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问题及对策建议
——以阳宗海老爷山天然林自然保护区为例

2020-11-27杨芳芳

绿色科技 2020年22期
关键词:天然林老爷林区

杨芳芳

(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老爷山天然林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云南 昆明 650500)

1 引言

天然林在我国森林资源保护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维持森林生态系统正常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平衡,进行生态保护等有积极意义。因为一些历史遗留因素的影响,我国天然林受到很大的破坏,所以做好天然林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对此,我国针对一些重要林区相对脆弱的天然林建立了自然保护区,采取相应的建设管理措施,实现天然林资源的科学管理[1]。本文以阳宗海老爷山天然林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探讨和分析。

2 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分析

昆明阳宗海老爷山天然林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333 hm2,属于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型湿润季风气候。因为具备优越的气候条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山地条件,孕育了较为丰富的植物种类和众多的植被类型。老爷山所处的阳宗海地区,人口稠密,农耕发达,近年大力发展旅游,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改变较大。保护好老爷山的天然林资源及其生境所形成的生态系统对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保护十分重要。2017年11月,成立了阳宗海老爷山天然林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并编制《阳宗海老爷山天然林县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对于规划的编制,相关单位前往该地区各个村(社区)进行走访座谈,征求居民的意见,同时对保护区进行摸底调查,形成保护区野生动物、植物与植被资源的调查报告。

3 存在的问题

3.1 管理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因为一些历史因素影响,我国对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相关理论和机制趋于成熟,但也存在不完善的问题[1]。 当前对于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遵循的依据比较统一,通常按照各个保护区的特点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建设管理规划依据,但在细节方面可能存在一些不足。如老爷山保护区的植被丰富,野生动物较多,虽然地方政府针对老爷山保护区建立专门的部门,但因为保护区面积较大,管护人员人手不足(仅为8人),所以会出现管理不到位或缺位的问题[2]。同时存在保护区群众在林区乱砍滥伐,占用林区土地作他用等现象,对天然林的发展造成影响,多次出现毁坏界碑现象。这些问题都是因为建设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的具体反映。

3.2 动植物资源管理需加强

老爷山保护区面积总体较小,天然林的面积所占比例较大。林区树种十分丰富,不乏一些珍贵树种和变异树种,而不同的树种需要准备不同的管护措施。林区天然林纯林多,混合林较少;保护区种子植物科比较分散,有10个类型和8个变型。保护区的野生动物种类丰富,甚至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如青鼬、黑翅鸢、凤头蜂鹰等,覆盖保护区的各个区划,这给建设保护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老爷山是该区域保存面积最大的一片天然林,因此对动物保护的森林孤岛效应非常明显,阳宗海地区的很多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只能在老爷山找到适合的栖息地,栖息于老爷山的森林;因为保护区周边人类活动较多,导致大型动物基本绝迹,如过去老爷山有野猪、赤麂等大型动物,但现在基本消失。

3.3 缺乏资金保障

3.3.1 投入不足

天然林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而且考虑人为因素对天然林的影响,需要常年养护和保护,以避免天然林消失或退化。而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对天然林林区进行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资金需求较大,而实际上资金投入并不多,难以支撑全方位发展。保护区长期面临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使得日常的天然林维护事宜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了天然林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1]。

3.3.2 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

国家对自然保护区的开发一般都有生态补偿,对于老爷山保护区来说,因为周围人类活动的广泛性,未来保护区的建设发展需要进一步扩大面积,而这可能影响到周围人群的日常生活[3]。由于项目开展期间对自然保护区内天然林的补偿工作做得不够到位,使很多林农对于天然林的维护积极性不高,不能保障对天然林的日常维护;或者由于自身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满足,配合天然林保护区建设开展的积极性不高。

4 对策建议

4.1 加强宣传与引导

对于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有一定原因是群众对此的认识不到位,了解不足,保护意识不强导致的。所以新时期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天然林自然保护区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对于天然林建设和管理的认识,了解天然林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以提高参与这项工作的积极性,能够主动配合林业部门和管护局进行天然林保护[1]。管护局也要在内部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工作人员的天然林保护意识,按照规划开展保护区的建设管理工作,充分认识天然林保护的重要性。另外,管护局还要加强有关天然林建设的政策咨询和技术指导,提高相关人员的法律意识,提升工作水平,同时地方政府还要将这项工作纳入考核中,进一步强调天然林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

4.2 完善协调保护机制

一是加强与兄弟保护区之间合作,共享管理经验,实现优势互补,管护局要积极听取和观察其他天然林建设管理的经验,吸取教训,对自身的建设管理机制进行完善。二是完善保护管理体制,避免职权重复交叉,明确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责任归属,形成“协调保护”机制,与政府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开展工作。三是升级现有的管理系统协调机制,扩大整体的影响范围,涵盖整个区域,实现协动,避免出现不良影响[2]。

4.3 深入细化资源调查

对于老爷山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需要持续不断地对保护区内的动植物资源和森林资源进行调查和统计,更新历史数据信息,获得第一手数据[3]。天然林保护区开展工作是建立在对森林资源了解的基础上的,所以管护局要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定期对天然林进行测定,摸清楚保护区内部动植物资源的变动,搞清楚林分的变化等,掌握天然林保护区周边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群动态,对获得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以此为基础指导建设和保护工作的开展。同时技术人员还要注意分析产业发展和人类活动对天然林保护区的影响,促进建设管理工作且适当转变模式,更好地推动天然林的发展,减少人类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4~7]。

4.4 加大资金投入

应建立专项资金,增加资金总量,专门用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安排专业人员定期汇总资金的使用情况,优化资金使用效益,避免出现资金使用不到位的问题;增加政府的财政补贴力度,积极引进外资和民间资本。这样保证有充足资金可以聘请专业人员,购买专业设备等进行天然林保护。注意提高在科研和宣传教育方面的投入,比如研发先进的天然林恢复技术、土壤修复技术等。另外还要完善补偿机制,管护局要结合天然林的实际建设情况,实行分类、分层次的生态补偿,可以根据林区的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受灾情况进行补偿,以免影响天然林的建设和维护等[8,9]。

猜你喜欢

天然林老爷林区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分布对土壤交换性盐基组成及比例的影响
不怕火的双手
天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省委、省政府两办出台《关于加强天然林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
基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天然林保护问题与对策
中办国办印发《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
厨师与老爷
高浟:老爷我来审青菜
浅谈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张学勤:我为林区建设“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