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内蒙古偏远地区乡村中小学学校体育课程发展研究①

2020-11-25姜春雪潘书波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33期
关键词:偏远地区体育锻炼内蒙古

姜春雪 潘书波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沈阳 11003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设》提出了健康中国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体育是提升全面健康水平的关键手段”,这就意味着全民的体育建设和全民的健康是紧密相连的,科学的健身及合理运动是提升人民健康素质的关键性因素,且能够极大预防疾病的发生。因此,内蒙古等偏远地区也要响应党的健康中国战略的号召,以学生健康为核心,加大体育器材的投入、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传授正确的体育锻炼技巧,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内蒙古偏远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1.1 体育课程的设置不合理

健康中国背景下的体育教学不仅要进行简单的体育锻炼,更多是要促进学生养成科学的锻炼习惯,既注重体育技能的培养,又要注重学生健康意识的灌输。现阶段,体育课程不论是在高中、初中,抑或是在小学,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都是作为一门副课存在,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都十分单一,在整个教学中只占据了很小的一部分。虽然体育教学会贯穿学生的整个初中或者高中阶段,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根本没有注重和体育相关的内容,比如一些常规的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等各种体育项目,这些体育项目在开展之前,都会进行一定的理论知识教学,但是由于在实际教学中缺少应用,导致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无法得以提升。与此同时,由于课程内容过于简单,导致体育单纯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开展,学生的身心都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

1.2 体育设备的缺失问题

现如今,仍有大部分偏远乡村体育场所存在体育器材缺失的情况,导致体育教学难以开展。比如一些篮球、羽毛球的简单游戏性体育项目,都没有在教学场地设置专门器材,这些器材的缺失,极大降低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另外,体育教学中缺乏专业的教师指导,多数学校将其视为副课,使得学校的教师和领导对其的重视度严重不足,只是让一些“身兼数职”或者“半吊子”的教师进行体育教学,这部分教师缺乏较高的专业素质水平,不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经验等都十分匮乏,这对实现体育教学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有机融合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并对学生体育综合素质提升带来了较大限制。

1.3 体育教学模式单一

随着近几年体育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由于经济发展的限制,内蒙古偏远地区的学校并未得到很好的教育支持及对口帮扶等项目的支撑,老教师不断重复以往单一的、枯燥式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体育兴趣提不上来,体育科目得不到重视,体育教学模式的单一是导致以上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内蒙古偏远地区的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只有教学方法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完善,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才不会受到阻碍。

2 健康中国背景下内蒙古偏远地区乡村体育课程发展路径

2.1 丰富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优化升级体育教学模式

良好的教学手段是引导学生投入到体育锻炼的重要途径,作为一位教学老师,要注意优化传统的教学手段,采取高效率的教学方式,让体育教学变得更加多样化,而教学手段的使用,应该是建立在以学生身心健康为核心的基础上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需要进行过多的指导,只需从旁指导,多和学生参与互动,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锻炼空间。

2.2 采用游戏教学手段

(1)体育课准备阶段的应用分析。

在体育课的准备或者说预热阶段,最主要是对学生心血管及内脏器官的调节,让学生的肌肉血液流动速度加快,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并让学生的关节能够得到活动,降低相关机体的惰性。另外,在预热过程中,学生的大脑皮层会受到一定的刺激,让他们变得更加兴奋,最终提升学生的锻炼积极性。有关体育教学的研究发现,在准备阶段进行如高抬腿、做体操等预热活动之后,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随意选择几种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2)体育课基本教学部分的应用。

在体育课程的基础教学部分进行游戏体育项目,也能够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体育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学生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发展,让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感受到锻炼的快乐,并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掌握基本技能。体育的基础教学内容包括立定跳远、投沙包、实心球或者接力、跳绳等,而其中最受学生欢迎的项目是接力赛跑和投沙包,在体育教学中融入这些游戏内容,能够让学生自身得到锻炼,并达到掌握锻炼技巧的目的。

(3)体育课程结束部分的应用。

在体育课程的结束部分进行游戏教学主要是让学生的肌肉得以放松,在经过了一节课的锻炼后,学生的身体肌肉会变得比较紧张,而游戏活动,则让学生的肌肉得到很好的放松和缓解,防止因为活动量过大而对后面的学习产生影响。所以,体育课程结束阶段的活动就可以是原地慢跑等。

2.3 增加体育基础设施的基本经费投入

乡村体育基础设施缺失是体育教学的关键问题,所以,也是契合健康中国战略的必要前提,中小学院校要注重转变体育的教学条件,加大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全面转变体育教学的条件,并加大对高素质、高专业体育教师的引入,让更多的专业指导教师加入到体育教学工作中,为学生的健康锻炼奠定坚实的基础。

2.4 加强社区、学校、家庭联动作用,推动学校体育课程建设

(1)社区体育推动学校体育课程建设。

社区体育推动着学校体育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完善。通过社区体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内蒙古偏远地区的经济效能有所改善,能够有效带动学校体育课程建设。社区体育的不断发展激发了学校体育课程的活力。有效的社区沟通能够推动学校体育课程的完善发展。社区居民通过体育活动的参与,沟通体育活运动的技巧。

(2)学校课余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学校的课余体育锻炼与家庭、学校、社区的联动作用是相一致的。通过学校的课余体育锻炼,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充当体育运动主体,及时与社区居民和家庭成员沟通学校体育运动心得。

(3)家庭体育活动参与增强体质锻炼。

内蒙古自治区以蒙古族人民居住为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游牧民族逐渐形成的家庭体育活动参与方式。不断增强人们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家庭体育活动的参与,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体质锻炼。形成家庭、学校、社区的联合带动作用,促进沟通,增强有效性。内蒙古人民长期形成的独特的民族体育文化活动、特色的校本课程等,为体育课程的建设提高了创新的意识。体育活动的参与不应该止步于体育课堂,家庭的体育活动参与也显得尤为重要,有效锻炼了学生的体质。在特色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家庭体育锻炼的方式,使家庭体育锻炼方式多样化,增加丰富性。

3 结语

在健康中国的大时代背景下,内蒙古偏远地区乡村中小学体育要将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并在此基础上加大基础体育设备的投入力度,选择高效的体育课程模式,让更多的专业体育教师加入体育教学队伍,给学生传授专业锻炼技巧,在和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目标相契合的同时,实现学生德、智、体三方面综合发展。

猜你喜欢

偏远地区体育锻炼内蒙古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内蒙古钢琴教育的“忧”和“思”(上)
内蒙古:笼罩在年味中的村庄记忆
“考虑偏远地区211大学比较好”
微课在农村偏远地区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闫锡聪
荷花情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