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科技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20-11-27陈敏吉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15期
关键词:科技人员科技人才农业

陈敏吉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以来,全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工作,严格遵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城乡有机融合的政策规划和制度体系,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努力 做到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2050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目标。全面深化乡村振兴战略是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承前启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必然选择,在这一下背景下培养高质量的农村科技人才可以为农村振兴工作的优化升级提供人才保障和不竭动力。

一、农村科技人才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动力应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农业科技人才应合理利用自身掌握的农业生产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结合农村当地实际情况,在农村农业生产发展工作中发挥实效,推动农村产业变革升级。

(一)深入宣传可持续发展理念,保护农村生态

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地位。而随着近年来我国工业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农业相比之下发展进程较慢整体水平较低,农村人口大量迁移进城务工,导致农村所留人口及劳动力文化水平和农业发展综合能力偏低,在具体的农业生产中由于缺乏绿色环保意识,农业垃圾和废弃品处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或不注重分类将所有垃圾统一进行焚烧处理,土壤、水质和空气污染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针对这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引进农村科技人才在当地农村宣传引导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农村群众讲解宣传绿色环保知识,让村民明确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可以带来的经济和生态效益,逐渐形成绿色环保意识,有利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形成健康的人文氛围。

(二)普及农业科学技术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除了需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支持,还需要从整体上转变农村生产的体系模式,改变传统的人工耕田作业实现农村种植生产向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迈进。这就需要专业的农村科技人员根据当地农村的实际生态环境和生产模式,利用自身专业的农业知识理论为农村引进适宜的、科学的设备及技术手段,通过机械化、自动化设备和机器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信息科学技术,有效利用科学生产技术和手段的便捷性,对农村种植生产的具体环节做出改进优化,推动自动化作业的普及以达到解放农村劳动生产力的目的,节省农村种植生产的人力和时间,推动农村生产现代化转型升级,从而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三)培训良种良法等农业生产先进方法,让农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增产增收

由于农村人口结构出现了大变化,整体知识水平偏低和文化人口的大量流失,致使农村当前留存的劳动力农业知识水平较低,农业发展观念更偏向于传统的人工耕田种植模式,农民们缺乏主动了解和学习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方法的自觉行为,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导致了农村经济水平偏低的情况。基于传统的种植生产模式跟不上时代新农业产业发展步伐,缺乏良种良法技术,具体的农村生产中常常会出现农作物等产品对外界影响抵抗能力较差的问题,例如农作物种植中会受到恶劣天气、气候变化、病虫害侵扰的影响从而无法保证农民经济收入的稳定。而农村科技人员可以利用其专业能力开展定期的农民培训课程,为当地农民讲解具体的农业生产知识技术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或走进根据每个农民的不同问题针对性地提出科学指导和建议,例如教授农民选种拌种的方法和要点,提升农作物的抗倒伏能力和病虫害防治能力,从而提升农民的专业技能,保障农民的稳定收入进而提升农民的经济效益和收入水平。

二、当前农村科技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本土科技人才流失严重

当前农村科技人才培养面临着培养难度大和流失严重的问题。一方面,据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在从事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的人员中,学历水平在高中、中专及以上的仅占8.3%,足以表明当前从事农业生产工作的人员群体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偏低,学习适应能力较差,因此针对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面临困境,本土农村技术人员对于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吸收程度不足,开展运用更是具有一定难度,无法满足农业实际生产,或学非所用无法与当地农村实际生产相匹配。另一方面,本土农村出身的求学和务工人员综合素质相对较好,但大多数选择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走出农村投身于城市建设当中,其中愿意回到农村建设家乡事业的年轻力量少之又少,稀缺的农村科技人才导致农村生产发展的人力资源结构进一步失衡,不利于推动农村振兴战略的进步发展。

