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研究

2020-11-27张亚兵

建材发展导向 2020年14期
关键词:建筑材料施工人员建筑工程

张亚兵

(大元建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 沧州 061000)

1 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作用

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是彼此支撑的关系。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可以确保建筑施工安全与建筑质量。建筑领域是相对危险的,工作时不但要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还要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建筑工程管理是保证现场安全、质量、工期进度、成本目标的基本工作,加强施工管理可以使施工方对建筑工程进行高效、有序的管理,还可以提高施工人员工作的安全性,确保工程的质量,虽然现场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安全风险或质量缺陷问题,但是可以提前制定预防与处理措施,减少工程的影响。

2 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2.1 质量管控意识薄弱

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施工技术的质量,技术质量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对于建筑物的使用期限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在实际的施工管理当中,相关的工作人员缺乏先进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经验,对工程管理不够重视,忽略其重要性,还有一些施工人员的建筑管理水平不高。有的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获取经济效益,节约施工的成本,忽视了施工质量。

2.2 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督和控制

由于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对质量要求不同,因此必须要进行全面的质量监督和管理,才能够减少在管理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但是当下由于质量监督不够完善(监督部门人员人,建筑行业中人员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等),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导致了各个环节存在着敷衍了事的现象,影响到了施工的总体质量。比如,在施工的关键环节没能过及时的进行疏导和管理,导致部分施工没有达到施工标准,最后影响到了施工的进度,浪费了原材料,造成了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受损。

2.3 建筑施工材料管控不足

施工现场所使用的的建筑材料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不可避免地对建设项目产生不利的影响,建筑材料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体验以及建筑内部的安全稳定。从建筑材料的选购以及最后的使用,每一个环节的有效控制对于建筑材料自身的质量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有些施工企业会忽略建筑材料的选购,但并不是所有的建筑材料都适用所在建的工程,例如,我国的国土面积辽阔,这也就造成了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以及环境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在建筑材料的使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对于施工的影响,如果在建筑材料的性能方面选用的不对,极其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2.4 施工技术达不到要求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许多建筑单位都对工程施工质量引起了重视,施工技术也有所提高。但建筑行业涉及多种知识、多项技术,况且当前各建筑施工单位之间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从当下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建筑施工单位所采用的传统施工技术是达不到要求的,不同建筑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而且建筑施工分包商在施工技术及设备方面也是有一定差异的。再加上有很多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虽然有一定的建筑工程施工经验,但大多缺乏施工专业技术,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个性化建筑的技术需求,难以确保每道工序的实施效果,这对于施工质量的提升极为不利。

2.5 市场准入不规范

市场准入的问题相对复杂,一方面,政府对企业进入的要求较为严格,设置了苛刻的前置条件,层层审批,但是对于进入后的管理和监督较为松懈,给先进入的企业留下了很大的制度漏洞;另一方面,由于市场需求较大,因此中小施工企业采取种种手段绕过政府审批,直接进入市场,这也造成了市场上施工企业鱼龙混杂、稂莠不齐,一旦业主选了资质不健全的施工企业,那么建筑项目的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

2.6 现场管理不到位

在实际的施工现场,涉及到很多的管理工作,比如:施工材料的存放、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施工的进度等等。一些企业因为管理水平较差,导致施工材料随意存放,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不到位,施工进度较慢等等。

3 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方法

3.1 完善管控机制,提高管控意识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建筑企业需要做到:制定合理的建筑质量控制目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控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管控意识,提升施工人员的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第一,在建筑工程初期,制定施工方案、采购施工材料、分析施工技术、后期质量验收等环节中,尽可能的按照建筑质量控制的目标进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培训相关的技术和安全的知识,提升工作人员的质量管理控制意识。第二,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建筑材料,机器设备等等,各方面都要按照标准进行一定的科学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做好监督、巡查和质量管控的工作,对各个环节尽可能的做到全方位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性。第三,建筑材料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选择质量好的建筑材料,最大程度上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3.2 建立健全建筑施工管理体系

目前,建筑行业的发展过快,所以很多相关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规范都不完整,落实也不是很到位。比如一些建筑施工企业没有完善的建筑施工管理条例,缺乏清晰的管理办法,不利于整个施工单位对人员的管理,不利于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因此,在施工质量监督过程中,有必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施工监督管理制度,对施工过程中的人员行为做出明确、宽松的表率;施工的工期进度做好明确的计划,对每日需要完成的工作量做出规划;对施工的最终目标做出详细的阐述,让每个工作人员都意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完善相关的责任制度和安全保障制度,让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够放心的工作;通过相关的安全演示,安全知识普及,安全自救知识训练,提高工作人员安全隐患意识和安全自救能力。

