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0-11-26周卫锋

商品与质量 2020年41期
关键词:护岸河道水体

周卫锋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天津 301700

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水利工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运营不仅与农业生产有关,还关系着工业生产,水利工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当前,国家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逐步增加,这些水利工程在投入使用以后,需要加强运营管理,尤其是要定期进行河道治理,及时处理河道治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保持河道的通畅性,避免河道治理问题对水利工程功能、效益的不利影响,使得水利工程能够发挥其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1 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新要求

1.1 贯彻生态水利的理念

在新时代下,人们对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更是要全面贯彻生态水利的理念,加强河道与周边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因此,在生态水利理念下,相关部门在进行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就地取材的原则,使用各种种植自然植被等方式来发挥植被在涵养水源、减少污染、保持水土方面的重要作用,构建区域内更为完整的生态系统,及时发挥该生态系统的适应与调节能力,保障河道流域内各种生态环境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1]。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需尽量进行河道宽度与河漫滩面积的合理规划,使得河道的承载能力大大提升。

1.2 疏通水域水流

河道治理是疏通水域水流的最佳措施,有效的河道治理能在雨季来临之时,确保不会发生重大的洪水灾害,同时在旱季也可以保障农田的有效灌溉。在城市出现供水不足的情况下,经过河道治理后的水源,可以满足城市居民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水需求。河道治理在一定程度上能恢复水体自然资源的生态平衡,使水体内的生物种群处于可自我调节的平衡状态,极大提高了水体的水质,同时增强水体自身的抗污染能力和自我净化能力。

2 水利工程河道治理中常见的问题

2.1 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不重视

在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相关部门过于关注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实现,没有意识到河道治理与水利工程功能、效益之间的关系,对河道治理不够重视,这种思想上的不重视是导致河道治理各种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对河道治理不够重视是水利工程河道治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重视导致河道治理方面的相关工作不到位,导致河道常常存在淤塞、污染等情况。

2.2 对河道形态随意更改

在河道的治理过程中,一些部门与人员在治理方案的确定方面,缺乏全面性的考虑,导致在河道的治理过程中并未从实际情况着手,河道治理的相关策略并不符合河道的现实情况,存在对河道形态的随意更改现象。比如,一些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方面,采用的是挤占河道表面的方式来进行治理的,这种治理方式下,河道原有的形态无法保持,河道生态系统遭遇了巨大的破坏。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对防洪要求的提高使得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往往会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岸方式,虽然这种护岸结构能够提升河道的防洪能力,但是,河道原有生态系统却存在较大的破坏。

2.3 污染水质

很多人为了使自己的经济利益最大化,不惜通过破坏环境的方式大量开发各种不可再生资源。同时为了提高开发的成功率,他们也会直接忽略环境的污染,大肆开山建厂,兴修土木工程。而部分地区更是为了节约资金,直接将未经处理的污水通入河道,不仅导致河道里悬浮的工业垃圾增多,还污染了河道的水质。建设工地为了保证河道自身建设的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运送各种有毒材质,同时大量使用清洁添加剂。这将导致水体氧气缺乏,大面积植被因有毒物质和缺氧而濒临死亡,同时河道水体中的鱼类、微生物失去了食物来源,也会相继死亡。因此,这一举措不仅会减弱水体的自净能力,还会严重影响水体的质量。

3 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对策

3.1 建设组合式生态护坡

生态护坡的建立同样是水利工程河道治理中的重要方式,在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需首先将此区域内的场地加以相应的清理,去除场地内的杂物、障碍物,并将面层加以压实与整平处理。如果在工程现场存在孔洞、淤泥与凹陷,需将这些区域加以必要的处理,填土压实[2]。随后,根据河道治理中对地基土的基本要求,进行碎石垫层与反滤土工布的铺设,浇筑素混凝土墙基础,铺装四联生态护坡块,如果在此施工时存在缝隙,需进行相应的填充处理,最终用素混凝土来进行压顶处理,种植符合区域自然特征的植物。

