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使用《2019世界卫生组织抗菌药物AWaRe分级目录》分析我国157家三级综合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2020-11-28陈志东颜青杨小强古志和刘丁周亮陈熙

上海医药 2020年21期

陈志东 颜青 杨小强 古志和 刘丁 周亮 陈熙

摘 要 使用《2019世界卫生组织抗菌药物AWaRe分级目录》分析我国157家三级综合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发现2018年我国这157家医院共使用了135种抗菌药物,总累计使用强度为7 212.17 DDDs,其中可用級、慎用级、备用级、不推荐使用的和未列入此目录的抗菌药物的累计使用强度占比分别为12.62%、62.82%、1.74%、15.91%和6.90%,各医院使用强度在21.41 ~ 149.58 DDDs间。157家医院中,累计使用强度最大的是慎用级抗菌药物,不推荐使用的抗菌药物次之;有3家医院使用强度最大的是不推荐使用的抗菌药物,仅有1家医院使用强度最大的是可用级抗菌药物。我国三级综合医院所用抗菌药物品种需优化,临床使用待规范。

关键词 AWaRe分级目录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三级综合医院

中图分类号:R978; R969.3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20)21-0053-05

Analysis of the antibiotic consumption density in 157 tertiary general hospitals in China using WHO AWaRe categories of antibiotics

CHEN Zhidong1*, YAN Qing2, YANG Xiaoqiang2**, GU Zhihe2, LIU Ding2, ZHOU Liang2, CHEN Xi2

(1. Department of Pharmacy, the 6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3, China; 2. Center for Antibacterial Surveillance of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Beijing 100044, China)

ABSTRACT The WHO AWaRe categories of antibiotic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antibiotic consumption density(ACD) or antibiotic consumption per 100 inpatients per day in 157 tertiary general hospitals (TGHs) in China. In 2018, 135 antibiotics were used in 157 TGHs in China and the total ACD was 7 212.17 DDDs, in which the access, watch, reserve, not recommended and other categories of antibiotics accounted for 910.33 DDDs (12.62%), 4 530.50 DDDs (62.82%), 125.81 DDDs (1.74%), 1 147.79 DDDs (15.91%) and 497.74 DDDs (6.90%), respectively. The ACD of every TGH was in the range of 21.41 to 149.58 DDDs. The watch category of antibiotics had the largest ACD and the next was the recommended category. There were 3 TGHs in the largest ACD of the recommended category and only one TGH in access category of antibiotics. The categories of antibacterial drugs used in Chinese TGHs need to be optimized and their clinical use is remained to be standardized.

KEy WORDS AWaRe classification; antibiotic consumption density; tertiary general hospitals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指每100个住院患者每日的抗菌药物消耗量(DDDs),是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三级综合医院应控制至<40 DDDs[1]。不过,由于受到不合理使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至今未能完全达标,亟待加强管理。或许借助相应的管理工具,如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制定的《2019 WHO抗菌药物AWaRe分级目录》(以下简称为《目录》)[2],有助于目标的早日实现。本文使用《目录》分析我国157家三级综合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持续推进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资料来源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统计的2018年度我国157家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消耗数据。这157家三级综合医院的分布情况为:青海和贵州各2家,山西、宁夏、甘肃、天津、安徽和四川各3家,新疆、福建、云南、吉林、海南、陕西和江西各4家,湖南、浙江、江苏、黑龙江和广西各5家,重庆、湖北、山东和上海各6家,河北7家,辽宁8家,河南9家,北京12家,广东22家。抗菌药物品种名及其分级均参照《目录》。《目录》不含抗真菌药物,因此本文也不涉及抗真菌药物。

1.2 方法

使用Excel软件分别统计我国157家三级综合医院所用可用级、慎用级、备用级、不推荐使用的各抗菌药物品种使用强度,各医院使用强度,所有医院累计使用强度,并统计各抗菌药物品種使用强度占所有医院累计使用强度的百分比。对未列入《目录》的抗菌药物品种,也作如上统计。某医院某抗菌药物品种使用强度=该医院该抗菌药物品种年度消耗量/该医院年度收治患者天数;某抗菌药物品种累计使用强度=各医院该抗菌药物品种使用强度之和;某医院使用强度=该医院各抗菌药物品种使用强度之和;所有医院累计使用强度=各医院使用强度之和。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总体情况

2018年度,我国157家三级综合医院共使用了135种抗菌药物,总累计使用强度为7 212.17 DDDs,其中可用级、慎用级、备用级、不推荐使用的和未列入《目录》的抗菌药物累计使用强度及其占比分别为910.33 DDDs(12.62%)、4 530.50 DDDs(62.82%)、125.81 DDDs(1.74%)、1 147.79 DDDs(15.91%)和497.74 DDDs(6.90%),具体情况见表1。单个抗菌药物品种累计使用强度最大的为左氧氟沙星(613.08 DDDs),最小的为吉米沙星(0.002 4 DDDs)。各医院使用强度在21.41 ~ 149.58 DDDs间,加上抗真菌药物使用强度0.00 ~ 27.04 DDDs,合并使用强度在21.87 ~ 158.22 DDDs间,其中合并使用强度未达标(≥40 DDDs)的三级综合医院数为120家,占比为76.43%。

