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援疆教师赖扬平:爱洒边疆,万里支教心不悔

2020-11-24

青春期健康 2020年21期
关键词:雪松援疆支教

文/本刊记者整理

“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盛开在雪山,雪莲做到了;不是每一棵树都能屹立于戈壁,胡杨做到了;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援疆,我做到了!”2017 年2 月26 日23 时许,赖扬平刚踏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就在日记里记录下这段话,并努力践行着……

赖扬平,江西省于都县第二中学语文教师;2017 年2 月,作为江西省第九批援疆教师,他告别年迈的父母和妻儿,不远万里来到新疆克州阿克陶县雪松中学任教。作为一名教师,赖扬平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粒花的种子,只不过花期不同,“在这个被称为‘帕米尔高原明珠’的地方,春天来得特别慢,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花开。”2 年多来,他克服种种困难,即使身患肿瘤仍坚守三尺讲台,站在教学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援疆教师的无私大爱和责任担当,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援疆赞歌。

言传身教,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赖扬平(右)给学生辅导语文

学生们给赖扬平老师庆祝生日

赖扬平,1982 年出生。10 年的教师生涯中,赖扬平有6 年担任高三年级班主任。2018 年9 月任江西省援疆支教教师管理办公室主任,支教新疆后,他担任雪松中学副校长兼初中年级语文老师。赖扬平知识渊博,上课有激情,讲课方式新颖,很能打动和吸引学生。学生不管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什么难题,他都热情地提供帮助。

学生眼中的赖扬平是一个工作认真、阳光帅气、和蔼可亲的人。他经常和学生们交流,成为最受学生们欢迎的良师益友。学习之余,他还经常带一些书本、文具等学习用品及家乡特产作为小礼物送给学生,并鼓励他们通过写作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积极参与各项集体活动。他关心关爱每一名学生,在新疆南疆开展8 场巡回励志演讲,鼓励少数民族学生走出戈壁大山,成为深受学生们热爱的“引路人”和精神导师。

辛勤耕耘,做边疆教育守望者

赖扬平所教班级学生国学基础薄弱,汉语水平不高,语文考试平均分仅30 多分。面对这一现状,他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通过示范引领,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借助多媒体播放视频音频素材,鼓励学生开口说汉语,动手写汉字,背诵经典古诗文等,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

赖扬平还特别注重学生学习思维方式的培养,在授课时,采取演讲和开讲座的形式,不断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授课实效。经过半年的努力,他所任教班级学生的汉语水平和国学素养迅速提升。

2017 年5 月,赖扬平在雪松中学成立“梦想语文”名师工作室,不时开展示范课教学,把江西省及内地优秀的教学和管理理念与受援校教师分享交流。同时,组织援疆教师与当地年轻教师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通过“组团式”教育援疆传、帮、带模式,帮助当地年轻教师成长,为新疆教育事业作出了应有贡献。

诗和远方,争当“第二故乡”代言人

援疆2 年多来,赖扬平用手中笔记录下了援疆学习工作生活的点滴体验,用镜头记录下大美南疆的风土人情。先后创作散文和诗歌18篇以及教学心得5 篇,多篇文章被官方媒体转载,他用发现美的眼光去宣传和介绍“第二故乡”,成为“第二故乡”的代言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大美南疆的民族文化和淳朴民风。

赖扬平积极联系于都和瑞金等地爱心人士,购买5000 余册《弟子规》《论语》《经典诵读》等教材,捐赠给雪松中学、小白杨小学等5所试点学校。他经常深入学校,举行《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回归教育》专题讲座6 场,培训教师1000 余人。同时,他筹集资金,在雪松中学建立“长征源爱心点赞超市”,超市不收取现金,只收学生获得的点赞,学生可通过参加一次集体劳动或一次文艺汇演等方式获得点赞,凭借点赞次数,可在超市兑换铅笔、牙刷、足球等学习和生活用品,通过此举激励贫困学生奋发有为、安心学习。

赖扬平不知疲倦地讲着,有时喉咙痛,忍忍也就过去了;有时累了,挺挺就好。不幸的是,2018 年11 月,赖扬平被检查出甲状腺恶性肿瘤,医生建议立即手术。当时临近期末考试,为了不影响学生学习,他坚持到寒假才回到南昌进行手术。手术完成后,他带着药又返回雪松中学,继续与他的同事和学生一起奋斗。正如他在一首诗中写道:“青春无限劲飞扬,男儿启程赴南疆。万里支教心不悔,甘洒热血向远方。”辛勤耕耘换来累累果实,赖扬平先后荣获“开展建设克州奖章”“阿克陶优秀教师”、阿克陶县“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雪松援疆支教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A FRACTIONAL NONLINEAR EVOLUTIONARY DELAY SYSTEM DRIVEN BY A HEMI-VARIATIONAL INEQUALITY IN BANACH SPACES∗
援疆的夜晚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赵雪松书法作品
“90后”女孩尼泊尔支教:跋涉千里的修行成长
牛雪松教授简介
舍家报国 倾情援疆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有效发挥援疆干部作用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