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研究

2020-11-28张孟超

时代人物 2020年24期

张孟超

(中共南阳市委党校 河南南阳473000)

摘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文化自信”,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核心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西方的普世价值及其政治体制并非放之海内而皆准,食之不化的国家和地区基本上走上停滞、动荡甚至倒退的道路。要想我们的发展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独立道路,不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而且要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借鉴吸收。

关键词:阴阳五行;天人统一;中和中庸 ;修身克己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非常复杂,其中有四个思想最为重要,也最有概括性。它们渗透到中国各个文化范围的领域,各种文化的表现之中,并起着领导作用。

  • 作为基本哲理的阴阳五行思想

1、阴阳五行思想的基本内涵

阴阳思想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破的统一。它们是一反一正绝对对立的,但又统一在一起。同时对立双方又向对方转化。矛盾的一方自身包含着对抗双方的力量,只不过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看来矛盾的双方有很大的不同,实际上双方始终都处于此消彼长的运动之中。五行思想是指世界统一于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它们之间有相生相克的作用。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或者力量能够凌驾于其他事物或者力量之上而独霸天下。

阴阳与五行属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就是指无论阴的内部或阳的内部包括阴阳之间都具备着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象表达的那种生克利害的基本关系。

2、阴阳五行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行色彩在招牌上的应用:对于招牌而言“底色为客”,“字号和商标为主”,因此一个招牌如果“客色生主色”或“主色克客色”则吉,反之“客色克主色”或“主色生客色”则凶。例如中国农业银行招牌的底色为白色,属“金”,字号为黑色属“水”,商标为绿色属于“木”,所以金为“客色”,水和木为主色。所谓“金生水”,农业银行这个招牌“客色”生“主色”。而字號又生商标,“金生水”、“水生木”形成一个循环相生的能量。中国工商银行招牌底色为白色属“金”,字号黑色属水,商标红色属“火”。所谓“金生木”,底色生字号颜色,“火克金”商标色又克底色,所谓是生财加克财。需要指出的是,“客色生主色”与“主色克客色”虽然都是吉利的,但是前者来的更加温和、细水漫流,后者来的更加猛烈、急功近利。

(2)五行色彩在服饰上的应用

五行的生克原理在服装颜色上也能起到作用,比较明显的应用是在竞技比赛时双方的服饰颜色上。但是“人定胜天”,竞技双方的比赛结果最主要依靠的还是双方的技能和排兵布阵,只有当双方主客观条件都比较对等时服饰的色彩才会起到一定的作用。2016欧洲杯决赛,葡萄牙(红色)VS法国(蓝色)。红色属“火”,蓝色属“木”,“木生火,火泄木”,比赛结果葡萄牙1:0胜法国;2015美洲杯决赛,智利(红色)VS阿根廷(蓝白色)。红色属“火”,蓝色属“木”,白色属“金”,“火克金”、“火泄木”,比赛结果:智利点球大战4:1胜阿根廷。

(3)五行在建筑形状上的简单应用

五行与形状的关系是:直条、细长为“木”,三角、尖形、中空、虚形为“火”,正方、长方为“土”,圆形为“金”,曲形、波浪形为“水”。五行形状常用于建筑设计方面,是建筑风水的基础之一。例如金融行业的组织和钱打交道,都希望赚钱,“金钱”属于“金”,赚钱也就是“生钱”,“生钱”就是“生金”。根据五行的基本原理,想“生金”只有“土生金”或“金帮金”,因此金融行业的建筑物形状一般来说都以方形或圆形为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楼,世界银行大楼,均是以方形“土”属性为主的建筑物。国际清算银行大楼,为圆柱形“金”属性的建筑物。欧洲投资银行大楼,是圆形和方形的结合体,属于“土”和“金”两种属性的结合。

  • 解释大自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天人统一思想

1、天人统一思想的基本内涵

天人统一思想主要认为人类社会在大自然中生成并发展,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相同相应,是一个统一的一体。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一般来说天的含义是双重的,有人格化、意志化的天,还有无意志、非人格化的天。但无论是哪一种“天”跟人的两种属性——自然属性以及社会属性——都是和谐统一的。

