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抗抑郁药对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的早期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0-11-28胡玲玲胡新伟范洪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9期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认知功能抑郁症

胡玲玲 胡新伟 范洪峰

【摘要】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抗抑郁药对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的早期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 隨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 研究组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抗抑郁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和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本组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SDS、SAS评分和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分别为(23.2±2.7)、(21.1±2.8)、(84.7±4.9)、(82.3±3.5)、(84.5±5.6)、(81.6±4.9)分,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3±3.3)、(63.3±3.4)、(71.2±4.9)、(70.2±3.2)、(69.6±3.7)、(72.3±3.6)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 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抗抑郁药的治疗效果理想, 且患者治疗后SDS和SAS评分明显降低,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抑郁症;抗抑郁药;认知功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9.052

抑郁症患者临床会表现出自卑、厌世等不良情绪, 严重者还会有自杀倾向[1]。目前临床上对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并不明确, 具体已经确认的发病原因有遗传、细胞因子、生活环境及性激素等[2]。抑郁症具有反复发作的临床反应, 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3, 4]。目前临床治疗抑郁症患者主要应用药物治疗, 但是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较慢[5, 6]。本研究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抗抑郁药对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的早期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50例。对照组中, 男27例, 女23例;年龄18~50岁, 平均年龄(35.9±6.5)岁。研究组中, 男24例, 女26例;年龄20~51岁, 平均年龄(35.2±6.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①首次问诊, 且未服用过抗抑郁以及精神类药物的患者;②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③患者本人及家属对此次研究均知情且同意的患者。

1. 2. 2 排除标准 ①合并其他精神障碍或药物依赖的患者;②患者本身患有其他躯体疾病或相关药物过敏的患者;③伴随有严重的传染性疾病的患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⑤中途退出试验以及不能及时进行随访的患者。

1. 3 方法

1. 3. 1 对照组 应用常规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口服帕罗西汀1片/次, 1次/d, 连续服用1个月。

1. 3. 2 研究组 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抗抑郁药治疗。①应用重复经颅脑刺激对患者进行治疗, 首先将治疗仪的线圈放在患者的脑部中间位置, 使线圈方向与患者的鼻梁相对应。开始刺激治疗后, 指导患者放松身心, 应用仪器带动患者右侧第一骨间的外侧肌肉进行运动, 观察患者的耐受情况。刺激1 s后间隔30 s对患者进行再次刺激治疗, 给予患者治疗30 min/d, 连续治疗1个月。②口服帕罗西汀1片/次, 1次/d, 服用1个月。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SAS、SDS评分。采用SAS评分以及SDS评分评估患者焦虑、抑郁情况。SAS评分判定标准:无焦虑:<50分;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70分。SDS评分判定标准:无抑郁:<53分;轻度抑郁:53~62;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72分。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自卑、厌世等不良情绪彻底消失;有效:患者抑郁症发病次数明显降低;无效:患者抑郁症发作次数增加, 自卑、厌世等不良情绪加重。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主要包括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和认知功能4个方面, 百分制, 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对比 治疗前, 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明显优于本组治疗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SDS、SAS评分分别为(23.2±2.7)、(21.1±2.8)分,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3±3.3)、(63.3±3.4)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治疗前, 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本组治疗前, 且研究组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抑郁症患者患病后会出现情绪焦虑、低落、厌世等临床状况, 属于精神类疾病的一种[7-9]。目前临床治疗抑郁症患者主要应用药物治疗, 患者通过长期服药控制病情, 但是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较慢, 并不能起到控制病情的作用[10, 11]。临床研究表明, 首次发病的抑郁症患者, 早期治疗的影响对病情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12-14]。因此在首次发病得抑郁症患者的早期治疗中应用有效地治疗方案, 可以缓解病情的发展, 改善抑郁症的临床症状[15]。

经颅磁刺激治疗主要通过线圈通电后产生的磁场, 对患者的大脑皮层进行电流刺激, 可以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发展, 且能改善患者的不良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和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本组治疗前, 且研究组的SDS、SAS评分和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在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 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抗抑郁药的治疗效果理想, 且患者治疗后SDS和SAS评分明显降低,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鸿健, 陈思宇, 易春艳, 等.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抗抑郁药对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的早期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中外医学研究, 2018, 11(19):212-215.

[2] 黄满丽, 许毅, 胡健波, 等.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抗抑郁药对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的早期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40(3):78-80.

[3] 杨燕. 帕罗西汀配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老年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中国实用医刊, 2019, 46(8):95-97.

[4] 孙海丽, 乔德德, 葛明海, 等.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中华中医杂志, 2019, 10(17):131-133.

[5] 司夏樱, 任丽娜, 岳秀宁, 等.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评价.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19, 26(4):328-331.

[6] 赵得东. 抑郁症患者中运用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的效果分析. 现代养生, 2019, 9(10):301-303.

[7] 张华. 心理护理干预联合MECT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 38(12):1775-1777.

[8] 赵航, 葛晗明, 张格娟, 等.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运动功能障碍及对运动皮质兴奋性影响.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9(5):16-20.

[9] 鲍毅梅, 宋昳星, 李秀娟, 等. 穴位埋线联合子午流注针法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9, 41(2):134-137.

[10] 杨小波, 郭丽阳, 陈策, 等. 单相抑郁症患者抗抑郁治疗对血糖血脂的影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10(6):977-980.

[11] 刘鸿, 王莉敏. 帕罗西汀联合尼麦角林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中外医学研究, 2019, 9(19):18-20.

[12] 王琦. 抗抑郁剂联合低剂量奥氮平对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1(14):143.

[13] 邵慧林, 沈宗霖, 许秀峰, 等. 抗抑郁藥治疗抑郁症前后脑影像学的改变及对疗效预测的研究进展.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9, 9(4):120-123.

[14] 田乐, 张慧如, 王毅, 等.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抗抑郁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效果. 中国医药导报, 2019, 14(20):370-373.

[15] 袁心崧, 朱笑, 沈春, 等. 首发抑郁症抗抑郁药单药治疗的轨迹分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9, 28(6):493-498.

[收稿日期:2020-05-22]

猜你喜欢

重复经颅磁刺激认知功能抑郁症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
单灶卒中后脑梗死部位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老年认知信息平台的设计研究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恢复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言语训练治疗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临床研究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单相抑郁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