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体验式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20-11-25杨宝林

名师在线 2020年18期
关键词:体验式情境情感

杨宝林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石门镇教育辅导站,甘肃武威 733299)

引言

体验式教学也被称为情境教学。这种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跟着学、学着做的单一模式,将课堂氛围变得活泼、生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较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想建构能力和想象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借助体验式教学能帮助学生建构知识,融入更多的生命体验、情感体验和写作激情。可见,体验式教学在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体验式教学从教学活动的目的和需求出发,立足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及认知规律,创设形象、生动的具体情境或者氛围,以达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多元思维潜能、培养学生品质素养的教育目的。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师生和生生互动更加频繁,从中也体现出体验式教学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能力发展和思维发展的规律。同时,体验式教学也能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效融入教学过程中,从而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的理念。

一、回归生活,营造趣味生活体验情境,强化自我积累

托尔斯泰曾说:“只有真正动了情,才能够写出真情实感的东西。”可见,写文章要有感而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情感,强化学生的自我积累才是写作学习的基础。而鉴于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让语文回归生活,是推动学生将情感迁移到写作语境的一种有效途径。将学生的生活体验融入写作课堂,将更有利于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1]。

例如,在部编版七年级第一单元“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这一主题教学中,由于主题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更易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首先,教师激励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融入写作中。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及时捕捉生活素材,会不断丰富自己的写作积累,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写作思维。通过营造生活体验情境,让学生学会自主观察、体验感悟和自主表达。为了让学生的作文更加真实、富有情感,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影片,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悲伤逆流成河》这部电影,非常适合刚刚步入初中阶段的青春期学生观看。女主易遥由于家庭因素和自身的自卑心理,时常遭受同学们的欺凌。后来,同学们的行为升级到了暴力、辱骂、威胁等严重行为。但同学们不认为这些行为是错误的,甚至对“学校霸凌”一无所知。学生们观看完这部电影后,感慨良多,有的学生因同情易遥而流泪,有的学生因联想到自己的相关生活经历而感同身受……教师适时点拨:“同学们不问缘由地欺负易遥,给其造成极大的心理和身体创伤的行为已经升级为霸凌行为。霸凌行为对施暴者和被害者的危害都非常大……”可见,借助合理的导入和课堂建构,学生们都能感同身受,并能从中获得情感体验。接下来,学生再写观后感就容易下笔了。教师要求学生在观后感中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让文字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最后,每位学生的作品都让人记忆犹新,开学的第一堂习作课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借助丰富的生活体验,可以唤醒自身的写作思维,丰富写作情感,从而有话可说、有感可发。

二、回归生本,构建自主表演体验情境,培养写作思维

写作源于内心的感受,源于个体对事物表象或内在的探究、想象和创造。所以,写作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写作课堂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生为本,构建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有所感、有所想、有所悟。学生通过真实、丰富的感悟,才能够做到“下笔如有神”。所以,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构建丰富的自主体验情境是关键,如表演情境的创建,学生只有全身心地投入表演情境中,才能精准地把握写作的脉络[2]。

例如,关于“爱”的主题,可以是母爱、父爱、师爱等内容。教师为了丰富学生的情感,首先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坐在一所幼儿园的大门口,一坐就是一整天。好心人将其送到派出所后得知,这位老奶奶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她说在幼儿园门口接自己的女儿放学。原来,她忘记了一切都没有忘记爱你。”情境渲染,引发了学生对母爱的感触。接下来,教师创设表演情境,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父爱”或者“母爱”为主题进行表演。剧情可以是无声表演,也可以是借助旁白表演,还可以是针对一个情节的对话表演。每个小组都对此主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研究。最终,每个小组都顺利完成了表演。其中,B小组标新立异:“一个关于妈妈生了二胎后,家庭环境及成员关系的变化,表达了主人公从逆反心理,反对妈妈生二胎逐渐转变为对弟弟的爱的过程。”这个情境引发了学生们的共鸣。学生结合身边的故事自主构建了合作讨论情境,并在讨论体验中锻炼语言、启发思维、丰富情感体验。还有C 小组借助小鸟的视角表现母爱:“有一次,明明看见外面刮风就关上了阁楼的窗户,第二天开窗时,发现有一只小鸟死在窗前,玻璃上有很多血迹。后来,明明在阁楼角落里发现了一窝嗷嗷待哺的小鸟仔……”虽然学生的表演和情节设计还存在纰漏,但主题明确,能够借助旁白突出故事主角的心理活动。在表演结束后,小组间展开讨论,并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情境以“爱”为主题展开写作。表演情境的真实体验,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写作思维,让学生有感而发,作文的层次也更加分明、立意更加明确。