3.3 加强对施工材料的有效监管

加强对施工材料的有效监管首先要做到在施工材料的选购上结合工程的特点以及施工的环境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并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考察,在符合质量标准的情况下选择质量好价格优的施工材料,在施工材料进场前对其自身的质量进行控制。其次,在施工材料进场后,还要安排专门的材料负责人员对施工材料的质量以及性能进行再次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从而在根源上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还要保证施工材料的存放环境,存放环境的优劣也极大地影响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要保证施工材料的存放环境以及存放时间符合相关的标准,保证材料在存放的过程中不遭受环境的侵蚀而导致材料不能够正常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建设项目的成本。最后,施工材料的管理人员要随时做好记录,对施工材料的检测合格证等进行整理,以保障后续工作的有序进行。

3.4 不断完善施工技术

施工单位和工作人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过多地重视利润,而产生以缩减工期、降低投入来获得更多利润的想法,却忽视了缩短工期和减少投入会造成施工质量方面的问题,任何一道工序出现问题,都会对企业形象产生不利影响[2]。施工单位应当明确,企业要想获得更多利润,就必须重视施工质量,不断提升施工效率。而施工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施工技术,这就要求建筑单位不断引进先进技术人才,强化对施工设备的检查和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在实践中摸索,吸收成功经验,不断完善施工技术。尤其要注意季节施工技术措施,要求施工人员注重雨季施工的排水、防雨措施,冬季施工测温、混凝土养护等技术措施,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上,不断研发新技术和新材料,提升施工水平。

3.5 强化质量检查管理

保证建筑质量的一道重要环节就是对工程项目进行监督检查,要不断细化各方的责任,明确监督检验标准,使业务、监理机构、工程设计及施工方乃至政府监管部门发挥各自的作用。特别是在发现工程质量问题后,要切实做到责任追究,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了,哪方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作出必要的整改,从而保证建筑项目质量。

3.6 强化现场监管

1)安全监管,工程施工首先要将安全一放在第一位,做好相关安全责任教育将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施工单位应该确保每一个员工都能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做好相关安全教育工作的同时,也应该强化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能力,所以为了更好地做到这些,就应该在企业内部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此外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也能够有效减少安全风险,企业内部可以开展专业教育培训,提高员工专业素质,并对相关重要岗位做好职业技能培训,保障人员能够安全上岗,安全工作。

2)材料监管,施工材料的好坏将直接对工程施工质量带来影响,所以,就需要做好对原材料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相关设计要求,对企业采购的建筑材料进行有效、合理的管理。在采购原料时,要做合理性分析,评估材料质量是否满足性能要求、成本是否能够收益最大化等。在满足性能要求的情况下,就需要尽量地降低成本,降低工程造价。

3.7 施工进度管理

工作人员在制定施工进度时,要科学合理,根据施工设计图,按照实际情况,对施工的进度做出合理的调整。结合建筑工程的工期、施工的环境、成本以及建筑工程的质量等众多因素,制定施工进度的计划,并且还要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因此施工的进度计划具有预见性。另一方面,施工材料的到位情况也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如果施工材料不能按时到位,可能就会影响工期,有些施工团队会因为追求工期,不注重建筑工程质量。如果需要赶工期,一定要以施工质量为前提。不仅如此,还要考虑到土建工程是否能够提高施工效率,相关的土建工程的工作人员也需要参与到制定施工进度工作中,这样才能在制定施工进度时,考虑到机械设备、施工材料、工作人员的合理分配,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和建筑工程质量进行一定的控制。

3.8 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当今社会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任何先进的项目都需要专业的人才去管理,绿色工程的建设也是一样,必须要有专业的人士管理才能把绿色的理念真正注入建筑设计中去,真正体现出绿色建筑的意义。重点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新管理模式的运用需要专业人才的指导。在工程管理中,人才和技术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建设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全面的,需要在技术和行政层面上进行严格的监督。因此,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督水平将受到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自身的质量水平的影响。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发生率虽然比以前下降了很多,但是还是时有发生,这主要和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有关。另外,现场监理团队也应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力度。对监理人员本身也要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思想认识的提高。相关人员的职位取决于培训和评估的结果。它不仅能有效地防止因能力问题造成的岗位不称职现象,而且能大大提高施工项目人员的施工质量意识。有效地解决了员工素质低下的问题。

4 结语

面对当下建筑工程管理以及质量控制过程当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管理制度体系不够完善、管理缺乏有效的举措造成了现场的混乱,影响到了施工的进度,威胁到了施工的质量,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以及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过程当中,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办法以及质量控制的细则,然后对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发现质量问题及时的进行改进,通过采取一系列强制举措,全面加强质量控制,确保施工现场的井然有序,提高施工的总体质量。

猜你喜欢

建筑材料施工人员建筑工程
能自我修复的建筑材料
建筑现场施工人员的工匠精神培育
建筑材料的控制与管理探讨
抗震建筑材料简介
基于GPS技术的施工人员区域调车机管理系统的研究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