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英语课堂合作探究教学策略的研究

2020-11-26季言霞

名师在线 2020年20期
关键词:笔者农村英语

季言霞

(江苏省响水县实验小学,江苏盐城 224600)

引 言

近年来,笔者主动参与了城乡交流,分别到乡镇和农村小学任教,通过切身体验,深刻地感受到农村学校硬件设施落后,学生基础差,两极分化严重;教学时间充足,练习量大,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都不能得到应有的提高。

在条件相对较差、家长重视程度较低的农村,要想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得反思我们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竭力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创建以合作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效率落后的现状。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边实践边反思,总结了以下几条提高农村小学英语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合作探究的前提条件

(一)对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处理

在“让学引思”理念的指导下,对目标处理方式的基本模式有:示标导入、自定目标、当堂检测。因农村学生存在差异性,两极分化现象较严重,上课前教师应该以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呈现当堂教学目标,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要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目标,以便课堂结束时进行当堂检测。

(二)对教学内容尺度的把握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对教材的“整合与开发”,其实质是教师在使用教材时需要对教材进行“再次开发”,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重组与整合[1]。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城里的部分教师无限制地拓展教学内容,增加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而农村部分教师则存在“照本宣科”的现象,针对这一现状,建议教师在“让学引思”半日学科研修活动中,加强研讨,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笔者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6My e-friend复习课中,对县城的学生设计了如下活动:以“Luis”为主开展活动,将复习与拓展阅读有机融合在一起。实质上,本节课的主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第一环节,看图对“Luis”进行提问,选取该话题的目的是符合学生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而学生感兴趣的《三傻闹地球》就是目前非常火的一部亲子教育影片;第二环节,通过游戏“专项答题、挑战答题”有效检测学生前面课堂学习的情况,可以查漏补缺;第三环节,通过对关于“Luis”文档阅读后再进行思维导图的设计与讲解,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第四环节,引导学生向“Luis”介绍更多网友,帮助他寻找更多网友,层层递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但是,由于农村的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有限,其对于这部影片毫不知晓,笔者就不能照搬原来的教学设计,只能把任务回归到本班学生身上,通过了解班级学生的信息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让学生有效地复习并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三)对教学辅助设备的运用

自义务教育均衡创建验收以来,城乡硬件设施的差距逐渐缩小,农村学校基本配备了多媒体软件,都能使用西沃白板教学系统,这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教师课前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学习经验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充分准备课堂所需物品,为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奠定基础。实物投影为学生的作品展示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如学生工整的作业、优秀的英语作文、手抄报、海报制作、图配文故事、标识设计等,笔者都会整理好并在课前展示给全体学生,这极大提高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以及参与课堂的热情。

1.问题的难易度适中

根据学生的智力和英语水平,问题的难易比例最好是1∶3,即一难三易。但在农村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实际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Unit6An interesting country的Cartoon time时,由于文本内容较为简单,生词较少,笔者就循序渐进地设计了以下四个问题:(1)What does Billy like doing?(2)What does Billy want to be?(3)How will Billy learn about cooking?(4)What will Billy cook? 并引导中等偏下的学生独立完成前两个问题,学习能力中等偏上的学生独立完成第三个问题,同桌讨论完成第四个问题。结果显示,学生都能高效地完成相应的问题。

2.提问的语言精练,指向明确

提问的针对性要强,尤其是对中年级的学生,不能过于空泛、不着边际,使学生不知从何回答。例如,我们要把“Please describe him”拆分成以下具体的问题,并引导学生作答:(1)How old is he? 他几岁?(2)How tall is he? 他多高?(3)What is he wearing? 他穿了什么衣服?这样,学生便能顺着教师的指引找到清晰的回答问题的方向。

教师的精心设计固然重要。然而,真正高效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本,不能让学生一味地跟着教师设计的问题走,教师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提问的主动权巧妙地还给学生,适时引导学生提问。

然而,刚到农村任教的一段时间里,笔者的“让学引思”教学主张在农村学生身上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学生根本不接受笔者的“让”和“引”,哪怕是成绩再好的学生也不愿意提出问题,站起来要么紧张得不知所措,要么微笑着看着教师,仿佛在表达“老师,你有没有搞错,学生是回答问题的,问题都是老师提的吧?” 究其原因,农村小学的学生往往做事比较拘谨、不善言谈,害怕说错被教师批评,所以羞于说英语,更何况向教师提问呢?于是,笔者不停地鼓励学生,同时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心中无数次地提醒自己:农村学生和城里学生的确有区别,相信经过不断努力,学生一定会接受笔者的教学方式,需要的只是时间而已。果然,经过多次的鼓励和磨合,学生的胆量渐渐变大,敢开口提问的学生由一个变成两个,两个变成多个,以至于到如今绝大部分学生都敢积极发问,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二、独学、对学、群学三结合,是激发课堂活力的源泉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已深入人心,课堂上大家都在尝试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但在农村的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的教学效果并不明显。笔者认为其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教师对于哪些问题可以开展对学、群学,哪些问题应该独学,要组织多少次对学与群学,以及何时进行,都缺乏深思熟虑。往往是该合作的合作,不该合作的也合作,合作学习的问题没有质量,难度、深度不大。第二,学生在合作时,教师盲目地巡视,像一个旁观者。第三,部分学生合作时无所事事,不知道自己的角色。

针对以上问题,在日常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教学内容等有针对性地设计独学、对学以及群学等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一)独学

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形式,是自主学习。只有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激发和提高,才会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独学阶段,教师的任务就是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让每一个学生入情入境地独学。另外,教师还要尊重个体差异,并要明白,对待同样一份导学案,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独学所需的时间有长有短,独学所完成的内容也有多有少,教师要尊重这种差异,搞好分层教学,分层达标,不搞“一刀切”。教师在学生独学的过程中应进行适时的点拨指导。

(二)对学

对学,即学力异质的学生结成学习对子,它是在“独学”的基础上,通过对学,将思路、困惑与对子(一般为同桌或前后桌或学习小组内特定的“一帮一”对子)在小范围进行思维的交流补充,达到初步完善思路、解决困惑和发现新问题的目的。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将学生分成十六个小组,每四个人为一组,每两个人为一个对子,并采用围坐的方式合理搭配。学生在独学的基础上进行对学,交流自己的观点,在汇报的时候,对子中学力稍差的学生先汇报,学力稍好的学生进行补充评价,其他学生再补充或者评价。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对学更多的就是pair work,主要体现在操练这个层面,练习对话,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准确地运用英语语言。

(三)群学

群学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小组作为学习共同体的主体,它的构建对于合作学习的成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结构合理的分组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非常重视小组的建设,根据班级学生特点,尽量做好如下安排:依学生特质分组、合理搭配优等生和待进生、确定需要合作的小组活动。

结 语

总之,在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城乡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差距逐渐缩小,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势应该越来越明显,教学方法也应该呈现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景象。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知识的关联性、学习的趣味性和思维的启发性,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笔者相信,只要积极尝试“让学引思”教学改革,勇于探索、不断反思,“高效课堂”一定会变成教学现实,也一定会使农村的小学英语课堂变得魅力无穷!

猜你喜欢

笔者农村英语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读英语
新农村 新一辈
酷酷英语林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