三、回归文本,打造读写结合体验情境,培养审美能力

文以载美,作文教学离不开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只有学生学会发现美、感受美并表达美,才能够将作文的情感细腻地表达出来。所以,让写作教学回归文本,对写作教学效率的提升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以文本教学为依托展开写作引导,通过将课文与写作联系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领会写作要诀[3]。

例如,在教学完九年级课文《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对故事进行续写。首先,教师要求续写的内容应与前文呼应,不论是人物的动作、神态还是语言等都应符合人物的内心世界。对此,学生比较迷茫,续写框架过大,找不到下笔的方向。这时,教师可顺势点拨,提出几个可尝试的方向:在一艘游轮上,菲利普夫妇遇到了发了财的于勒;全家在船上没有避开于勒,大家都认出来对方,接下来发生什么事情?于勒历经漂泊回归故里,我们也在桥边等到了于勒。全文结束。其实,这个故事结尾有多种可能。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延伸出其他不同的续写方向。学生的想象力较为丰富,对故事续写非常感兴趣。接下来,学生大胆进行创作,写出了比较有新意的优秀片段。

又如,在教学完《春》这篇课文后,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学生可以任选主题进行写景。有些学生直接模仿《春》中的经典语句写道:“奔跑着,奔跑着,热情的夏天到了,大地仿佛是一个巨大的蒸笼,一切都像要蒸发的样子……”通过专项仿写练习,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和积累的写作技巧得到了实践应用,不但激发了写作兴趣,写作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改善。这样的以文本为载体,创造读写结合体验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中获得了情感共鸣,在锻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审美能力的同时,更丰富了学生的写作体验,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四、回归自由,创新互评互改体验情境,培养写作习惯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作文评价的主体往往只有教师。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习作时,倾向于自主思想,这种单一化的评价视角是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禁锢,更抹杀了学生的个性。所以,为了构建高效的作文课堂,教师需要改变这种评价方式,打破单一的评价主体,鼓励师生互动、生生互评、学生自评互改等,并综合考量学生的作文水平,善于换位思考,挖掘学生的闪光点[4]。

例如,在讲评作文时,教师可与学生一起赏析、评价一篇例文,引导学生从主题、语言、层次、情感等几个方面去评价。如某一主题写作完成后,学生可针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教师可以以学生为主体参与评改作文,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首先教会学生如何评改作文,然后让学生自评自改,写出自己对作品的优点及不足的看法。学生自评自改后,再让小组共评。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将全班评出的最优作文读给大家听。先自评,然后互评,最后总评的方式,能够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赏析作文,进而锻炼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把握、运用能力和表达情感的掌控能力。在互改互评的过程中,学生亲身体验了从写作到赏析的过程,因而能够找到自己写作的不足之处。这种民主的互评体验情境促使学生能够客观地参与到作文评改中,从中获得丰富的自主思考、自主修改和自主评价的思维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自评自改和互评互改的体验,不仅让学生逐渐养成了“追求更好”的写作习惯,更提高了学生赏析、评鉴的写作能力。

结语

总之,体验式教学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对写作的热情。但教师首先需要明确体验式教学的应用意义,应遵循适时、适量的原则,构建自然、和谐的体验情境,通过引导学生的情境体验、表演体验、生活体验和评改体验,锻炼学生多元化的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写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核心素养,助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发展。

猜你喜欢

体验式情境情感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浅析水墨画体验式学习的教学策略
情感
《悦读·家》开播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共鸣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体验式教学理念下高中排球教学的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