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药理学报》投稿须知

2020-11-24

神经药理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药理学参考文献稿件

《神经药理学报》(Acta Neuropharmacologica)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河北北方学院与中国药理学会共同主办的全国性医药类学术性期刊,2011 年创刊。中国药理学会理事长杜冠华教授任顾问委员会主席,前任理事长张均田教授任名誉主编,由5位两院院士及神经药理学界知名专家组成的顾问委员会。《神经药理学报》大16 开,64 页,双月刊,双月26日出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1396;国内统一刊号:CN 13-1404/R。

《神经药理学报》是国内唯一介绍神经药理学及其相关领域的专业性学术刊物,以促进神经药理学基础研究为宗旨,主要报道神经药理学及相关领域的原始性、创新性科研成果,特别欢迎化学成分明确的新药研究论文。辟有研究论文、实验方法学、研究简报、专题论著、综述、名家论坛、学术动态等专栏,内容以神经药理学为重点研究领域,涉及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理学等与神经系统研究相关领域,报道与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相关的中药有效成分、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分子生物学、药剂学及毒理学方面的研究论著,以及临床神经精神相关领域的研究论著等,具有前沿性、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的特点,及时、快速反映神经药理学最新科研成果和研究进展。

1 投稿要求

(1)来稿应附有单位主管学术部门的介绍信并保证:①未“一稿多投”并遵循本刊《投稿须知》之要求;②署名无争议;③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④无泄密内容;⑤不违反伦理道德之要求;⑥文责自负。

(2)下列文章将优先发表:①受到省部级以上资金资助项目的文章;②属于攻关或重点项目的文章;③有重要指导性意义,发表后具有广泛引用价值的文章;④两院院士或博士、硕士生导师的文章;⑤创新性实验方法及新技术研究的文章;⑥国际合作项目的文章;⑦有重大发现,发表后准备申报成果、报奖的文章;⑧由本刊两位以上编委推荐,并明确有“创新”的文章;⑨本刊编委及审稿专家本人高质量的文章;⑩初审认为特别优秀的稿件。

(3)本刊编委会成员和审稿专家推荐的稿件、符合优先发表的稿件,不收取稿件处理费和版面费。其他稿件确定刊登后,按规定收取编审费。

2 稿件内容

刊登的稿件包括研究论文、实验方法学、研究简报、专题论著、综述、名家论坛、学术动态等专栏。

专家论坛与综述 专家论坛为特约稿件,仅刊登两院院士及在药理学界知名专家教授的回顾性及前瞻性文章。综述为专题类文章,一般只接受具有正高级职称、研究生导师或博士、博士生(须有研究生导师指导)的文章,内容是对当前神经药理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强调要有国内的文献资料,特别是作者的创新文献。这两个栏目要求内容充实,原则上正文字数至少在10 000 字以上,参考文献篇数至少在50 篇以上,其中近五年的参考文献原则上至少占三分之一以上。

研究论文 报道神经药理学及相关领域具有原始性和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全文字数(包括图、表,不包括参考文献),不限字数,参考文献不超过30 篇。

研究简报和实验方法学 报道神经药理学及相关领域具有原始性、创新性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实验方法。全文字数(包括图、表,不包括参考文献),研究简报、实验方法学字数6 000 左右,参考文献不超过20 篇。

专题论著 为专题类文章,内容是对当前神经药理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就某一专题热点进行前瞻性论述,字数在6 000 左右,参考文献不超过20 篇。

学术动态 报道神经药理学及相关领域发展动向、著名学者的报告。

3 稿件受理

(1)作者将稿件电子版储存为Word 文档(*.DOC),直接发送至编辑部E-mail 邮箱:neuropharm2011@126.com)。同时提供通讯联系人的工作单位、地址、邮政编码、电话/传真、E-mail 地址。

(2)单位介绍信及基金项目等相关证明材料(可扫描和电子版同时发送)。如有图,请同时附件邮寄可编辑图表。

(3)编辑部收到电子版稿件后将在1 周后内(初审合格后)通知作者稿件编号。来稿及修回稿均需自留底稿,无论刊登与否恕不退稿。

(4)符合优先发表的稿件及特约稿件,可快通道评审,审稿、修稿时间不超过1 个月,争取在收稿后3 个月内刊登。普通稿件,经审核符合刊登条件的稿件,争取在收稿后6 个月内刊登。

4 稿件审理

来稿须符合本刊体例的要求,应具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真实性和准确性。立题新颖,主题鲜明,思路清晰,论点明确,资料详实,论据严谨,文字精炼,重点突出,格式规范,层次清楚;科研设计合理,实验观察客观,数据真实准确,统计分析方法正确。

初审 经编辑部进行格式初审(一般1 周内)合格后,编辑部将稿件编号并通知作者。

送审 初审合格后,即送审稿专家审稿(一般2 个月内)后,编辑部将审稿专家意见通知作者。

修稿 经专家审稿后,编辑部将审稿专家意见通知作者。作者应及时按编辑部要求修改,将修改稿、修稿通知及修改说明一起通过E-mail 发回编辑部,以便加快复审。退修时间超过30 天,按新稿处理;修改稿在3 个月内不寄回编辑部者,作自行退稿处理。作者欲改投它刊,请先与编辑部联系。

