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关于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2020-11-27李朝辉

建材发展导向 2020年14期
关键词:绿色生态舒适度建筑设计

焦 建 李朝辉

(1.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2.山东中昱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建筑设计师基于绿色环保理念,综合考虑施工技术、建筑材料、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等多方面内容,使建筑物的生态与环保性能得到突显,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居住空间。

1 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遵循的原则

1.1 节能降耗原则

随着煤炭、原油等一次不可再生能源的逐年减少,社会各个领域也逐渐意识到了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基于这一理念,建筑行业也不断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旨在降低能源消耗,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尤其在建筑设计当中,设计人员通过协调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使用可再生、无污染的建筑材料,实现了材料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同时,也促进了施工企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提升。

1.2 以人为本原则

建筑设计师应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设计方案应全面考虑人们的身体健康与居住舒适度,不能一味的追求“节能环保”,而损害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比如前些年以太阳能为主要供热供暖能源的绿色建筑,表面上看,建筑本身满足节能环保要求,但是,对于冬季时间较长的北方地区来说,太阳能的供热供暖效果差强人意,甚至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因此,设计师不要过度追求“高端的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也不要将类似低廉的绿色生态建筑作为设计出发点,应当从现实角度出发,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设计出人性化的绿色生态建筑[1]。

1.3 因地制宜原则

许多设计师为了追求高大尚,常常将西方国家一些成型的建设设计理念引入到本土建筑设计当中,进而出现了“土不土、洋不洋”的花样建筑,不但与其它中式建筑格格不入,而且建筑物的生态效益也不尽人意。因此,建筑设计师应当着眼于国内建筑的设计形式与结构,结合建筑物所处区域的地理环境、自然气候、人文环境等因素,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使建筑物的生态效益达到最大化。

2 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要点

2.1 建筑形态设计

建筑形态与建筑物周边的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从视觉角度讲,如果建筑物与环境格格不入,就会直接建筑物外在的美观度。从生态环保角度讲,建筑形态直接影响建筑物的通风效果、光照效果。因此,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物形态时,应当综合考虑建筑物周边的大环境,比如商业区、公共活动区、城市绿化带等,然后从建筑物走向、形状、主体结构入手,使建筑物与自然生态环境能够完美融合到一起,提高建筑物美观度与生态效益。

2.2 建筑材料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应着重考虑建筑材料的环保性能,尽量使用无公害、无污染、可循环再利用的绿色建筑材料,以达到节能降耗、节省成本的目的。比如以玻璃材料为例,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玻璃材料制造领域涌现出大量的新型节能环保材料,这些材料不但保温效果好,密封效果好,而且具有较好的采光度。此外,设计人员也可以考虑将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在建筑设计当中,这样能够有效减少电力能源的消耗量,为施工企业节省大量的能源成本投入。

2.3 声音、照明系统设计

隔音效果的好坏与人们的居住舒适度密切相关,如果隔音效果不好,将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休息。另外,建筑物的照明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也将消耗大量的电力能源,出于节能降耗考虑,对于建筑物的楼梯间、地下室等公共区域,应当安装照明声控装置,在其它户外区域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安装太阳能吸光板,利用吸光板提高的能源,来确保户外照明系统的正常使用,这样一来,能够大幅减少资源能源消耗,与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理念不谋而合[2]。

2.4 水热循环系统设计

由于我国的淡水资源仅为28000亿立方米,属于水资源严重贫乏的国家之一,因此,全民树立节水意识至关重要。尤其对于居民用水来说,日常非饮用水的消耗量巨大,针对这种情况,建设设计师应当从绿色生态角度出发,采用节水节能型供水设计,建立雨收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与水循环再生利用系统,经过处理系统净化的水资源,可以作为非饮用水进行二次利用,这样就避免了水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此外,供热系统是人们居住舒适度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设计人员可以采取生活热水、制冷用水、采暖用水三联供的热环境技术,或者将散热器温控阀门安装入户,居民可以根据气候条件,自行调节室内温度,以减少持续供热产生的能源消耗量。

2.5 智能操控系统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高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智能化建筑应运而生,这些建筑的显著特征是可以利用智能系统的自动控制功能,准确识别自然气候条件,进而对室内温度、湿度、空气循环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使室内环境与舒适度能够满足人们的主观需求。此外,智能建筑设计理念也逐步渗透到建筑物的各个子系统当中,通过智能监控技术,系统终端操作人员可以对这些系统进行跟踪监测,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

3 结语

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将成为未来建筑设计领域的必然应用趋势,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师应当未雨绸缪,不断借鉴先进的设计理念,不断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设计出更多节能环保型的标志性建筑。

猜你喜欢

绿色生态舒适度建筑设计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绿色生态园里的“小康”人家
绿色生态的企业担当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建筑设计的困惑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
浅谈提高奶牛舒适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