3.2 做好生态护岸工作

生态护岸工作的开展,需要以河道内部污染情况的调查为基础,合理地设计相应的水利工程生态护岸建设方案,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全面的规划和管理,实现多样化河道的综合管理,以减少河道污染的出现,提升水流的通畅度,确保河道综合生态价值的全面提升。对于河道的护岸和护底,要利用渗透性比较强的材料,实现河道内部自主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对于河岸的位置,需要合理种植树木,确保河岸两侧的景观水平[3]。通过对不同植被的管理,逐步营造水利工程生态护岸,实现河道内部环境的改善,进而实现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管控。生态护岸工作的开展,是全面提升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水平的重要方法,可以较为明显地改善河道污染现象,实现河道水质的全面净化。

3.3 开展河流疏浚工作

针对水利工程存在的河道堵塞现象,在河道治理工作中,需要进行河道的疏浚,结合河道流域内水体的不同特征,来进行疏浚方式的选择,保证疏浚的有效性,提高河道的防洪能力。在河道的疏浚工作中,需首先在合适的位置开挖一条纵向排水沟,为河水归槽提供便捷,随后,通过土方堆积的方式在槽边形成土埂结构,使得一部分河水能够在此槽内顺利排放[4]。在清淤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于专业的清淤设备来完成,结合河道淤积的程度,进行清淤设备的合理选择。

3.4 合理统筹规划河道治理

在水利建设过程中,河道建设是作为水利建设工程的一个分支而存在的。因此,为了河道建设的顺利进行,建设者应树立全局规划的意识,充分考虑到河道周围的地理环境条件,同时结合周边城市的规划流程制定合理的建设计划。同时,建设者应充分掌握与河流相关的知识,并充分考虑河流的流向。这样才能在不影响河流状态的基础下建设出一条完美的河道,从而在保证河流岸线、断面和护岸存在的情况下,维护河流周围原有植被,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

3.5 整治河道水质

水利工程的日常河道治理,需要做好全面的污染物处理,实现河道内部水质的全面改善,确保河道有较为良好的自净能力。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日常的河道水质勘测是非常重要的,应从专业的勘测的角度出发,实现河道底层淤泥以及河道水质的全面检测,并逐步利用人工湿地的方式,实现水质的全面改善。一般来说,在河道底部会有一部分隔水层,这主要是由于水生植物根系的影响,对此,可以利用人工水质调节和后续自然调节的方式,实现河道水质的全面提升[5]。与此同时,还需要确保河道两侧植物的合理种植,逐步提高河道的抗洪能力,实现河道河流的全面改善,确保河道内部水质的全面提升。

3.6 现代生态化水网工程的构建

在进行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时候,需要做好全面的生态化水网工程的构建,利用现代化管理模式,实现综合水网工程的全面建设。在具体进行现代化水网工程建设的时候,需要从不同区域的水流构建入手,实现水资源网络结构的全面建设。对于不同的网络体系,要做好针对化调整,结合实际情况,对水资源进行全面的使用,确保不会对原本的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另外,生态化水网的构建整体上较为复杂,需要从多个角度及性能进行全面的管理,减少日常构建中问题的出现,制定严谨的方案,确保后续工作的全面开展。现代生态化水网工程的建设是我国水利工程河道管理的重要方法,也是未来我国河道管理的重要保障。

4 结语

近年来,随着水利工程项目的增多,为维持水利工程最佳的功能效益,相关部门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要加强河道治理与整治,针对当前河道治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采取恰当的治理方式,提高河道治理的整体水平,使得河道能够发挥其防洪、排泄等作用,保障周边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

猜你喜欢

护岸河道水体
浅谈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预制装配式波浪桩生态护岸研究
高强度塑钢板桩在河道护岸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与农村污水处理程度探讨
城市河道综合治理的理念及应用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内河生态护岸的选型与设计
环保
本市达到黑臭水体治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