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软交换技术在地铁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2020-11-26李瑛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0年2期
关键词:网关方案用户

文/李瑛

(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222)

伴随当今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健、迅猛化发展,交通运输领域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其中,发展最为强势的便是地铁。但随着地铁运营范围的持续扩大,其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在实际工程设计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技术创新,而且还需强调相关技术的实用性、适用性以及安全性、可靠性。在设计地铁工程前,需要对其安全性进行深入研究与充分考察。软交换技术实为基于IP电话而不断完善的新兴技术类别,此技术的实现,除了对数据业务与话音的高效传输有利外,还顺应了当今通信技术高速、智能、综合化发展的基本趋向。所以,将软交换技术应用于地铁通信系统中,意义重大。本文结合当前实况,就此技术的具体应用思路作一剖析。

1 软交换技术概述

1.1 软交换概念

所谓软交换技术,从根本上来讲,即为基于IP电话,后经不断演进与创新所形成的一种全新技术形式。在整个IP电话网架构中,由于网关功能有着诸多优点,比如高效、可扩展及灵活等,因而提出了分解的网关功能概念,实际就是把IP电话网关进行分解,使之成为三部分,分别为媒体网关控制器、信令网关与媒体网关,各功能实体在实际运作中,均能较好的达成某一或多项功能。其中,针对媒体网关控制器来讲,其能够实现呼叫控制功能,而对于媒体流所对应的转换与传送来讲,主要借助媒体网关控制器,利用其媒体网关来达成。伴随当今分组交换的日渐频繁与普遍,软交换技术在此背景下,不管是传统的固定网络当中,还是在移动网络的深层融合中,均扮演着核心角色,发挥着关键作用。

1.2 特点

针对软交换而言,其最基本的特点即为选用的是开放式体系结构,此结构能够实现分布式的管理与通信,而且在结构扩展性方面,也比较突出。其无论是在媒体控制层上,还是在应用层上,都已分离于媒体层硬件,并且在此架构中,还融合了标准开放的计算环境,准允充分利用商用的标准计算平台、开发环境及操作系统。此外,实施软交换之后,多个业务网便能以一种比较合理的方式,融合在一起,因而有助于网络结构、网络层次的简化,另外,诸如移动网、分组网、电路交换网等网络的业务配置也会随之而被简化,因而可以较好的降低在建设维护分离业务网时所产生的高成本,此外,还有助于维护复杂性的简化。还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分组交换技术之后,整个网络的资源综合利用率便能得到提升,交换机互连的复杂性会得到降低,业务网承载成本会随之而减少。

1.3 以软交换技术为基础的体系结构

对于软交换网络来讲,其实为一个全开放并且已经被分层的体系结构,从基础层面来分析,其囊括了四个彼此间处于独立状态的层面,基于功能上来考量,可划分为如下层次:

(1)边缘接入层。针对此层来讲,在实际运作中,选择了多种接入手段,并借助多种类型的接入设备,把用户与网络相连,将网络当中的一些业务提供给用户。

(2)传输层。所谓传输层,从根本上来考量,即为承载多媒体信息(比如视频、数据、语音等)的IP网络;另外,针对此承载网络来讲,不需要再次进行组网,而且成本低,相关协议比较的简单。

(3)控制层。针对控制层来分析,其核心功能即为控制接入层当中的全部媒体网关的业务,以及控制各个媒体网关间的通信。

(4)业务/应用层。此层的基础性功能实体囊括了AAA服务器、特征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及媒体服务器等,除此之外,此层还有传统智能网的标配功能。

2 地铁通信系统体制分析

2.1 地铁通信系统概述

针对地铁所对应的基础设施来讲,通常情况下,包括停车场和控制台、车站、车辆段等,其中,针对控制台而言,其能够监控、管理地铁的整个运行过程,因而能够为地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切实保障。与地铁相配套的通信系统实为一种涵盖全面的通信网络,不仅能调度车辆,辅助工作人员办公,而且还能实现多种信息的相互连通,因此,此系统有着较高的可靠性与安全性。通常来讲,通信系统能够为各子系统间的信息交流与互通提供条件与保障,因而可使车辆安全、高效运行;此外,还能为乘客提供舒适、温馨且优质的乘车环境;如果有一些特殊情况出现,此时,通信设备能够即刻执行实现设定好的相关措施,确保即便发生一些特殊事故,通信网络同样能够维持正常运行状态。在实际操作中,为了能够让通信系统真正拥有上述功能,需选用一些技术比较成熟,而且安装简便的设备。还需要指出的是,地铁通信系统主要由许多二级系统组成,根据其作用的差异,可将其划分为3种,分别为专用系统、公安系统与民用系统。

2.2 地铁通信中软交换技术的功能实现

在地铁通信系统中应用软交换技术,能够使系统的通信条件始终保持一致,而且通过合理化应用软交换平台,不仅能连通视频会议,而且还能连通通信网络,因而可以实现用户各类信息以及即时消息的及时互换、共享与沟通;此外,即便是不同的用户,他们之间也能够传输所需要的文件资料;而对于可视电话来讲,用户通过合理化使用可视电话设备,能够开展高效且优质的语音盒视频通话,而视频用户与语言用户之间,可根据现实需要及相关技术要求,借助软交换来实现高质量连接;而对于视频会议来考量,主要是借助会议系统来达成或实现视频会议,与此同时,还能从中获得其他功能,比如图像分屏等。

