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卫组织专家布鲁斯·艾尔沃德:中国抗击疫情的措施可以被复制

2020-11-26中国日报网

国际人才交流 2020年4期
关键词:布鲁斯世界卫生组织世卫

“我们要认识到武汉人民的贡献,世界欠你们一句感谢。”

2月24日晚,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Bruce Aylward)在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组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的这句话让无数人动容。

在此之前,布鲁斯·艾尔沃德这个名字或许大多数中国人都不太熟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他作为世界卫生组织流行病学专家兼联合专家组外方组长,因为一次考察和一场新闻发布会,进入了很多中国人的视野。发布会结束回到日内瓦后,他甚至坦言:“如果我感染了,我希望在中国治疗。”

这位世卫专家为何对中国印象深刻?考察期间,他究竟在中国看见了什么?

中国为什么能控制住疫情

2月初,刚刚飞抵北京的布鲁斯在机场目睹了第一个让他震撼的场景。北京有两千多万人口,但偌大的机场里却冷冷清清。“这一下让我明白了中国人民所做的巨大牺牲”。

在考察期间,他带领的团队辗转北京、广东、四川和湖北各地,进医院考察、与科研人员会谈,从不同角度了解中国的疫情。他认为,中国能够有效防控疫情是由于以下四点原因,他认为这些是世界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

第一,速度。必须迅速找到病例并将他们和他们的密切接触者隔离,才能切断疾病传播。

第二,配合。实现“速度”必须有民众的配合。只有公众对新冠病毒和疫情有充分了解,才能保证防控措施有效开展。在他看来,中国政府为此做了大量工作,“移除了防疫路上的障碍”。例如,对确诊患者的医疗救治费用,中国承诺除医保报销外,后续费用由政府兜底。

“疫情暴发初期,中国政府承诺如果保险不能报销,那么国家就会介入来支付费用。这可以让人们知道,检测结果是阳性不会让人破产或遭受重大财务损失。这是给西方世界的另一条重要信息。”

第三,责任。让他深有感触的是中国人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与传承了上千年的古老文化密不可分。“中国文化传承千年,历久弥新。长久以来,人们认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直至今日社会。这是很东方的,与西方大不一样。西方是个人至上,而他们只有一定程度的社会责任感。”

第四,经验。布鲁斯认为,除了文化原因,还有中国抗击“非典”疫情时积累的经验。那次经历让中国的公共卫生能力得到了加强,因此能迅速动员各方力量。

他总结道:“所以当你有公共卫生方面的专业技能,还有高度配合的国民、强有力的领导以及能够作出重大决策的高层,你就拥有了击败像新冠肺炎这样疾病的‘组合拳’了。”

世界还没准备好

在强有力的防控举措下,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得到了初步控制,但在很多国家有了愈演愈烈的蔓延势头。世卫组织高度重视,布鲁斯说他在报告里早已提及了这个问题:世界还没准备好,世界向中国学习的速度还不够快。

在过去几天里,他不断与伊朗和意大利分享着中国的防疫信息,“那就是控制疫情,永远不会太晚”。通过减少确诊病例、降低传播强度,达到最终目的:救人。这句话他在中国听到了无数次。

从他的切身感受来说,世界对中国防疫措施的态度也在逐渐改变。从最初的怀疑和不解,到现在很多打给他的电话都在问:中国到底是怎么做的?我们能行吗?

布鲁斯很赞赏中国公开透明的应对方式,也告诉世界中国愿意分享一切学到的经验。他指出,中国抗击疫情的措施是可以被复制的,但这需要速度、资金、想象力和政治勇气。他表示:“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合作努力去寻找解决方案,重要的是中国在面临重大事件时对国际社会所做的努力和承诺。”(中国日报网供稿)

猜你喜欢

布鲁斯世界卫生组织世卫
世卫:仅戴口罩是不够的
世界卫生组织:八成青少年缺乏锻炼
疫情七瞬
布鲁斯·鲍文
请给我一幅画
10美元的纸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