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数学思维能力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2020-11-26郑美彬

名师在线 2020年20期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师应

郑美彬

(福鼎市慈济小学,福建宁德 355299)

引 言

深度学习,正悄然成为当前数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深度研究,可以更好地让数学教学重新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教师应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重要性和魅力,同时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认知,提高个人数学素养[1]。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营造思维环境,引导并鼓励学生自觉地参与其中,使他们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获得学习上的乐趣,并丰富参加学习活动的经验,获得丰富的知识、发展能力以及持续成功的内在动力和体验。

一、强化思维的情感驱动,把握深度学习的本质

学习兴趣与深度学习的实际情感和活动是密切匹配的。而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处于一种休眠的状态。所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强化这一情感驱动,能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努力、积极地进行深度学习。在数学知识激发了情感并极大地促进了情感的迁移之后,深度学习在实际的情境和活动中就会得到曲线上升,知识的完善和数学独创性在数学实践中也会得到充分体现。所以,教师应充分运用自己的数学综合素养和能力来帮助学生巩固自己的数学知识,引入有利的数学元素和方法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有趣的情境,掌握知识和方法,进行数学实践,整合数学行为和操作中的经验,激发和改善数学思维,引发学生新的困惑,使学生产生新的探究欲望。例如,学习“认识人民币”的主要知识内容时,学生可以模仿开小商店,做小销售员,玩销售的小游戏。这些活动能让数学知识更加贴近实际的生活,学生由此产生了亲密感,增强了对学习人民币相关知识的兴趣。由于学生的知识和思维常常都是通过图像、声音和对颜色的感知和理解来体现的,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运用一些儿歌、顺口溜或其他各种形式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深度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要组织富有深度吸引力和有效性的各类数学活动,并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思考氛围,从而使得数学教学的过程始终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深度的吸引力,进而在渗透的过程中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掌握实用的数学方法并充分激发其学习知识的本质。

(一)加强实践操作,调动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思维表达和展示的能力与水平,突出对主体形象思维的训练;借助直观实践操作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放大和了解自身的特点及成功经验;集合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合作学习和资源利用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有效地引导学生解决课堂上的数学问题[2]。例如,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数学课时,为了引导学生与教学内容密切接触,应提前让学生准备一些可以辅助研究的学具,如圆形纸片、小方块等,并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按照你自己的想法,摆一摆或是折一折,将二分之一表示出来”的数学问题,邀请学生踊跃上台进行演示,分享自己的想法。操作的经验和创造性思考的经验在教学中是相辅相成的,直观的操作会成为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支柱,抽象的概念会变得更加易于学生理解。因此,学生很快就可以在一次深度的学习中迅速获得丰富的感知和思维信息,并进一步加强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又如,教师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钟面上的时针刚走过数字几,分针从1起走了多少小格,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几分”这个教学的难点时,要让学生正确理解的是,时针刚刚过了数字8而不是过数字9。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比较和理解。另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时针非常接近下一个数字,但是还没有经过下一个数字时,我们读取上一个数字,而不读取下一个数字。从抽象到具体,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如何观看钟面时间的理解:掌握本课的关键知识点。

(二)优化思维方式,提高思维效果

数学深度学习的关键是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和平台。因此,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优化思维方式,把训练内容与要点等方面紧密联系起来,在调节思维活动时,引导学生正确应用思维策略。例如,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如何才能让学生深度地学习?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对话来探究9的乘法口诀中每个对应的乘法算式的乘积9,18,27,…,81之间存在的规律或异同点,依靠思维训练,用活跃的思维追求“真相”,效果良好。在寻求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分析,发现了进入数学王国的“自然障碍和道路”。在促进和谐数学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传授给学生持续深入学习的知识、方法和技能,让学生积累经验,并在实践中尽最大可能地为学生进行后续的学习提供帮助。在指导学生理解和学习有关多层次数学知识过程中,教师必须加深学生对规律的深刻理解,并且积极地倡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多层次问题,从这些数学现象中揭示本质,揭示意义,从而提升数学思维的效果。

(三)突出思维指向,锤炼思维品质

在知识的学习上,假设、推理、想象和联想等思维活动比知识本身更加重要。实践中,无论学习还是教学,都要求对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和思考。教师要通过思辨,引导和鼓励学生根据具体的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使学生能比较准确区分不同的思维观点,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观点,探索新的规律。例如,教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与剪拼成长方形。这两种方法在转化过程中对“变”与“不变”的理解同时还有一个盲点:都是依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结果怎么就不一样呢?教师必须及时对作为“真理”的事实进行比较和辨析,通过讨论,学生明确第一种转化时面积变化了,那变化在哪里?第二次转化时面积不变,那什么在变?进一步阐明“形变”和“质变”在两个不同转化中的本质。两种转化后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比,一个面积改变了,另一个面积不变,我们应该选择哪种方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怎么算?在得到结论后,长方形被依次拉成平行四边形,在连续的压缩演示中,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周长保持不变,但面积变小了”“高的变化引起了面积的变化”,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和认识。这样,学生的认知过程就真正地从感性认识逐渐走向了理性认识。

结 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创造条件,使思维训练成为深度学习的一个起点。教师运用化石为金、返璞归真的策略,以创造动态的深度思维环境并充分激发学生对知识和探索的渴望。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应具有耐心,运用细致和创新的深度思维训练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思维情境和问题,注重迁移能力的培养,以便学生最终可以从有效的深度学习中受益,促进深度学习,并最终取得成功。

猜你喜欢

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师应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怎样围面积最大
平行四边形的烦恼
面积最少的国家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平行四边形”易错题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找图形
三种不规则面积的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