(二)农村科技人才结构分布不合理

除人才培养难度大和流失严重的问题外,当前农村科技人才结构分布存在失衡现象。具体表现为非专业人员多于专业型人才,学历低者多于学历高者,普通型技术人员多于综合型技术人才,单类型人才多于复合型人才,保守型人员多于新型技术人才,年龄偏大者多于年轻人才。从这些具体表现中可以得出,当前农村科技人才内部比例和结构分布不合理,整体人员素质水平不佳。除此之外,当前的农村科技人员培养还出现了重科研轻实践的问题,从事农业科研的技术人员与农村实际状况和日益变化的市场脱轨,科研技术成果无法在实际的农村生产中发挥效用,这一条件下培养出的农村科技人才往往空有理论知识,却不能很好地结合实际开展实践。在乡村振兴实际工作中,走入农民基层生活结合实际提出应对办法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农村科技人员的培养和队伍建设结构分布失衡,空有理论而缺乏合理实践,就无法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合适的农村科技人员。

(三)农村科技人才激励机制不足

面对农村科技人员流失严重的问题,一方面相关部门没有及时提出合理的人才激励和回流政策,导致农村建设工作无法充分吸引科技人才投入其中,已经投身农村建设的科技人员效益也无法得到保障,导致流失日益严重形成恶性循环。同时相关部门在农村科技人才培养工作中的资金投入不足城市人才建设的60%,足以见得在农村的薪资福利待遇远远无法和城市相比。因此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业科技人员大多数会选择投入城市的生产建设中。另一方面因部分地区农村生产水平偏低,产业发展进程缓慢,科研应用效果不明显,导致一些农业科技人员所学知识得不到有效利用,无法充分实现自身价值,加上农村无待遇良好的激励机制保障和健全的回流机制吸引,不能有效地提升在职农村科技人员的建设积极性,也不能吸引在外的高素质本土农业科技人员回到家乡开展建设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业科技人员的流失。

三、乡村振兴战略性农村科技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

要想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进步,就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应对措施,从整体人才培养设计框架到具体的政策支持做出完善和改进,从而提升农村科技人才培养的效果和质量。

(一)加强本土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

想要农村科技人员在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实效,就要切实落实本土农业科技人员的培养工作。一方面要从农村生产中的主要力量基层农民入手,通过理论技能培训和经验分享的活动开展,培养农民的专业水平,使其逐步掌握农村生产工作中的理论知识和实用技能,培养其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意识,从而从根本上为农村生产进步和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要鼓励本土年轻力量学习农业生产的相关知识,接受教育后成为高质量的农业科技人才投身于家乡建设中来,利用其自身较强的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帮助农民掌握新型农业作业设备的应用,做农民具体生产中的指导顾问,带领农民学习新技能新手段,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应用,研发优质农作物品种,实现当地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

(二)合理调整农村科技人才队伍结构分布

为改善农村科技人才队伍结构分布不合理的问题,当地部门要努力发掘和引进专业方向相匹配、学习适应能力强的农业科技人才,并组织其尽快地投入当地的农村建设中去。同时要避免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中出现空有理论建设而不注重实践的问题发生,科技人员不仅要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更要走入实际的农村生产作业现场,根据当地实际问题的特殊性提出适宜的处理对策。同时,也要注意针对农业科技人员队伍开展进一步的培训管理,围绕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状况建立相应的科研小组,使得农村科技人员在指导建设中继续进行科学研究,更好地为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服务。

(三)逐步完善农村科技人才激励机制

为进一步保证农村科技人才发挥重要作用,相关部门要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激励体系和制度保障,完善农 村科技人才“选、用、育、留”的具体制度。政府首先要加大在农村科技人才培养方面的资金力度和政策保护,吸引年轻的、经验丰富的科技人员走进农村建设中来。利用专业培训、外出交流学习等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升农村科技人员的发展前景,通过对农村生产硬件软件的更新保证农村科技人员可以拥有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其次,要落实和完善激励机制和回流机制的奖励条例,对于积极回到农村开展建设的人员进行一定的奖励以示鼓励,从而提升农村科技人才的建设热情和积极性,保证农村科技人才团队的优化升级。

四、结束语

当前国家十分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想要切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进步和发展,就要把培养高素质的农村科技人员放在重要地位,通过政策激励和保障,培养其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打造一批创新高效的农村科技人才,为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

猜你喜欢

科技人员科技人才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
深入推进科技人才组团式援藏模式
制造业企业科技人员激励机制研究
如何提高基层科技人员撰写田间试验报告的水平
科技人员也应实行排名制
努力培养新型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