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探析

2020-11-28丛晓琪

科技与创新 2020年6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专业大学生

丛晓琪

会计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探析

丛晓琪

(山东水利技师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

互联网背景下,女性创业者已经占领半壁江山,互联网时代是最适合女性创业的时代。会计专业女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认知处于一般水平,缺乏创业信心。造成这一原因包括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深入分析了会计专业女大学生创业现状和影响因因素,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创新创业;女大学生;互联网;行业需求

2011—2019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由660万人增加到834万人,增加了166万。2018年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820万,201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在834万,比2018年增长了14万[1]。毕业人数的增加,与就业岗位需求量之间的矛盾,会导致就业越来越难。会计专业存在专业性强,适合于各类行业需求,这是会计专业的优势。但会计专业也是高校人数最多专业之一,同时也是女生所学最多的专业之一,据人民日报发布就读人数最多的十大专业,会计毕业生人数排名第一,2017年就达到92万人,这也是会计专业的劣势所在。据不完全统计,女生所占比例高达80%,可见会计专业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是非常大的。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潮流中,会计专业毕业后的选择也应更加多样,不能局限于找到一份稳定安逸的会计工作。

财务工作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各个业务流程,决策者不必是会计专业出身,但作为高层领导必须了解财务知识,决策者不必亲自从事财务工作,但必须是企业做出重大战略时财务管理的决策人物,会计专业学生创业相比其他专业有着天然优势,所以会计专业女大学生更应该考虑创新创业这种就业方式。目前中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大约在3%,相对欧美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比例非常低,因此,从专业角度深入研究影响女大学生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各种因素,并且通过相应的对策来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愿。

1 研究样本

据统计,会计专业女大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高于其他专业,财经类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也较高,综合类院校会计专业的录取分数相对其他专业线取分数线更高,普遍超过一本线10分左右。从专业选择看,会计专业学生有信念;从录取分数看,会计专业学生知识丰富、思维敏捷,学习中具备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在学习和生活中有着严格的自律精神。在现代社会中,创业需要蛮干的时代已经过去,尤其在互联网时代,能够快速地接受新鲜事物,思维敏捷,新奇想法多是对创业者的基本要求,成功的创业者能够从项目中发现创新点从而发现商机。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创新能力强,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是否创业、创业是否业成功还受到个体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资源、行动力、组织能力、战略能力、关系能力等。

为了深入研究会计专业女大学生创业意愿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问卷调查和个体访谈,因为会计专业男女比例接近9∶1,本研究对象是会计专业女大学生,在选择这些研究对象时,对170名会计专业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154份,其中有效问卷147份,有效率为86.47%。调查内容涵盖创业教育、家庭环境、个体特性、个人资源等方面,问卷结合这些因素进行分析。会计专业女大学生统计样本数据如表1所示。会计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自我认知调查如表2所示。

表1 会计专业女大学生统计样本数据

变量频数所占比率/(%) 是否在校创业创业53.40 未创业14296.60 是否参加创新创业比赛参加85.44 未参加13994.56 是否接受过创新创业教育接受过147100 未接受00 是否考虑创业明确创业117.48 有想法7953.74 不考虑5738.78 户籍所在地城市10571.43 农村4228.57 是否加入学生会或社团是3926.53 否10873.47 家庭环境较好5436.73 好6846.26 一般2517.01

表2 会计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自我认知调查

程度很强强一般差很差 人数122967345 比例/(%)8.1619.7345.5823.133.40

从表2数据得出,45.58%的女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一般,23.13%的女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差,3.40%认为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很差,表明多数女大学生心理暗示自己不具备创业的个体特征。创新创业自我判断是影响从事创业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2],样本数据显示,接近72.11%女大学生认为自己不适合创业,对自己的能够创业缺乏信念。表1数据显示,53.74%的女大学生有创业的想法,7.48%的女大学生有明确创业的想法,由此可见,会计专业女大学生还是对创业有想法的,但这与70%多女大学生认为自己创业能力一般相互矛盾,有创业的想法和认为自己没有创业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通过个人访谈,多数学生认为自己还没有创过业,创业距离自己比较遥远,不清楚创业需要哪些能力,也不了解自己是否具备创业能力,只是主观判断自己的能力不适合创业。一些研究发现,大学生创业能力受个体人格特质、家庭环境、学校的领导力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学者认为,创业经历、学生社团经历等对大学生创业自我能力判断有着重要的影响。从样本数据分析,部分学生并没有对自身的创业能力进行合理评估,女大学生感性因素影响了自我评估。创业困难因素调查如表3所示。