从自然的角度看,中国从西周开始的农耕文明一直是“顺应天时”。包括政治机构的设置、农林经济的生产、民俗文化的表现、身体健康的调节都与自然的“天”关系莫大;从意志的角度看,中国的圣人一直强调效法“天德”,“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自然和意志也有统一性,这个自然可以用物质这个名词来替代。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可以反作用于物质;通过实践物质和意识可以相互转化。

2、天人统一对指导养生防病的意义

天人统一的基本要求。采取什么措施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这是说自然环境生息变化促使万物复苏,天地间生物气机萌动,草木欣欣向荣,人与之相应则“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这是调形体,使人之举止活动柔顺舒缓,气血畅通,筋骨柔顺,适应春天之生息柔畅。“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胸怀开阔,乐观大度,这是调神,包括调情志,以适应外界春生之气。这就是人与自然变化之相应,其他季节也是同样,即气候变化来调形、调气和调神。这也是经典之谈,其道理永恒不变,具有重要的指导养生防病的意义。

环境的变化、地域的不同要求人与之相适应。由于地域不同,水土不同,气候变化不同,人文社会不一,也要依据其变化而与之相适应。如《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所说:“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由于生息环境的差异,其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饮食条件不同,“故其民食鱼而嗜咸,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说明东方之人鱼吃多了,就化热邪滞留肠胃,咸味吃多了,会使伤血,血瘀气滞,血脉不通,热壅肌肤可能发生痈疡之病。故在治疗上宜适用砭石治疗,以通其血脉,说明在东方之域的人们以天人相应观点采取相应的方法以防治其病,应避免胃肠之积热和血瘀肌肤之痈疡之病。

违背四时气候变化的四时多发病。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四时正气不会伤人,但四时过盛之邪气,即所谓太过,超乎人体的适应机能,或者人身处于极虚的状态,邪气容易侵伤人体而发病,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也是天人不相应的表现,其发病又有季节性或脏腑相关性。这就是风暑湿寒之四时邪气相争而伤害五脏的季节性多发病与季节性气候变化有关,若预防其病害则设法改变其防范措施,以天人相应为原则。

违背四时气候变化的脏腑多发病。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以春夏为例:春为少阳之气,由冬季转变而来,属于阴中之阳升,万物发动,在五脏属肝,如违背春天少阳之气,肝气抑郁,其性喜条达之情不展而抑郁,阳生不利而隐曲,在临床上出现诸多之抑郁症,不欲见人,情志不畅等抑郁焦虑现象,独自痴想,情怀不开,或恐惧怕人等。夏天之气,其主心,旺盛的太阳阳气之气使植物繁茂,人之生气焕发,兴奋畅通,喜形于外,如果违背夏气则太阳之气受损,心气内虚,心中空洞无物,出现心悸怔忡,心中憺动无力,节律不齐,结代脉等心系疾病。这也是违背四时之气而影响五脏功能的季节病,也体现天人不相应的发病之因。

自然灾害导致天人不相应的易发病。自然灾害包括不可抗拒风霜雹雪的异常气候变化、气候的寒热燥湿变化、水土流失、久旱无雨等自然灾害,造成人体不能适应而发为各种疾病,因为自然界气候有太过不及,有至而未至,有未至而至这都是导致自然灾害的原因,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说明恶劣的贼风,突发的暴雨造成天地之四时气候秩序紊乱异常变化而不可遏止,使正常四时变化规律不能保持平衡,违背了正常规律,而导致万物毁坏,易生多种疾病人之生命夭折。对于这种自然灾害只有那些懂得养生防病之人才能“身无奇病”生气不竭。