定稿 修回稿如无必要再次审修且差错率<5‰(包括标点符号),经本刊编校后,将安排在收回稿件最近一期内刊出,并发出正式录用通知。编辑部对修回稿有删改权,涉及内容重大修改时将征得作者同意。

校样 文章发表前,作者将收到校样、版面费通知及版权转让协议书。请作者仔细校对,并将修改意见直接标在校样上。作者在收到校样后3 天内将修改后校样E-mail 发回编辑部,同时将版权转让协议书寄回编辑部。

5 稿件准备

稿件(包括题名、作者及单位地址、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图、表格等)以1.5 倍行距、宋体(英文字体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并标注页码以利于编辑和修改。

题目 文章题目要醒目,应力求以简明、具体、确切的词语,概括论文的要旨,反映论文的特定内容。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30 个字,英文题名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第1 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专有词首字母大写)。题名中应尽量避免使用不常见的外来语、缩写词、符号、代号和商品名称,尽量不用副标题。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

作者 作者署名居题目下方,作者姓名间用全角“,”隔开,应注明通讯作者(用“*”标出)及联系方式(电话、传真和E-mail,写在首页脚注,通讯作者负责与编辑部的联络);英文摘要作者的中国人姓名用汉语拼音,姓在前(全部大写),名在后(首字母大写,双名间加连字符);如有外籍作者,则用其本国语名,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作者署名不宜过多(专家论坛只限专家本人署名;综述署名仅限于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署名;研究论文署名一般不超过5 人;其余文章署名不宜超过3 人)。在每篇文章的作者中需要确定一名能对该论文全面负责的通讯作者,通讯作者用“*”号标在姓名右上角,同时标注在脚注里。作者姓名及排序投稿时确定后,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附有相关证明的复印件。

作者单位 作者的中、英文单位名称均应写全称(按正式名称书写),所在城市名,国名及邮政编码,加圆括号写在姓名下方;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数字上标,与其工作单位前相对应,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分隔。

中国图书分类号 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最新版标出。

文献标志码及DOI 由编辑部完成。放在论文首行,摘要之前。

摘要 所有论文均提供中、英文摘要,为一段式,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自明性。综述及名家论坛、专题论著为指示性摘要;其他论文应附结构式摘要,包括:目的(Objective),方 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摘要内容应包括研究的重要数据资料等。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500 字;英文摘要尽可能详尽,字数不限,并与中文摘要相对应。摘要将由编辑部提供给有关文摘检索刊物编辑部,不另付稿酬。

关键词列出3~8 个中、英文关键词,分别置于中、英文摘要后,中英文关键词应相互对应;英文关键词全部用小写。关键词之间用全角分号隔开,结束处不用标点符号。如有必要英文关键词后圆括号内可给出关键词缩写。应尽可能用《Index Medicus》、《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MeSH)》及《中医中药主题词表》最新版的主题词。

脚注 在首页左栏底部,上方用10 字间距的横线隔开。脚注第一行放收稿、修回稿日期(由编辑部负责);第二行放对标题的注释(基金资助项目名称及编号);第三行为第一作者和署名中最具权威的作者或通讯作者简介,包括性别,出生年份,职称,学位/研究生,是否研究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研究方向,联系方式(电话/传真,E-mail)。一般不超过40 个字。

正文 正文各部分都应简洁明了。标题层次应分明,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尽量减少层次;文中节段层次序号分别用“1”,“1.1”,“1.1.1”,一般以三级为宜,均左顶格写,末位数字不加标点符号,后空1个字距接排标题。文内接排序号用圆圈码,如①,②,

论文[D],论文集[C],报纸[N],标准[S],报告[R],专利[P];②电子文献类型标识: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③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 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④其他未注明的文献:采用[Z]。如: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光盘图书[M/CD],[网上期刊J/OL]。

(3)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举例:

【期刊】

序号 作者.文题[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

【专著】

序号 作者.文题[M]//编者.书名.卷次.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4)引用的参考文献中“作者署名数量”要求:列出参考文献所有作者名单。

6 注意事项

(1)来稿一经发表,按规定发放稿酬(含光盘版、网络版作者著作权检索使用报酬),并免费赠送当期期刊2 册(如果作者有其他需要,请预先与编辑部联系)。

(2)本刊已加入国内外著名数据库,稿件一经录用,将同时被数据库收录,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本刊发表的论文受版权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任意转载和摘编。

(3)凡向本刊投稿者,均视为自动接受《神经药理学报》投稿须知中的约定。

7 鸣谢

本刊每年最后一期对审稿人鸣谢,并酌致审稿费。本刊编委会每年评选并表彰一批优秀论文及审稿专家。

8 联系方式

(1)通信地址:河北省张家口市钻石南路11 号《神经药理学报》编辑部

(2)邮政编码:075000

(3)联系电话/传真:0313-4029566,0313-4029195手机:18931316872,18903139966

(4)E-mail:neuropharm2011@126.com

(5)编辑部网址: actanp.hebeinu.edu.cn,www.actanp.com

猜你喜欢

药理学参考文献稿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清金化浊方治疗慢阻肺的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消痔灵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作用机制
征集汽车电子类稿件
整合品牌栏目 征集优秀稿件
整合品牌栏目征集优秀稿件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冬虫夏草治疗膜性肾病的作用机制
The Muted Lover and the Singing Poet:Ekphrasis and Gender in the Canzoniere*
Study on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γ—aminobutyric acid and its receptors
The Review of the Studies of Trilingual Education in i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