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竞技体育文化内涵对职业能力应用路径的探索

2020-11-25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33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竞技职业技能

(杭州技师学院 浙江杭州 311500)

1 竞技体育和竞技体育的文化内涵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最大限度发挥和提高人的体能、心理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潜力,以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活动。如今的竞技体育的表现因素包括了对抗性、竞赛性和功利性。竞技体育的构成包括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竞技体育管理。

竞技体育的文化内涵[1]包括:(1)记录人类创造潜能的运动文化;(2)提高社会道德水平规范的文化,竞技体育中树立的公平、公正、民主、协作;(3)提高审美意识的情感文化,可以净化人的社会情感,提高社会的审美情趣,陶冶社会心理观念文化所负载的价值,在深层次结构方面影响着社会心理和民族精神,竞技体育对人的教育、对人的社会化作用、对个性的发展和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2 社会即赛场

参与社会活动的“社会人”始终处在社会竞争关系中,在法律的范围内竞争更优的生存和发展资源,就如同竞技体育在规则的框架下追求突破自我,战胜对手,获得优胜。专业技术人员能力一般包括:一般身体能力、岗位特殊身体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专业创新和发展能力[2]。一般身体能力和岗位特殊身体能力是基础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是核心能力,专业创新能力是发展能力。不同的人对同一专业技术有不同的身体条件要求,专业技术提高需要的一般身体练习和岗位特殊身体练习存在差异,如竞技体育中运动员选材与运动训练的关系。在社会竞争环境中,利益关系的牵扯是复杂的,优胜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在狭小的运动场上,是将这种复杂关系的浓缩,队友、对手、裁判、教练、观众等,都是影响比赛进程和结果的因素。所有的选择、提高和发展,是主体的实践在时间的进程中反复验证的过程,在主体的选择下发生的历史改变,提高主体的自我认知和管理是关键因素,如竞技体育管理。

事物的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在同一社会中具有相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家国价值观和共同的国家制度体系。个体或组织之间同时也具有斗争性的现实。个体或组织在实现价值的过程中势必需要资源,资源在一定范围内是有限的,从而导致竞争,在共同价值观的作用下,引导竞争精神和意识,将问题的根源定位于自我而非对手,通过寻求自我的突破找到战胜对手的方法和途径。

3 竞技体育的作用

竞技体育发展至今,“超越自我、追求极限、战胜对手”是其核心主题,其中的“自我”是指具备进取欲望的群体和组织。随着社会发展、制度变化及民族和地域差异,都不能改变和泯灭竞技体育功能的性质,以及发生作用的过程和结果。竞技体育在不同层面的不同主体有不同的利用方式,个体层面用于激励和提升自我,社会组织层面用于统一价值观、团结个体、引导竞争意识、刺激组织价值的实现,国家和政府层面在不同历史阶段,竞技体育的功能有不同的倾向[3]。从结果看,国家层面通过竞技体育的功能引导在特定时期的社会进程中起着激发内在动力的作用。1981年的中国,改革开放初启,国门初开,封闭几十年的中国陡然发现与世界的差距,一度丧失制度和文化自信,在具有世界话语权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企图瓦解中国的背景下,中国女排1981年首夺世界杯冠军、1982年首夺世锦赛冠军、1984年首夺奥运会冠军、1985年蝉联世界杯冠军、1986年蝉联世锦赛冠军的五连冠适时地强烈刺激了国人的自信,造就了激励一代人的女排精神,各行各业相信自我实力的提升是可以追赶和超越别人的,只要具备自信就是可行的,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坚定了信念[4]。在2020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新年贺词中[5],提到了2019年以十一连胜夺得世界杯冠军的中国女排,重现1981年的全胜夺冠。再提女排精神,是在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女排精神”作为竞技体育精神的典范,成为实现体育强国目标的精神动力,实现人民生命质量提高的精神支撑。

4 竞技体育精神的作用

竞技体育所衍生出的竞技精神,是激发社会潜力的内在动力,它既来源于人“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和“追求战胜对手”的动机,也来源于生存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竞技精神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的。第一,竞技精神刺激人类创造的潜能。第二,竞技精神源于竞技体育,竞技体育的本质是竞技精神[6]。竞技体育是以规则为边界,所有参与者遵守规则是竞技体育正常开展的基础,竞技精神在这样的前提下产生,先天具备了很强的规则和权利意识。竞技精神在各行各业渗透的过程中有利于具有较高群众基础的行业道德规范的养成,促进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第三,竞技体育不仅可以展现人体的肢体运动美感,而且竞技体育精神是集体项目展现团队合作的和谐之美、运动员在竞技场上全力拼搏的竞争之美、运动员在竞技场外与对手惺惺相惜的友谊之美、运动员在训练中艰苦奋斗的拼搏之美、运动员在竞技场外与球迷鱼水之情的人性之美。竞技精神可以净化社会情感,提升社会和谐度。第四,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包含了竞技体育精神的内涵,竞技体育精神承载了部分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通过竞技体育的形式使民族精神的内涵不断充实。“女排精神”作为竞技体育文化内涵的总结,影响力已经超出体育范畴,辐射全社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竞技体育精神都可以激励一代国人。

5 工匠精神与竞技精神

随着中央依托职业技能竞技推广职业技能和职业教育,在国内构建了全新的竞技舞台,从地方到全国,最后登上世界舞台,鼓励职业技能从业者凭借技能改变命运,形成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追求卓越的职业技能新风尚。

职业技能竞技继承了竞技体育中的竞技精神。在规则和社会道德的规范下,赛前通过对自身创造潜力的挖掘,赛场上顽强拼搏和竭尽全力的竞争,是给予对手最大尊重的方式,是竞技精神的精髓。

工匠精神源于职业技能,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工匠精神的主体是个人,是通过个体对所从事职业的敬畏,在专业领域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实现在技能造诣上的突破。竞技精神是在与对手发生竞争关系时,如何处理与对手竞争关系的方式、态度和品质。工匠精神即在处理竞争关系时作为主体个人对自身从事专业的提高所需要具备的方式、态度和品质。工匠精神具备了竞技体育文化中创造潜能的文化,工匠精神不只在职业技能领域,也包括体育运动员对待运动项目技战术的工匠精神。因此,工匠精神是竞技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竞技精神的内核,只有具备工匠精神,竞技精神才有意义。

6 结语

职业技能竞技是将职业能力通过高度集中的方式以竞技的形式展现出来。在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状态下检验职业能力水平,挖掘职业能力潜力和竞技者的精神力量。职业技能竞技是以标准化的比赛为手段与基本形式,以提高项目水平与影响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竞技水平的手段包括极限发展人的体能、竞争意识与意志、决策方法。自1896年举办第一届奥运会,竞技体育经过百年发展,对人体极限的探索和竞技经验的总结都获得了长足的积累和发展。将竞技体育对人体极限体能的探索和文化内涵的成果渗透和指导职业技能的发展,解构和重组为适应职业技能发展的人体体能要求和竞技文化内涵,通过职业技能竞赛的形式推广职业技能竞技的文化内涵,形成技能领域的奥林匹克精神,成为独树一帜的蕴含丰富职业素养标准和职业价值观的物质及精神文明标杆,引领从业者完善专业技能,实现自我价值。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竞技职业技能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拼搏热血的灵动之美
真正的体育精神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真正的体育精神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