环境污染影響天人相应的易发病。《素问·阴阳离合论》中说:“天覆地载,万物方生”,说明天地之间,是万物生长繁衍的场所,《素问·六节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人之呼吸及饮食营养均来源于天地之间,自然环境、人与环境息息相关,因此,环境之污染对人的生命及疾病关系重大。人与自然环境为统一整体,互相影响,其自然灾害有的是无法抗拒的,如地震、飓风、暴雨,有些是可以认识它、掌握它、防犯它,甚则可以利用它,掌握它是主动适应它,做到主动防犯,正如《素问·移精变气论》:“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故天人相应,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观点,上可对国家制定政策,防犯其自然灾害,对中医学又可考虑致病之因,防病之法,辨证用药治疗之根基,它贯穿《内经》,故称为“核心思想”之一。

  • 指导解决社会问题的中和中庸思想

1、中和中庸思想的基本内涵

中和是中华传统文明所寻求的一种思想境界。任何事物,无论是人类社会还是自然界,虽然千差万别,抵触交错,但却能实现多样的统一,庞杂的均衡。种种不同的事物聚在一起却能协调和谐、共生并存,相互增进。中庸是处理问题恰到好处,把握准确度。

各种事物和而不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遇到事情不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加之没有修养和品格就会犯下严重的错误。轻的可能白忙一场,枉与他人“做嫁衣裳”,重的南辕北辙,按下葫芦浮起瓢,甚至别人还没有灭亡自己先灭亡了。

2、中和中庸思想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运用

度量界定中的适中。所谓“度”,是指事物保持一定质的数量界限,是质所规定的量的活动范围。任何事物的质,只能通过量的限度、标度加以反映,才能便于人们认识、把握和应用。尽管,由于“度”的设定中,时空因素、动静因素、单一与多样因素的复杂纠缠,使其全面性、准确性及有效性功能受到限制,即只具备概率意义上的有效性。但人们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又不得不寻求和使用“度”,这正如概念的功能有限,人们又不得不使用概念的道理一样。“适中”是“适度”的一般性存在状态。先哲以三分法为参照系,以形成“执两用中”、“进退得中”的价值选择取向。鉴于中度效应的普遍性,先哲以“适中”为适度的标志。无过无不及,是适中的体现,它在一般意义上也是适度的体现。

理性品格中的公正。“中”在中国文化的雏形期就已被赋予浓厚的道德属性。《尚书·盘庚》讲的“各设中于乃心”,即要求人人心中有中正的道德准则。《尚书·酒诰》中的“作稽中德”表明,“中”是一种道德精神。先哲在讨论“中庸”概念时,自始至终没有离开道德范畴。《礼记·中庸》和《论语》中就有“中庸之为德也”的语句。先哲所推崇的中庸,并不是一种情感意义上的道德精神,而是理性品格意义上的道德精神,即无主观偏执、无私无我、纯真公正的理性品格。这种品格,体现为“诚”。因此,中庸把“诚”作为“天之道”,并与“中道”相联系。人心中有了中正的理念,就能做到至诚,公正,端直,无邪。

互补结构中的和谐。“中和”既是自然运行中的常态,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应然目标。中庸之道逻辑地指向身心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在深层的意义上已经超越了度量意义上的适中域,已不是机械而刻板地排斥两端,而是对两端进行有机的、适当的涵化和吸纳,以形成动态平衡的结构功能。“同”与“和”一对概念的提出,证明先哲已经认识到结构功能问题。孔子提倡“和而不同”。“同”、“和”、“不和”三种概念实际上是对事物三种组合状态变量关系的发现。用现代术语表达,“同”属于要素组合后变量的零值关系,大多属于同类的事物相加。“和”是对有序运行状态、机制、过程的直观体悟和描述,指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状态。“不和”表现为负值,即事物在无序状态下趋于解体。

稳定态势中的长久。事物要形成稳定的结构,要平衡地发展,就需要把力量、数量、质量集中到它的中心地带。“允执厥中”就是对两端进行双向吸纳,以形成兼容的、稳定的势态。“中则正”体现统计学意义上的概率性。一个瓶子中,水装到中间位置,它在力学结构上最稳定。著名的黄金分割律,大致处于事物长度的中段。自组织系统为克服自身的熵增趋势,便需要与外界交换物质、信息、能量,然而过度的开放,又会导致系统的瓦解。系统会选择适度的运动和适度的开放。植物要在适应环境和拒抗环境中达到动态平衡,就有了“趋中效应”和“中性突变”。人体结构也需要运动的平衡。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设防极限和超度,即是防止反弹、畸变和解体。

