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民族志视角下的体育课程教学设计

2020-11-24杨中权上海师范大学

灌篮 2020年21期
关键词:民族志体育方法

杨中权 上海师范大学

一、前言

最初的念头是在学习研究方法的时候看到“民族志”这三个字就很有兴趣,在定性研究研究方法里面还是第一次遇到民族志的研究方法。通过了解之后发现民族志是一种很好的质性研究方法,特别是对于体育这一学科来说,目前对体育的研究大多需要做定量的实验或者调查,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或者建议。但是体育作为人文科学,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更能近距离的接触研究对象,减少偏差。

学生这个群体,从某一方面来说,脱离了社会这一个大群体而构成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从小学到大学再到研究生阶段,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都在接受者学校体育教育。有可能在外界人眼里,我们接受了那么多年的学校体育教育,出来之后或者在上学阶段我们对于体育运动应该是了解的或者是对于某一项体育运动是感兴趣的、是比较专业的。但是,那么多年下来,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最后到了大学,看见的并不是人们所期望的或者是所猜想的那样。事实是大家对于体育运动还是不了解,没有对体育运动产生爱好、兴趣,也没有一项专长的体育运动项目。那么对于这一原因是什么呢?我想可以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来找出一些原因。

二、作为方法论的民族志研究方法介绍

(一)民族志简介

民族志是人类学独一无二的研究方法[1]。它是建立在人群中田外野地工作基础下第一手观察和参与之上的有关于习俗的描述性研究方法。或者通常说是关于文化的描述,以此来理解和解释社会并提出理论的见解[2]。民族志既是一种研究方法,也是一种文化展示的过程与结果。

它作为一种写作文本,运用田野工作来对人类社会的描述研究。民族志呈现一个整体化研究方法的成果,这套方法建立在一个概念上:一套体系的各种特质未必能彼此个别地准确理解。这种写作风格在形式上与历史上均与旅行家书写与殖民地官员报告有所关联。许多文化人类学家认为,民族志是文化人类学的本质。因为它往往指描述社群文化的文字或影像,其作为人类学家或社会学家的记录资料,可区分为“巨观民族志”:研究复杂社会、多样社区、多样社会机构或含有多样生活形态‘单一社区’;“微观民族志”:单单描绘某个异国小部落、中产阶级社区中一小群人的单一社会情境,或者单一社会制度却含有多样社会情境者[3]。

民族志作为一种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者将自己作为参与者融入需要研究的研究对象中去,与研究对象一起体验研究对象的生活、情感和主题现象等。从某一方面来说,这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访谈或者调查。现阶段民族志的使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人类学的研究了,经常被人文科学的多种学科用来做研究方法。体育作为人文科学的小分子,以民族志研究方法来做质性研究目前在国内还比较少见,但不可否认的是,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对于体育研究来说确实很实用。

(二)自我民族志的引入

前面介绍了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并说明其作为一种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拿来研究体育的可能性。但是到了具体的研究阶段,就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就是担心不知道如何的研究自己,把自己从研究者的角色很好的转换到研究对象的角色中来。因为在以前大部分的研究当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太熟悉或太陌生都不利于处理好研究所追求的“客观”的“距离感”,这是为了保持研究的客观性,减少研究者的个人偏差或者偏见。但是在人类学研究当中认为,研究他者能有效避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熟视无睹”的偏见,长时间的田野调查则可以保证足够的熟悉度,并能对他者文化做出合理的解释。但是最近的人类学研究表明,以自我民族志的研究方法的这种突显个性化的述述方式,作者试图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和自我意识来表达文化、讨论文化,从而对文化解读的“唤起式”的写作实践是很科学的[4]。

三、体育教学设计

(一)体育教学设计的概念

体育教学设计是体育工作者进行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为了达成一节体育课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5]。那一线体育工作者在进行体育教学设计的时候结合前面所提到的教学原则和教育目标来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教学设计师存在者一些问题的。如没有针对性,大多是“一刀切”的模式,课程结构过于单一,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多样性等等。体育教学设计直接指向课堂的,是对体育课堂教学的整体构思和具体规划,在做设计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到教什么、为什么教、如何教等一系列问题外还需要考虑到实施起来的实际问题等,然而后者往往是被我们所忽略的。通过自我民族志研究发现,一线的体育工作者,往往会在开学前或者开学后几周里把教学设计写好,然后在整个学期的教学工作 就是按照这个教学计划来执行的。

