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探究

2020-11-27陈杰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12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单位

陈杰

(青岛市市南区城市运行监督服务中心,山东 青岛 266071)

相关现代管理学理论中有明确指出,人力资源是利润创造的主要源泉之一,因此对于一个工作单位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人才资源。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人力资源管理是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阶段大部分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都是建立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上的,尽管已经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过快,原有的管理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发展的步伐。因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重新审视自己所处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情况,通过调整管理结构与管理制度来切实为单位的改革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二)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促进事业单位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

人才资源相较于传统的机器、厂房等设备,最大特点就是具有无限开发性。事业单位要想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以及获取进一步的发展前景,就需要一批具备高综合素质的人力资源。

(三)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保障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

要求这些人才无论是在业务素养上还是在职业道德上都应该高于平均水平。而科学与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则是提高事业单位整体素质以及促进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当前阶段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传统

总体来看,很多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存在过于传统以及相对比较陈旧的问题,不仅仅在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无法满足公平公正的标准,在相关人力聘用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漏洞,难以实现人才资源的有效更新和人才素质的有效提升。这一系列的问题造成了部分事业单位对于相关的专业人才难以实现科学与合理的利用,无法充分发挥出优秀人才的才华与价值。

(二)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

在事业单位进行员工考核的过程中,往往领导层对于考核的标准具有很大的决定权限,这就导致最终的考核结果很容易夹杂领导的个人主观色彩。并且整个考核的流程也缺乏科学与专业制度的指导,考核结果很难具备较强的说服力,难以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与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部分工作人员的惰性,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三)欠缺具备现代技术素养的管理人才

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管理学理论与知识。很多管理人员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认知不够深刻和客观,在日常工作中缺乏科学的管理技巧。

三、完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对策

(一)树立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在给事业单位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其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如果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不求创新的话,将很难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趋势下的事业单位人力管理需求,也无法发挥出事业单位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如果没有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的引导与支撑,相关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工作将会丧失明确的工作目标和管理方向,不利于充分发挥出相关优秀人才的最大才华与价值。因此,对于当前阶段的事业单位来说,必须要在强化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单位内部的实际需求来树立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比如,对于智慧城市管理系统来说,可以尝试通过建立现代化的绩效考核机制的方式来实现对人力资源的现代化管理。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制定有效的绩效考核标准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事业单位优秀人才的价值。其中要包含传统的绩效考核标准,标准主要包括员工的基础素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以及其他作为公职人员的综合素养等因素;除此之外,还需要考察工作人员面对重大城市运行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置能力,其中涉及关于城市交通、城市安全等各种不同的突发事故,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门需要通过工作人员在面对上述情况时的表现来对其进行综合考评,从而体现该体系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个性化特征。

(二)强化人力资源教育与培训工作的开展

在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其中一项比较核心的工作内容指的是事业单位需要结合自身的工作需求和工作标准制定个性化的人才要求,并对单位工作人员进行有目的和有计划的人才培养与人才训练活动,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不断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综合素养,从而不断提升事业单位的工作完成质量和工作运行效率。当前阶段,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教育与培训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包括相关教育培训的规划设计不够科学与专业,对于工作人员综合素养的提升相对有限;工作人员参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够高涨以及事业单位领导对员工培训不够重视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教育培训工作始终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要想实现对人才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人才价值的充分发挥,必须强化人力资源教育与培训工作的关注与重视,实现优秀人才综合素质的针对性提升。

比如,对于智慧城管系统来说,单位内的工作人员要想实现对整个城市的市容秩序或环境卫生类问题实时管理与监督,需要具备很多专业技能,其中包括数据统计能力、信息调度能力、趋势研判能力、监督评价能力,综合指挥能力以及应急处置能力等。因此,相关事业单位需要结合部门内的实际工作需求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教育与培训。在整个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主题讲座”的方式来对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基础理论知识普及与讲解,其中涉及很多专业的技术以及前沿的发展动态,工作人员通过定期参加这种知识培训能够不断实现自身知识体系的积累和更新,从而掌握更多的城市管理与监督工作技巧,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此外,事业单位还可以与相近部门合作举办“工作分享交流大会”的形式来为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提供工作经验交流分享的平台与机会,不同事业单位之间的具体工作职能可能各有侧重,但是其最核心的工作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因此通过这种定期的“交流大会”能够加深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于自身职业岗位的客观认知,并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荣誉感和职业责任感。

(三)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的激励机制主要都是通过考核以及职务升降或者薪资升降等管理环节所构成的,但是在具体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对工作人员的考核阶段,很多单位都缺乏专业和科学的考核手段和考核制度,仅仅只依靠职位升降和薪资升降这几种方式来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很难实现理想的激励效果。众所周知,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无论是对于企业来说还是对于事业单位来说都是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事业单位在充分考虑工作人员的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要对不同的工作人员开展个性化与人性化的激励机制。另外,也要通过强化事业单位的文化建设,在员工群体中培养良好的工作理念,从而切实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激情和工作兴趣,为单位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比如,事业单位可以结合单位内部的实际情况每半年举办以此“优秀员工评选”活动来激励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整个过程中,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可以参与其中,主要是通过“员工申请——部门审核——单位审核——单位投票——评定结果”这样的流程来评选。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自主申请之后,部门内需要召开代表会议的形式来对申请人进行综合评定,并从中选出规定的人数参加单位审核,事业单位领导需要成立专门的评选小组对参与申请的员工进行考评以此保障考评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在经过评选小组的综合考评之后,申请人还需要在单位内部以投票的方式来征求其他广大工作人员的意见,从而在确保选拔出来的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拔尖的同时,职业素养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也相对较强。

四、结束语

在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从管理制度到管理理念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人力资源部门需要通过创新管理理念以及管理制度等方式来实现对事业单位内部人才资源的合理管理与经营。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单位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