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析中国佛教净土思想的一般展开模式和内容

2020-11-28刘静

时代人物 2020年24期

刘静

摘要中国佛教的净土信仰思想主要有三种形态,即往生净土信仰、唯心净土和人间净土,这三者的思想和实践内容差异虽很大,但由于它们或与生命状态、或与社会状态的提升和转化相关,它们思想和实践皆展开为一个提升和转化相关的因果链,并且这种因果链必由三项内容组成,即修行方式和规范、按修行法门修行、开辟或往生净土。

关键词:净土行;因果;共同模式

自净土信仰入华迄今,中国佛教学者多次对源于印度的净土思想和信仰进行再创造,产生了独具特色的本土净土思想,这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以持名念佛为基本修行法门的净土宗、禅宗的唯心净土以及近世人间净土思想。他们的思想内容虽差别很大,但都强调某些事物状态的转化和提升,这导致它们的展开模式具有共通性和一致性。

一、净土意义和类别

从字面上看“净土”,“净”为“清净、无染污”义,“土”为“地方、世界”义,佛教学者对之的使用有广狭两义:狭义认为净土是“与秽土相对而言”,如太虚指出:“净土是对秽土而说的”[i]在这里,“秽土”是指我们所居的“娑婆世界”,“娑婆”(梵:Sahā),直译有秽恶不净义,而与娑婆相对的清净所居则是“净土”。广义认为净土即清净的地方,这种观点主要为倡导人间净土思想的佛教学者所持,如印顺在《净土新论》言:“净土,即清净的地方,或庄严净妙的世界。”[ii]由于“清净”的内涵比较宽泛,因此,清净的地方并不是“娑婆世界”的对立面,娑婆世界也存在这净土,如诸天、北俱芦洲这种环境殊胜、没有十恶道的地方也是净土,但在狭义中,它们并不是净土。

对净土的分类,学者一般仿太虚按五乘受用与否的框架来做区分,太虚将净土略分为三类:究竟净土,即法性佛土及自受用佛土;他受用佛净土,佛为十地菩萨所现净土;方便摄受众生净土,这就是现在一般人所谓弥陀极乐净土,乃至弥勒兜率净土等。[iii]印顺依这种思路分净土为三类:五乘共土、三乘共土、大乘不共土。“五乘共土”为如北俱芦洲“顶快乐的地方”“不仅是佛法的,一般世间人都可有这种净土思想”。“三乘共土”是“佛法大小乘所共说的,最显著的即兜率净土”。“大乘不共净土”则是太虚分类的三类净土(除去“兜率净土”)。[iv]

二、摄受众生净土信仰的基本内容及其展开模式

前述“净土”的分类中,与凡夫生命归向直接关联,并能落实为到现实宗教信仰实践的,只有太虚所言的“方便摄受众生净土”,即“所谓弥陀极乐净土,乃至弥勒兜率净土等”,太虚用“等”是指与弥陀净土相类的其他无量净土,如东方琉璃世界、南方欢喜世界等。“方便摄受众生净土”作为信仰对象呈现于信仰者的意识和付诸于信仰活动时,其展开的形式和内容远比“净土”一词所指称的对象丰富,这些与净土相关的丰富内容我们称为“净土信仰思想”。

印顺将净土信仰区分为“庄严净土”和“往生凈土”,这种区分揭示出了净土信仰思想的基本内容。“庄严净土”是大乘经中净土产生的原因,“即菩萨在因地修行时,修无量功德,去庄严国土,到成佛时而圆满成就(净土)”[v]也就是说,“庄严净土”是指菩萨发起宏愿并修行无量功德,当菩萨修行到成佛之时,“净土”之果也就成熟。成熟的净土就是大乘经中所言的西方极乐净土、东方琉璃净土等他方净土。“为什么要实现此净土?不是为自己受用着想,而是为了教化众生。”[vi]菩萨庄严净土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众生提供更好的修行场所,摄受教化众生。

有了摄受教化众生净土,就有了凡夫“往生净土”之信仰和净土修行实践。因为净土信仰中,佛菩萨开辟净土的根本目的在于方便摄受众生,令众生速入佛道。六道众生若能发起正信和菩提心,然后采用特定的修行法门修行,死后就可能往生到佛国净土,而佛国净土修行环境殊胜,可助他们速证悟而成就佛道。

可见,净土思想呈现为宗教思想和实践,其展开的内容可分为净形成之因的庄严净土和为信仰提供归宿的往生净土,这两种思想内容皆展开为若干个相互关联的部分,各自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思想模式(思想链)。

庄严净土展开模式有三个部分:菩萨的各种修行法门;菩萨的广大信、愿、行;摄化众生的净土。这三个部分被菩萨的广大信愿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修行法门是菩萨行的规范和方式,菩萨只有按恰当的修行法门而行,才可能最终成佛并成就净土。而菩萨的信愿行和摄化众生的净土之间是因果关系,菩萨的信愿行是净土生成之因,而净土则是菩萨信愿行之果。