2.3 程控交换技术与软交换技术对比分析

通过全面、深入分析城市地铁通信系统可得知,用户比较集中的地方主要有三个,其一为控制中心附近,其二是车辆段,其三为车站。需要强调的是,各车站有着比较少的平均用户数,所以,当采用软交换系统时,可借助其比较灵活的接入模式,以及智能化的管理方法,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而且对于用户分散情况,尤为适用。基于功能层面来分析,传统的交换方式仅能达成或满足单一性功能,难以满足人们对优质化、高清晰、海量化图像通信方面的需求,另外,整个系统并非全部开放;而对于软交换系统来讲,其除了能够提供多种服务外,还能根据用户需要及需求变化,增加一些新的功能。

3 地铁软交换网络方案设计分析

3.1 软交换技术实现方案分析

现阶段,基于地铁公司通信系统及软交换技术应用实况层面来分析,地铁通信系统要想更加高效、合理的使用软交换技术,通常情况下,需要借助如下方案来达成:

(1)在传统通信网络中,应用软交互模块,以此来获得所需要的软交互功能;针对此方案而言,其实为一种比较典型且已被广泛应用的技术扩展兼容方案。

(2)把模拟通信模块以一种比较合理的方式融入到软交换系统当中,以此获得所需功能,此方案实为一种用于扩展兼容软交换技术的方案。

通过对比上述两种方案,从中能得出(1)方案实为一种NGN软交互过渡方案,而对于(2)方案来讲,由于其建立了比较完善且优质的分布式的交换平台,因而是一种经典的NGN方案。此外,还需要指出的是,(2)方案专网用户功能十分强大,因而能够较好的满足下一代网络的总体需求;另外,在系统容量方面,也较(1)方案偏优。所以,在现实应用过程中,(2)方案能够为系统构建一个优质平台,用于达成各项功能,因而能够把软交换技术更好的应用于地铁通信当中。

3.2 系统架构与协议

针对NGN网络结构来讲,其由多部分组成,不仅有业务层、控制层,还有传输层、接入层。其中,对于接入层而言,其设备数最多,如信令网关、中继网关等。而对于传输层来讲,其由信号传送设备组成,主要作用就是传输软交换信息,并且与控制层隔离,实现控制、传送工作互不干涉。而针对控制层来讲,其乃是整个软交换当中的核心部分,能够向软交换提供所需平台。而对于业务层而言,其能够向用户提供真实且全面的智能服务体验。

3.3 系统构成的设计方案概述

把软交换中心设备以一种比较妥当、合理的方式放于核心机房,以此来控制用户及控制中心,并且还能用于控制信息通知等。需说明的是,此设备有诸多元件,比如电源板、主控板等,其中,针对电源板而言,其在具体的容量上,需要满足4万使用者的各种需求。另外,还需根据现实需要,将中继网关、接入网关等安装在控制中心,为控制区域内的通信正常提供切实保障,而且还能实现信号专线互通;还可根据运作需要,安装1台网关,以此来管理各线路的多种设备;针对使用计费系统而言,其主要作用就是汇总、分析用户所产生的各种费用。

3.4 软交换系统保护方案设计

(1)网关自动交换。针对软交换平台系统来讲,如果其出现问题,此时,可选用中级网关所具有的交换功能,稳定公共网络、调度系统等,使其保持稳定、高效运行状态。如果接入了网关,除了可交换单个网络外,还能在多台设备均接入到网关中,于虚拟化状态下实现交换(其中某一台发生故障)。所以,如果遇到一些比较恶劣的环境,可通过接入网关的方式,来实现通信正常。

(2)容灾备份保护。需要指出的是,因软交换分布的方法,主要通过多个点共同控制来达成,所以,其有助于系统在备份保护能力方面的提升,控制中心分布在各个地方,因而能够组建庞大的运作系统,但需说明的是,各个控制中心均采用的是同一个数据库。当主控中心发生异常,此时系统便会自动进入第2个控制中心,若第2个控制中心也发生异常,那么会进入第3个,以此类推,这样便能够保证通信正常。

4 RAMS规划以及全寿命周期成本

4.1 RAMS目标

当地铁通信软交换系统处于运行状态时,为了使其保持易维护、可靠、易用,结合系统运行参数、计算模型、过程框图,且与通信系统既定标准相匹配,从中便可得到RAM要求,即可靠性为0.05,运行可用性为99.99%,可维护性:维护时间为3小时,响应时间为2小时。

4.2 RAM计算

(1)计算维护时间。本文所给出的地铁通信软交换系统设有网管系统,用于控制故障,另外,还能对有无程序出现问题进行自主检测。如果发现系统存在异常,便会即刻发出警报。

(2)计算系统可用性。公式R=MTBF/MTBF+T故障。其中,T在公式中所表示的是故障时暂停工作时间,而MTBF所表示的是系统正常运行时间。

4.3 系统工作周期成本分析

4.3.1 技术寿命

该系统在设计之初,选用的是NGN网络,是一种新型且实用的网络系统,因而其技术寿命≥20年。

4.3.2 经济寿命

系统各设备的维修费用处于合理区间内的时间,即为设备的经济寿命。当设备已经被投入使用后,用的越久,其每年需分担的成本便越低,但却有着比较高的维修费用。地铁通信系统通常有20年的经济寿命。

5 结语

综上,本文围绕地铁通信系统,深入研究软交换技术在其中的具体应用,从中得知,通过此技术的合理化应用,能够优化地铁的通信网络,而且还能从中节省大量的成本与人力。另外,采用当前比较流行的多中心控制方法,可以使系统保持稳定、安全运行状态。因此,软交换技术应用在地铁通信系统当中,有着重要现实意义与价值。

猜你喜欢

网关方案用户
烂脸了急救方案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打通“网关”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一种实时高效的伺服控制网关设计
基于Zigbee与TCP的物联网网关设计
稳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