平衡机制中的权变。为了便于在不同向度上贯彻以中置衡的原则,先哲除了确立“叩其两端”“执中”“用中”“无过无不及”等命题外,还针对不同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细化处理: 一是通过有双向限制的肯定范畴来规定中庸的内涵; 二是通过肯定界限与否定界限相对照的范畴来规定中庸的内涵; 三是用一个概念范畴来从相反的方向制约、平衡、补充另一个概念范畴。这三种规定中度域的表达形式,从先秦文献一直延续到近代。我们来看《尚书·尧典》中的表达: “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前两句说,正直而温和,宽宏而庄严,兼顾了两不同的方面,使用了肯定的两个范畴; 后两句是说,刚毅而不苛刻,简易而不傲慢,即用肯定的范畴说明应有的品德,又用否定的范畴限定不能超过的界线。

  • 指导如何对待自身的修身克己思想

修身克己思想的基本内涵

中华文化非常强调“修身”,并以此为本,这正是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克己修身意味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的“仁义”伦理观念,其出发点就是个人的信人为善并与人为善,整个社会才能达到文明的境界;而不是仅仅被生存的本能和眼前的利益所驱使,丧失做人的底线,那么整个社会也无异于原始“丛林”,人也不异于其中的“禽兽”;也不是口称“仁”心怀“术”的“利仁”之人。

修身克己思想的方式方法

“修身”和“克己”,两者是相互贯通的,相互统一的。通过修身,可以实现克己的目的,通过克己,有助于修身的提高;修身离不开克己,克己离不开修身。修身克己,需要“诚意”“正心”“立志”,需要存畏、知耻、节欲”,需要持之以恒、身体力行。古人就是通过不断修身克己,以达到遵守国家礼法和社会道德规范,实现精神提升和自我超越,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目的。概括起来说,古人倡导的修身克己的方式方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立志:树立远大的道德理想目标。立志,首先是弘志,即要树立远大的道德理想目标,这个理想目标就是“道”,所以立志就是“志道”,道是什么?儒家的“道”就是“仁”、义”。所以“志道”就是志仁、志义。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又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通俗地讲,古人立志,就是从小就要树立做君子,做大丈夫的理想,要自强、自尊和自信。“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人,锐兵精甲,不能御也。”其次,要守志。《尚书?周书》讲,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志向坚定,才能功有所成。有志者,要有“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的坚定,更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初。

好学:正心诚意、修治齐平的修炼方式。好学也是古人正心诚意、修齐治平的一种修炼方式。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对于从政者,荀子更是说:“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对于古人来说,学可以致知。《荀子?劝学》中讲:“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強调只有学习,才能明事理,做君子,干实事。学习可以养性,就是通过学习,见贤思齐,涵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克制:节欲与自省。克制包涵两个方面:其一是“节欲”。孔子要求自己的学生克制自己不正当、不符合道义、违背礼仪要求的欲望,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孔孟都非常强调节欲对于修身克己的重要性。其二是“自省”。自省是古人特别推崇的修身方法,这方面孔子讲得最多。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论语.里仁》);大学云:“如琢如磨者,自修也。”要像去雕琢美玉一样,不断地进行自我打磨,竭力做到尽善尽美。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老子说:“自知者明,自胜者强。”这里的“自知”、“自胜”讲的也是修身克己,要省察自身,看到自己的不足,努力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实现对原有能力和水平的不断超越。

力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修身克己如果仅停留在口头上或内心里而不见之于行动,就不可能达到既定的目的,所以古人要做到修身克己,非常强调“知行合一”,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可以最大限度满足人类追求新鲜、永不满足的天性。在新的时空中重新确定自我、还原自我,并获得新的人生体验,甚至是再生的感觉。早在春秋战国时代,“行万里路”就是学者、思想家追求真知、成就自我的基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