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

2020-11-28任远

时代人物 2020年24期
关键词:治国理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任远

摘要: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他同时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治国理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文化对于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最深厚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沃土,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治国理政之道

(一)蕴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于治理国家,以及“君”和“民”的关系在很多篇章中都有论述。《尚书》上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就是黎明百姓是统治阶级的衣食来源,是支撑国家运行的根本基础。孔子要求“君”加强自身修养“修己以安百姓”,同时“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认为顺应人民的利益国家就得利益。孟子提出“君轻民贵”的思想。这些无不反映出传统文化中重视人民的思想。儒家文化中核心的“仁”,“仁政”思想,就是要统治者讲“仁政”,施“仁政”,就是看到了人民群众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所在,而君王的主要任务就是对人民进行教化,引导人民去做正确的事。传统文化中,无论是要求普通人孝敬父母,与兄弟姐妹团结和睦;尊重他人、同情弱者,还是要求为政者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对人民以道德教化,减轻人民负担等,其基本的理念就是以人民为中心,遵从社会上的大多数人。

(二)以提升道德修养为中心的社会治理思想

历史上的任何一个王朝,凡是把黎民百姓放在重要位置的时期,国家就兴旺;反之则衰败。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历代统治者,要实现国家太平盛世就要对“人”进行道德教化,毕竟有道德修养的人,对于整个社会具有引领和导向作用。一是倡导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社会是由无数个体组成,因此每个人的道德提升促进整个社会良性发展。《大学》上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讲的就是上至帝王下到平民百姓,都要加强道德修身。二是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有道德修养的为政者非常重要。道德是判断是非、曲直、好坏的一把尺子。但这把尺子要抓在有道德的为政者手里,才能发挥效力,否则再好的法也显示不出威力,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在《论语·子路篇》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说,为政者自身的道德修养对执行影响非常大。当为政者自身道德品行端正并作出表率,不用下命令,下面人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为政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下面人端正,纵然三令五申,老百姓也不会服从的。三是以道德防治犯罪。在《论语·为政》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里是说,培养道德修养是最根本的治理犯罪的方法。要想从根本上杜绝犯罪,一方面要使社会上每个人都具有判断是非的能力,对犯罪的行为深恶痛绝,也就是要做有道德的人;另一方面就是让犯罪的人认识到自身罪行,并为此感到羞愧,以防再次犯罪,这才是治理犯罪的根本。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联系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带来经验启示。

(一)国家观——坚持爱国主义为核心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爱国主义的表现有所相同。一是“忠君”思想。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君主、皇帝是国家的象征,君主的更替直接导致政权的更替,因此爱国主义表现为“忠君”。《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正说明了君王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要无条件的忠于君王,并且这种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二是尚公爱民的思想。对国家的热爱也表现为对公平公正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人民的热爱。《孟子·梁惠王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对社会公平,公正的渴望,对人民的热爱,希望君王与民同乐等这些都是爱国主义的源头。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爱国忧民的表现,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对收复故土的期盼。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无论是忠于君王,还是热爱故土,亦或是对人民苦难的同情,渴望国家的统一,都是历史上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每个人内心深处存在的朴素爱国情怀,表现为每个人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二)人生观——主张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为人处事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并由此构建出以个人道德修养为基础的家庭、国家、社会的秩序。在为人处事方面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方式方法。一是尊重多样,宽容他人。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是中国人对不同于自身的其他个体的态度。“和”涉及的是尊重多样性前提下的差别的同一。二是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观点已成为今天处理人际关系的“黄金法则”。他包含着人与人之间应彼此要把对方当人看待,怀有爱心,还含有不分性别、种族、社会地位、政治、宗教信仰等一律平等的思想。这与我们今天所进行的道德建设所要求的是一致的,也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础。

(三)价值觀——强调以道德礼仪为核心

社会秩序的建立需要一套价值体系。首先,表现在以道德作为社会秩序的准则。一是将道德与地位联系。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观念中,一个人的社会地位除了天然存在着的辈份、年龄、性别、血缘关系的远近等差异外,还有依据一个人的才学德智来分。有才有德者理应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并享有较高的物质待遇,才德越高,地位和享受就越高。如《荀子·富国》曰:“德必称位,位必称禄,禄必称用。”二是培养人的羞耻之心。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说的意思就是,一个懂得羞耻的人,就会主动拒绝做一些事情。可见羞耻心是一个人判断是非的标准。有羞耻心就会自觉拒绝,而没有羞耻之心则不分好坏。三是培养人在心里自觉自律的精神。中华传统文化中,认为个人道德是不断提升的,他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不需要别人监督,自觉自愿的去做,也就是“自律”。《论语·述而》又说:“仁远乎哉?我欲仁,仁斯至矣。”也就是说“仁”是一种高度的道德自觉,一个人如果达不到“仁”的标准,就不能指望他自觉遵守礼。但如果达到自律,也就不需要礼的约束,也就是说没达到自律时,需要礼的约束,达到自律就会自觉维护礼。礼仪在形成道德自律的过程中,不仅在于提供给人们一些行为规范,更在于通过这些外部的规范起到教化的作用,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社会、人是自然协调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一是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要按照自然规律进行生产。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良好的自然环境不仅对发展生产有利,更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特别是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孟子·梁惠王》中提出“不违农时,谷不胜食;数罟不入夸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告诉人们要按自然规律,不违背农事进行耕作;要禁止用网眼过细小的鱼网到大池里捕鱼,以保护生态;去山中砍伐树木也要按时令进入山林。二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物种丰富的生态系统,不仅为整个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而且我们也是这个共生系统中的重要成员。看到其他生物日益减少,我们应该感同身受。如在《论语·述而》上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就是讲钓鱼不用网捕鱼,射鸟不射夜宿的鸟,以防将资源用枯竭了。这其中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三是“仁民而爱物”的思想。同时人类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万物的精灵,不同于野兽,对于与我们同样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其他生物,要抱有同情心。《孟子·梁惠王上》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看到活的,就不忍心它死去;听到它的声音就不忍心吃它的肉。这体现了人对动物“仁民而爱物”的思想。

猜你喜欢

治国理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内在逻辑与科学性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成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径探讨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历史使命及其核心地位
习近平“治国理政”集中研究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架构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宗教篇如何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