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身体育思想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探讨

2020-11-24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32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体育锻炼体育课

(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贵阳 55000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极大改变,很多事情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解决,因此也养成了不爱出门的习惯。现在的大学生更是如此,尤其在天热和天冷时,会通过各种APP来订餐,不会走出宿舍到餐厅吃饭,体育课更是目前大学生不感兴趣的课程,但体育教育的意义是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因此要通过一些有意思的活动来吸引学生参加运动,让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进而促进学生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网络游戏严重损害了当代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学生沉迷于游戏中无法自拔,致使学生荒废学业,损害身体。现在大学生大多是娇生惯养出来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差,因此给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只有拥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提高学习能力和工作效率[1]。

1 终身体育的意义与特征

1.1 终身体育的意义

终身体育思想意义深远,不仅可以推动高校的体育教学的改革,还对高校体育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锻炼身体是当今社会很流行的词语,锻炼身体也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通过加强身体素质,促进新陈代谢。其次,在大学期间,体育课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让学生热爱运动,这让学生在毕业踏入工作岗位后仍然可以在没有任何人监督的情况下保持对一件事情的自主学习,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1.2 终身体育的特征

1.2.1 时间的终身性

“终身体育”从字面上可以看出,这是时间连续性的概念,是具有终身性的,主要关注人们可不可以自发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

1.2.2 体育锻炼的多样性

体育运动的内容多种多样,终身体育的理念不是让人们保持一种运动项目,可以通过自己的爱好和自身的特点进行选择。现在老年人流行跳广场舞,年轻人喜欢街舞,中年人可能会喜欢打球,等等。这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1.2.3 参与主体的多元性

终身体育思想的提出是根据大众的需求,并不单单指在校大学生,大学生只是终身体育主体的一部分,在终身体育的特点中,还包含着其他主体。终身体育的理念,面向的是全社会,不是单纯地针对爱好体育的群众和在校大学生,目前我国的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树立终身体育思想也是为改变老龄化严重的社会提供方向。

2 当今大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体育教学重视度不足

自踏入小学有体育课开始,学生对体育的热爱逐渐被其他学科的重要性所抹杀,不知从何时开始,体育课不再是主要课程,体育课的开设如同虚设。国内大多数高校对体育教学都不太重视,从目前高校体育课的开设来看,只在大学一、二年级进行,意味本科4年中,最后的2年没有体育教学的存在,学生本身对体育运动就不主动,学校再不组织集体运动,那么终身体育思想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是很难渗透的。同时,很多高校的体育设施老旧,体育器材不完备,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对体育技能的学习需求,从而导致学生对体育锻炼没有兴趣[2]。

2.2 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

在很多大学体育教育中都是老师占据着主动地位,上课内容由老师决定,这不符合教育事业改革的目的。教育事业的改革不仅是对中小学的改革,也是对大学的改革,课堂教学的质量取决于学生。只有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教师作为学生的辅助教学工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3 体育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和繁琐

在做体育运动之前都会进行热身运动,在我们印象中,体育课的热身运动就是在操场跑两圈,然后再活动一下手腕,接下来开始跟着老师做体育运动。一节课的时间是45min,前面的热身运动就要占据约20min的时间,剩余的时间来进行动作讲解,这还没能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就要自由活动等待下课。而且,很多教学内容与中学教学内容是重叠的,这种重复、守旧的教学方法很难激起学生对体育的热情,而且教学方式也不利于教师发现学生某项体育运动的潜能。

2.4 体育师资力量不强

教师一直是缺少的,尤其是体育学科,更是缺少专业人才。如今大多数体育老师教学形式单一,思维方式老旧,缺乏创新意识。由于某些原因,导致体育课程的质量不高。而且现在大学体育教师的行业中很少能注入新鲜血液,所以综合素质得不到进一步提升,影响体育教育水平。

3 如何将终身体育思想嵌入大学体育教学

3.1 加强体育教学关注度

学校可以利用现代化手段将终身体育思想做好宣传,组织一些知识竞赛和讲座,让学生参与到其中,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改变对体育课的态度。再就是增加体育器材的购置,让学生可以带着对体育器材的好奇而多到体育馆走动,慢慢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3.2 提升学生主动性和教学多样化

终身体育的目标不再局限于体育技能的教学,可以通过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将体育兴趣变为体育习惯。这就需要调动学生对体育课的主动性,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选择市面流行的街舞、瑜伽、健美操等。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从而提高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为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体育课的教学地点可以选择室外或是室内,通过空间上的改变,让学生对体育课重新定义,唯有将室内教学和室外锻炼结合起来,才能确保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推进,才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3.3 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好的老师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体育老师要严于律己,积极创新,吸引更多的学生爱上体育,所以加大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4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体育教育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教学改革工程。终身体育思想的实施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目标。终身体育意识是在不断的环境熏陶中逐步形成的,学生只有从思想和认识上对体育运动有所改变,才能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只有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形成自主锻炼的习惯,才能让学生一生受益。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体育锻炼体育课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体育运动
体育课上的“意外”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讨厌的理由
呆呆和朵朵(13)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