往生净土展开模式也为三个部分:往生净土的修行法门;净土信仰者的信、愿、行;往生及所往生的“净土”。与庄严净土相类,这三个部分被修行者的信愿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净土修行法门是净土信仰者修行的规范和方式,净土信仰者只有按一定的净土法门而行,才可能最终往生到相应的净土。而对净土的信愿行与往生到净土之间是因果关系,修行者的信愿行是往生净土之因,而往生则是修行之果。

三、中国佛教对“净土”思想的三次转化

佛经中的净土思想产生于印度,后传入中国的。净土思想进入华后,中国佛教学者又利用净土思想资源提出新的净土思想。方立天先生将之总结为三变,“从弥勒净土到弥陀净土是一变,从弥陀净土到唯心净土是二变,从唯心净土到人间净土是三变。”[vii]这三次转型中,第一变是对印度净土信仰的对象的更换,第二变是中国佛教对印度佛教传统净土思想的创造性转变,第三变是近现代中国佛教对古代净土思想的转换。二变和三变虽然皆是对先前净土思想的转型,但这些转型皆建立在先前净土思想资源的基础上。

(一)唯心净土

唯心净土的产生与《维摩经》中的净土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据学者的考辨,《维摩经》的净土有两义:一是庄严净土,即菩萨以净土行庄严佛土;二是清净佛土,即菩萨成佛时,所开辟的摄化众生的净土。[viii]而唯心净土主要受该经关于“庄严净土”的表述之影响。

《维摩经》中所言的“庄严净土”主要是指菩萨的净土修行,并将修行与净土联系在一起,称:“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ix]这种将“心净”归结为“庄严净土”之核心的观点,催生出了中国佛教的“唯心净土”。方立天先生指出,“所谓唯心净土,是指心为一切的根源,净土是心的显现,是唯心所变,净土实存在于众生心中。也就是主张从心上了解佛与净土,即观自心以显自性之弥陀和净土。因谓阿弥陀佛与极乐净土俱在自己心中。”[x]也就是说,唯心净土将庄严净土和清净佛土二者皆纳入到清净心中。

大力弘扬唯心净土的主要是禅宗学者。四祖信道言:“若知心本来不生不灭,究竟清净,即是净佛国土,更不须向西方。”[xi]《坛经》中,慧能更是批评念佛求往生的人糊涂,认为明白人“求自心清净,而心净则佛土净”。[xii]“唯心净土”将净土的意义限制在《维摩经》“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的庄严净土之内,并用之对传统净土思想作出了两个方面的改变:一是将菩萨成佛时成就的摄受救度终生的“净土”化约吸纳到“唯心净土”之中,如弥陀净土只不过是“心净”的显现;二是在“己心弥陀,,唯心净土”前提下,将念佛求生净土贬斥为糊涂行为,否定念佛“往生净土”净土的修行意义。

2、人间净土

“人间净土”思想主要内容是利用佛法改良社会,最早提出该思想的是太虚。他在《建设人间净土论》中的论证和说明主要分三个关键的层面:1、我们所居之土和一切法一样,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会随众缘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尽管现在此世间恶浊不净,但是我们可以发挥人的主动创造能力,积集善的因缘,就逐渐地使之转化为清净之土。2、只要所有的个人能发起建设人间净土的胜愿,然后修集尽善的因缘,久之久之,就可能成就人间净土。也就是说,建成人间佛教之因是所有人的胜愿和净土行。3、所有人在胜愿下积集善缘所得之果,人间净土虽处在我们所居的方土上,但其“一切人事物象皆庄严清净优美良好”[xiii]。

根据太虚人间净土之因果来看,他建设人间净土的思想结构与传统净土思想中的“庄严净土”的一致。“庄严净土”的思想结构是以菩萨发愿后的净土行为因,而以其成佛时成就摄受众生的净土为果;“人间净土”则是以人人发愿后的净土行为因,以清净之土建成为果。太虚自己亦言:“人间净土之创进,其进步至于道德,即大乘佛教中最初步之菩萨行为。”[xiv]“学大乘菩萨积极救世的精神深入社会人群中,发大悲救苦之心以牺牲自我利益群众为前提,能如此做去,则社会自然宁静,人群皆可安和,这个世界便成为十善的大道场,何患人间净土不实现呢!”[xv]因此,太虚的人间净土思想是对传统佛教中菩萨“庄严净土”的思想的应用和转化。这个转化具有如下三个主要方面:1、将传统“庄严净土”中发愿的大菩萨代之以普遍的个人;2、将具有超人间的、他方的净土落实为人间的、此方的净土,更为关切现世人的生存与心灵的提升;3、将更为关切和落实个体生命的传统净土思想转化为关心和改良社会整体之状况的思想。