2.2 累计使用强度居前的抗菌药物品种

在157家三级综合医院所用135种抗菌药物中,累计使用强度居前的44种品种的合计使用强度为6 524.15 DDDs(90.46%);在157家三级综合医院所用各级抗菌药物品种中,每级中累计使用强度居前10种品种(备用级只有6种品种,故合计是46种品种)的合计使用强度为5 452.95 DDDs(75.61%)。在这2组抗菌药物中,累计使用强度自大至小依次为慎用级、不推荐使用的、可用级、未列入《目录》的和备用级抗菌药物,累计使用强度居前的5种抗菌药物品种分别为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呋辛、莫西沙星和头孢唑林,具体情况见表2。

2.3 各医院使用强度居前的抗菌药物品种

统计各医院使用强度居前的10种抗菌药物品种,它们占各医院累计使用强度的56.34% ~ 96.71%,共有75种品种,合计使用强度为5 230.96 DDDs(72.53%)。在各医院使用强度居前的10种抗菌药物品种中,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和莫西沙星的出现频次最高,依次为142、134和108次。位居各医院使用强度第一的抗菌药物品种共有32种,其中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呋辛分别在25、22和22家医院中位居使用强度第一,庆大霉素、美洛西林/舒巴坦和奥硝唑等13种抗菌药物品种分别在13家医院中位居使用强度第一(表2)。此外,位居各医院使用强度第一的抗菌药物品种除在1家医院为可用级、3家医院为不推荐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外,其余均为慎用级抗菌药物品种,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总体情况不完全一致,具体情况见表3。

2.4 合计使用强度占比<10 %的抗菌药物品种

在我国157家三级综合医院所用135种抗菌药物中,累计使用强度居前的44种品种的合计使用强度占全部抗菌药物品种总累计使用强度的90.46%,其余91种品种的合计使用强度只占全部抗菌药物品种总累计使用强度的10%不到,且累计使用强度最小的59种品种的合计使用强度仅为73.47 DDDs(1.02%)。位居各医院使用强度最后一位的抗菌药物品种共有63种,其中使用强度最大的为苄星青霉素(0.050 DDDs),最小的为头孢拉定(0.000 01 DDDs)。在这63种抗菌药物品种中,有13种同时也是其他医院使用强度最大的抗菌药物品种(表2)。上述抗菌药物品种尽管累计使用强度很小,但同样应关注其使用情况,尤其是氨苄西林/氯唑西林、头孢氨苄/甲氧苄啶、氨苄西林/丙磺舒、头孢唑林/舒巴坦和磷霉素/甲氧苄啶等使用医院数仅为1 ~ 2家的抗菌药物品种。

3 讨论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国际上通常以每千居民的日消耗量计算,我国则按每100个住院患者的日消耗量计算。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我国考核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指标之一,要求三级综合医院<40 DDDs。但统计结果显示,未达标医院率为76.43%,其中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最大的达149.58 DDDs(不包含抗真菌药物),最小的为21.41 DDDs,相差近7倍。

使用WHO制定的《目录》分析我国157家三级综合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发现慎用级抗菌药物品种的使用强度最大,不推荐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次之。不推荐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均为固定剂量的复方抗菌药物,由于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未被国际上的高质量临床指南推荐使用,WHO也明确不建议使用。但这些抗菌药物品种在我国157家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中的消耗量却很大,占总抗菌药物累计使用强度的15.91%。在不少医院的季度上报数据(各医院每季度上报)中,既有头孢哌酮/舒巴坦,又有头孢哌酮/他唑巴坦,或既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又有哌拉西林/舒巴坦,还有的同时有头孢曲松和头孢曲松/舒巴坦,或头孢曲松和头孢曲松/他唑巴坦等,存在明显滥用现象。

在157家三级综合医院所用抗菌药物品种累计使用强度排序中,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呋辛居前3位,而位居各医院使用强度第一的抗菌药物品种有32种,以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呋辛居多。法罗培南和美罗培南分别为备用级和慎用级抗菌药物品种,我国均作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进行管理,使用前需进行会诊,但它们却在少数医院登上了使用强度第一的“宝座”。同样情况,还有头孢曲松/他唑巴坦、庆大霉素和奥硝唑等抗菌药物品种,临床上应予以足够重视。

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是导致细菌耐药性发展过快的主要原因。《2018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3]显示,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仍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50.8%),并明确要求减少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的监测结果表明,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仍有待加強,应优化抗菌药物品种,规范临床使用,并确保相关管理制度落实到位。《目录》是WHO推荐的抗菌药物管理新工具,应用其有助于提高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科学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 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EB/OL].(2015-08-27) [2020-04-02]. http://www.nhc.gov.cn/yzygj/ s3593/201508/f0fdf1f52df14b87aa97be53819f1036.shtml.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he 2019 WHO AWaRe classification of antibiotics for evaluation and monitoring of use [EB/OL]. [2020-04-02]. https://apps.who.int/iris/ bitstream/handle/10665/327957/WHO-EMP-IAU-2019.11-eng.xlsx?ua=1.

[3]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 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 2018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J].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0, 17(1):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