之有效的标准的业务流程。使企业全员参与风险管理,为了激发全员风险管理意识,降低企业风险及避免损失的发生,增加企业收益,在岗位责任的基础上建立风险管控绩效管理办法,以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不断优化管理手段、管理办法,以促进财务风险管理有效实施,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收益。

四、结语

制造业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至关重要,需要加强对风险管理的预测及管控,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通过打造更加专业的队伍,以有效的管理体系做保障,利用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管理工具,才能够合理分析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在风险应对的过程中利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手段,同时及时发掘风险管理措施,将风险可控化、最小化,以提高制造业企业竞争力,使制造业企业更加健康的持续发展。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的研究探索,同时不断地吸收学习国内外优秀的风险管理经验,从而使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杉.当前形势下制造企业加强财务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7):133+159.

[2]欧阳波.当前形势下制造业财务风险的控制[J].经贸实践,2018(22):156-157.

[3]宋莉莉.当前形势下制造业财务风险的控制[J].时代经贸,2019(23):14-15.

(作者单位:烟台中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持续发展市场经济风险管理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商务部:美方认定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严重歪曲事实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试析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环境会计实施
论市场经济行为的善恶原则及对传统道德的印证
重用懂得市场经济的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