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课改故事
——与课堂一起成长的思考

2020-11-24吴雨婷

读与写 2020年35期
关键词:学案题目课文

吴雨婷

(吉安市第十三中学 江西 吉安 343009)

走上教育之路已经十年,我一直在努力学习、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我的学生能够更多地、更好地学习到我想要传递给他们的知识,但我一直没能找到答案。直到此次的“高效课堂”课改活动,我才有所收获。

记得“高效课堂”课改之初,我是十分排斥的,认为没有考虑到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编1、2、3、4号,让他们互相学习,这根本就行不通,他们的学习能力根本不足以达到课改中所说的“兵教兵”!而预习提纲中大部分题目,对于那些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来说,只能是一片空白。但课改势在必行,于是我通过书籍和网络等方式了解学习“高效课堂”这一教学理念后,开始尝试着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一开始,学生表现就给了我许多难题:课堂上都是1、2号学生回答,3、4号基本上属于坐享其成的等答案。所谓的小组评分机制让学生们只注重了怎么得分,为了得分,我还没说完问题,同学已经在回答问题了,优秀的学生只顾抢答,根本没时间去照顾那些学习能力有限的3、4号学生,课堂秩序混乱,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两极分化变得严重,班里一下子出现了这么多的“待进生”……这诸多的问题让我再度怀疑这种教学方式。

后来,学校派我去其他学校参观学习,这次学习让我找到了解决方法:在给学生的导学案中,我直接规定3、4号学生哪些是必做题,哪些是可以自己挑战的选做题,并且在讲课时,关于课文中简单的字、词、句的训练,我从来都只叫3、4号学生回答。这一度提高了3、4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觉得自己也能为小组赢得荣誉。正当我为解决这个问题而高兴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好学生为了自己组能赢得分数,直接告诉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答案,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又该如何是好呢?

一次批改作业,让我有了新想法。在后来的课堂教学问答中,每次学生讲出答案后,我都要他们说出道理或则是其中的知识点,这样才能算回答正确,可以加分。同时布置了一下任务给每组的1、2号学生:对于导学案中你知道的问题可以不做,将这些时间用于指导对3、4号学生解答有困难的题目,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点。同时,我给他们加了一个指导分,立下规定:给每位1号同学指定一位学习困难的同学去帮助他们学习,对于指导的结果则通过课堂测验的方式或专项测试的方式检测:如果每次考试比上一次考试进步十分或是在某一个专项训练中能力有所提升,则根据不同进步情况加上不同的指导分和进步分,反之,则扣相应得分。这一措施下,学生开始认真互帮互助,而不再流于表面形式。

在之后的教学中,我和学生都喜欢上了这样的教学方式,但又陷入了一种“模式”当中,这让我意识到:不能只局限于“模式”,还应该在此基础上更前进一步。于是,我根据每篇的课文特点,不同课文用不同教法,永远给学生新鲜感,让他们时刻持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民族故事或是文学名著的课文(如《景阳冈》、《草船借箭》等),我会让学生在学习之后通过课本剧表演的方式加深理解;教学民俗风情之类的课文(如《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维吾尔》等),则通过让学生找资料出一期相关知识的手抄报在班上互相学习介绍后再讲课。同时我尽可能多地开展一些语文活动,如:诗文朗诵、演讲比赛,辩论赛,手抄报比赛等等。将活动穿插于教学,这样的好处有:1、帮助学生获得综合性知识和能力;2、避免了教学形式的单一化,从多方面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3、活跃教学气氛,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让高效课堂变的更生动有趣,而不再呆板一味的程序化。在这种教学下,学生们都悄然地发生着变化,上课发言更积极了,胆子变得更大了,口头表达能力更好了,组织能力更强了,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欣喜不已。

此次课改活动,让我明白了构建高效课堂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教材。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组织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率。

2.抓好预习。教师讲课前要充分了解学生所做的导学案,尤其是他们不懂的问题,上课时引导学生重点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找准切入点。语文教学涉及字音、字形、文章结构等多样内容,要抓重点、牵一隅、扣全篇,这样才是高效课堂。

4.能力的培养。每堂课都要有当堂训练,题目在精不在多,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能力进行题目设计,按难易梯度分开有针对性地训练,精讲巧问。

通过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现在我们的课堂面貌焕然一新,但依然还有许多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前方的路也许更加崎岖,但是前进之后我们会发现,崎岖的道路远比平坦的道路更加精彩,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取得成功,打造出属于我自己的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学案题目课文
用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背课文的小偷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乡愁导学案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比例尺(一)”导学案
追根求源
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