太虚建设人间净土的主张为其后的印顺、圣严、赵朴初、星云等所继承和弘扬,尽管他们的人间净土思想有所不同,各具特色,但是皆未超出以人人的菩萨行为因、将我们所居的人间建设成为净土为果这种“庄严净土”的思想结构。如星云言:“‘人间净土是未来的理想社会……如果世间的每个人都能严持五戒,进而实践四摄六度、明白因果业报、奉行八正道法,那么人间净土的理想就不难实现了。”[xvi]可以看出,继太虚人间净土思想,星云的也是对菩萨“庄严净土”思想的应用和转化。

四、三类净土思想的共同展开模式

在中国,主要有四类净土思想形成了广泛的影响,此即此方世界的弥勒净土,他方佛国净土(以极乐净土为主)、唯心净土和人间净土,由于弥勒净土和佛国净土思想展开的形式和内容比较相似,皆可以归入“方便摄受净土”,因此,净土思想可分为三类:此即方便摄受净土、唯心净土和人间净土。这三类净土信仰皆可以展开为比其指称对象更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形式。

1、往生净土

佛国净土和弥勒兜率净土在形成、规模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別。就形成而言,兜率净土是此方世界每个未来佛在菩萨位受记后,上升到兜率天宫修行和摄化众生的净土,因此,兜率净土并不是由某个佛或菩萨所开辟,而是本来就存在着的。与之不同,佛国净土是菩萨净土行的结果。而二者作为信仰者的信仰对象,它们具有相似的展开模式,此即,信仰者必须通过特定的修行而往生到所信之土。因此,它们的展开模式都是“以修行为因、以修行之目的为果”的因果链。

2唯心净土

禅宗“唯心净土”也是修行的结果。禅宗强调唯有修行者自净其心,顿悟达到明心见性、本性清净时,才算得上呈显了“唯心净土”。陈兵指出,禅宗虽然讲求顿悟,但“其实还是可以理出一个修学次第的”,这个修行次第可分为加行和正行两大步,加行位可分为依止善知识、传香、忏悔、发心、得正见和生活中的修行几个部分,而正行主要是顿悟见性,以无念、无相、无住调心入三昧[xvii]。在顿悟见性之前,修行者还必须经历坐禅、参禅、日常生活中的修行、念佛(禅净融合时期)等为顿悟真如本性提供前期准备工作。这些前期的修行虽不能帮助修行者见性,但有静心之功效,能短暂地降服人的粗重烦恼,亦即能使人获得短暂的不究竟的“心净”。而当禅师在恰当的启发下顿悟见性后,其就不会再执相而念念不愚,因此,唯心净土就持续地呈现出来。

可见,唯心净土也是修行者通过特定的修行而达到预期的结果,因此,其展开模式也是“以修行为因、以修行之目的为果”的因果链。

3人间净土

前文已述,“人间净土思想是对传统佛教中菩萨‘庄严净土的思想的应用和转化”[1],故人间净土思想的展开模式与庄严净土是相类的,皆展开为“以修行者的净土行为因,而以实现净土为果”这样一种因果链。

上述三类净土思想的内容虽各俱特色,但因作为净土思想的展开——净土的形成或净土信仰和践行——都是指向確定目标的修行,所以,它们的展开的一般模式为“以修行为因,以修行目的为果”的因果链。并且,这种因果链必然由如下三项内容组成:1、修行方式和规范(修行法门);2、按修行法门修行;3、开辟或往生净土。这其中,修行法门是修行的规范,只有按修行法门修行,才可能达到预期的修行之果(目的);修行则是开辟或往生净土之因,而开辟或往生净土则是修行所预期的果。

注释

[i] 释太虚:《太虚大师全书》第10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364页。

[ii]释印顺:《净土与禅》,中华书局,2011,3页。

[iii] 释太虚:《太虚大师全书》第10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363页。

[iv] 释印顺:《净土与禅》,中华书局,2011,3页。

[v] 释印顺:《净土与禅》,中华书局,2011,26页。

[vi] 同上。

[vii] 方立天:《从中国佛教净土思想的演变看传统与现代的转换》,《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6期,19页。

[viii] 程恭让:《鸠摩罗什<维摩经>“净土”译语考辨》,《中国哲学史》,2014年2期,43-55页。

[ix]《维摩诘所说经》,《大正藏》第14册,299b页。

[x] 方立天:《从中国佛教净土思想的演变看传统与现代的转换》,《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6期,19页。

[xi]《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大正藏》第85册,1287c页。

[xii]方立天:《从中国佛教净土思想的演变看传统与现代的转换》,《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6期,19页。

[xiii] 释太虚:《太虚大师全书》第25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350-351页。

[xiv] 释太虚:《太虚大师全书》第25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353页。

[xv] 释太虚:《太虚大师全书》第19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427-428页。

[xvi]释星云:《人间与实践》,三联书店,2015,86-87页。

[xvii]陈兵:《坛经导读》,《坛经》,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3-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