(二)从民族志的角度看学校体育教学设计

在湖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念本科期间,2015 年到 2019 年的四年里,学校开设了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网球、体操、排球等体育课程。通过到襄阳市的其他高校走访观察发现,在体育课程开设种类方面来说,基本上是没有差别的。然后就是课程设计方面了,在本科四年里,通过自我民族志的研究观察发现,这些体育课程的设计当中,每一门课程都是开设一个学期的时间,然后所有的课程都是从最基础的知识动作开始讲解。一些大学体育老师们,也就是一线的体育工作者,上的每一项课程基本都是这种模式,也就是说他们的体育课程的教学设计就是这种单一的模式。起初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大二期间,一次无意的观察发现,他们所学习的内容和我们当年学习的内容是一模一样的,无论是内容上还是教学模式上都没有改动。就拿排球课程来说,还是一样从发球练习到扣球练习,没有任何新意的个性化或者针对性的教学设计。这个问题在当时没有引起我关注,只是看看就那么过去了。到了大三学期,一位学妹邀请我去陪她一起上足球课,这节足球课程教授的中短距离的脚弓传球。在我大一的这个时候,恰巧也是在学这个内容,没有意料之外,内容、模式、流程都是一样的。值得一提的是,足、篮、排里的大部分技术动作我们在高中的时候就已经学习过了,然而到了大学里面,我们还要将以前学习过的内容在学习一遍,这在很大程度降低了我们对于体育运动的乐趣。通过走访调查发现,襄阳市的另外一所大学和一所高职院校,这两所高校的体育课程的教学设计在总体上和湖北文理学院的体育教学设计一样,对于任何体育项目都是从最基础的东西开始教授,也就是说,襄阳市的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设计都是这样的一个模式。为了验证我之前的观点,我又陆续的在襄阳市 3 所高中、3所初中、5 所小学进行走访观察,这几所学校的体课程的教学设计除了体育课开设的运动项目有所差别以外,体育教学设计的模式都是一个样子的,典型的一刀切模式。

综合小学到大学的体育课程教学设计来看,基本是没有什么变化。就拿足球课程来说,我们在小学会学到最基础的脚弓传球技术,然后在中学里,我们又要从头开始学这个内容,以至于到了大学里面,我们的大学体育课程还要从头开始学习这个基本动作。基础当然重要,但是这样一味地学习基础动作,确实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对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因为没有新的东西来提起学生的兴趣。这是我们从学校里面出来步入社会之后,对于体育运动提不起兴趣,也没有一项运动的专长的重要原因。

(三)校外体育培训学校的教学设计

在对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设计观察之后,考虑到校外体育培训学校的教学设计是否也是如此,故而又采用自我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对襄阳市的 5 家体育与艺术训机构进行观察研究,并进入到一家跆拳道培训机构实习两个月,目的是更好的利用自我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对校外体育培训学校的教学设计进行观察研究。两个月的时间里,多次走访足球、街舞、拉丁舞、武术、篮球这个五个项目的培训学校进行近距离的观察。结果发现,校外体育培训机构的体育课程教学设计与学校的教学设计有很大的不同。首先,这些培训学校在接受新生时候会对新生做一个考核,了解学生在这个项目上所掌握的程度,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班。他们把班级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和精英这个四个等级,每一个层次的班级会有不同的教学设计,最为主要的是,学校按照等级考核标准来进行教学设计。这个是一个什么模式呢?如这个跆拳道道馆,一般会在每年的3月、7月、11月来进行等级考核,也就是说在等级考核之前,教练员的教学设计主要结合考核内容来进行。考核通过的学生则进入更高一层次的班级学习,考核为通过者则继续留在原班级进行学习,这样有效的避免了传统学校教学设计的弊端。虽然足球没有这样的等级考核制度,但教练员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分班,也是针对性的层次化的划分。通过研究发现,在校外体育培训学校学习的学生对于体育课的积极性明显比传统学校的体育课堂的积极性要高,体育运动技术的掌握程度也明显优于传统学校里面的学习的学生。虽然学校体育课程在教学设计上可能会比校外体育培训学校的教学设计要难一些,但是也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校外体育培训学校没有班级学生多、器材、场地等因素的影响,但是或多或少都会这样的影响,但是这种班级层次模式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四、结论

本文以“我”的实际经历为主线,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设计的历程为暗线,采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将这些看起来很普通很正常的其实是影响巨大意义深远的事情描述出来。深感这样的教学设计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那样,但是在大多数的学校里面,这样的例子很普遍。在文章里,既赋予了我作为研究者、观察者同时也作为研究对象、参与者来进行提问、思考和解释,通过以上自我民族志的叙述,大致可以做出以下结论: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设计太过老套没有新颖性,没有做到与时俱进的那种效果。在内容上面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完全的整体化、集体化的“一刀切”模式。班级划分上面基本没有考虑过层次性这个问题,降低了大部分人的学习积极性,以至于埋没了一部分体育人才。针对激起学生体育兴趣的设计过少大部分以应付考试为主,还有一部分就是体育评价也不够系统。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作为一线的体育工作者在进行体育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尽可能的考虑到这些问题,力图使学生爱学、好学的效果的。

猜你喜欢

民族志体育方法
溯源灵性与超越的神话诗学:厄休拉·勒古恩的民族志科幻书写
走向理解的音乐民族志
视觉人类学视域下的民族志摄影、保存和传播
民族志新探:从二元对峙到三位一体
——兼议彭兆荣的“体性民族志”
我们的“体育梦”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