表3 会计专业女大学生创业困难因素调查

选项样本数比例/(%) 家庭反对5940.14 性别歧视2919.73 缺乏资金6141.50 缺乏项目12987.76 租金过高11779.59 缺乏社会资源8557.82 缺少创业教育6946.94 学习任务重2718.37 团队管理3926.53 行业竞争激烈5839.46 会计专业不适合创业2214.97 恐惧创业失败9564.63

表3的统计结果表明,缺乏项目是制约女大学生创业的首要因素,通过个人访谈,部分学生对创业项目理解片面,找不到适时自身的项目,有些学生认为开办企业才是创业、有专利有核心技术才能创业、投资才是创业等。举个简单的适合女大学生的项目——文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利用专业优势利用网络平台成立代写发言稿、企业介绍、宣传片解说等业务的工作室,既可以为自己和同学提供创业的机会,而且具有发展潜力,工作室可以拓展至广告公司等。其中,79.59%的女大学生认为开店租金过高。恐惧创业失败的比例高达64.63%,表明女大学生个体对自身能力不自信,在内心害怕失败和经历挫折。除了以上因素外,缺少创业教育、家庭反对、缺少社会资源以及缺少资金也是阻止女大学生创业的 难题。

2 会计专业女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的对策

2.1 完善创业课程教育体系

目前,多数高校已经将创新创业课程列为必修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该课程学时少,主要以讲授理论知识和成功案例为主,考试形式简单,多数学生只是为了修完该课程的学分而已。创新创业教育不应该是一门课程,而应该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建立创新创业课程为辅、创新创业融入日常专业教学为主的教育体系。在教学中,由于教师缺乏创新创业的理念,课堂教学以理论讲解为主,教学内容提供基本与创新创业无关。专业教师也要转变对创新创业的理念,在课堂融入创新创业知识并不是让学生必须去创业,而是培育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培育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经济法教学中,适时进行创新训练,例如讲解公司法,课堂教学不能只讲法条,而应该引导学生如何去应用知识,比如如何注册公司,如何选择公司的注册类型。会计专业可以考取注册会计师、税务师等证书,教师引导学生考取证书的同时,灌输创新创业的思想,取得证书后可以作为合伙人创办会计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思想,唤醒学生的创业意识。

2.2 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

创新创业课程的学习还是局限于课堂理论教学,学生普遍感到枯燥乏味,实际互动率低,教学形式单一。学校应主动对接双创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黄炎培创新创业竞赛等各类竞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并将创新创业成绩纳入学分制,以赛促学,调动学生的参赛积极性;对参赛师生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尤其重视对教师的引导和奖励,目前,教育部和科技部已提出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对于应用研究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质量、贡献和影响。目前,创新创业竞赛普遍以师生团队报名参赛,以项目路演的形式进行,竞赛突出“需求引领、产业带动、科研转化、注重实效”,这一特点与教育部和科技部对教师的科研要求不谋而合。竞赛项目需要学生提交创业计划书、创业计划书,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公司结构、财务需求、市场预测,会计学生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表2数据显示会计专业女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的比例很低,但创新创业竞赛不只是工科男的优势,学校和教师也要鼓励会计女大学生加入团队,发挥出其潜在价值,在商业计划书中既能实际应用会计学生专业知识,会计专业女大学生在路演中又能展示个人气貌和团队形象。

2.3 强化性格品质,树立性格自信

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从小灌输的是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的思想。受社会传统观念和家庭教育的影响,部分女大学生也持有找份稳定工作的想法,这种心理暗示影响和制约了女大学生的创业效能和行动。从表3的数据统计看,60%的女大学生惧怕创业失败,表明女大学生缺乏承担创业风险的勇气和信心。但处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思想束缚也慢慢被互联网思维所淡化。女性的性格比较柔和、形象亲切、富有爱心、擅于沟通、做事情耐心坚韧,互联网经济是分享经济,女性天生的分享性格成为了做互联网领域创业的优势,这些特点正是成为创业者必备的素质。《互联网+她时代:女性创业者报告》报告指出,46%的大淘宝平台交易由女性创业者完成,女性互联网创业者比例超过50%。会计专业女大学生适逢互联网经济发展的热潮,更应该转变观念,结合自身专业、兴趣等找到创业的方向,树立正确的创业目标。

创新创业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社会和学生都要转变观念,不要谈创业色变,创新创业培育不是指让学生成为企业家,而是指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气质的人。学院应遵从女性特质培育女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利于营造女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增强创业自我效能感。

[1]卞嵩.中医药大学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J].教育现代化,2018,10(44):52-54.

2095-6835(2020)06-0123-02

G647.38

A

10.15913/j.cnki.kjycx.2020.06.048

丛晓琪,男,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学生职业发展。

〔编辑:张思楠〕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专业大学生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效构成要素——基于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困境和突破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