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下高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研究

2020-11-24翟佳宁邱有煊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9期
关键词:心理学个体心理

文/ 翟佳宁 邱有煊

随着高等教育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各行业中的人才竞相涌现。面对逐渐严峻的就业形势,为引导大学生积极面对就业压力,积极心理学区别于以往被动接受方式,以主动的方式来建立幸福健康的就业心理,充分挖掘其个体自身的潜在优势,强化其自身效能,从容地面对就业的挑战。2020 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874 万毕业生面临着极大的就业挑战,教育部通过18.9 万研究生和32.2 万专升本的扩招及云招聘等一系列政策缓解就业压力。对于学生而言,挑战与机遇并存,建立在互联网技术之上的 “云招聘” 较以往的线下招聘模式,无论从时间、空间等方面都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无须线下面对面的环节及求职过程中的路途奔波能够有效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1]。

一、常见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一)认知压力

不同主体由于所受内外环境影响的不同,对于客观世界所形成的认知也截然不同。大学阶段是学生真正意义上离开熟悉的环境进入陌生环境的第一步,随着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增加,新形成的认知与以往的生活经历之间的差异造成了认知失调,逐步形成了个体独特的认知体系。学生在就业选择过程中无法进行客观分析,缺乏合理化的自我认知是造成就业心理问题的首要因素。

(二)逃避就业

学生对就业的消极心理可从对专业认知和行业环境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对专业的认知会受到所处客观环境的影响,如社会对此专业的评价及就业率、对本专业的了解具有片面性、受到家庭的影响及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行业环境本身也会对学生就业心理产生直接影响,如行业的社会地位较低、行业属于新兴行业具有不确定性或是夕阳行业、行业的规范性较低、行业发展方向不明确、专业的认可度较低。

(三)自我认知过低

当学生从高中步入大学后充满了对校园生活的一种憧憬,由于大学校园文化多元化和自身特性正处于高度发展阶段的影响,学生会逐渐改变自我在学习中的节奏,出现了一种无法自觉、放松、没有方向的状态。当学生长期陷入这一舒适环境将使学生思想品德、文化水平、专业知识的停滞不前,综合素质的降低使学生面对就业时产生消极的心理。自卑心理将导致学生习惯性地否定自身价值,面对就业单位所发出的竞聘演讲或实际能力测验等招聘方式采取消极的逃避态度,容易与良好的就业机会失之交臂。

(四)存在眼高手低现象

大学生就业时有三点倾向:一是更倾向华东地区及一二线城市;二是更注重于薪酬情况;三是更倾向高层次岗位。形成此类心理的原因大多数由学生初入社会而未完成学校到职场的身份转变引起的。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对自我认知不足、对自我能力无法客观评价是引起眼高手低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从而导致学生思想脱离实际状况,落入 “高不成,低不就” 的恶性循环。

(五)情绪不稳定

情绪是以个体愿望和需要为媒介的心理活动,是一种主观体验,它表现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知以及相对应行为反应。当情绪产生时,会伴随着外部表现的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语调表情、感觉反馈来传达。由情绪的动力性、紧张度等特征形成了其多种维度,这些特征的变化幅度存在着两种相对立的状态。如情绪的动力性有着增力和减力两级,当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时,这种增力会不断加强,提高人的活动能力;当需要未得到满足时,则产生消极心理形成减力,降低人的活动能力。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来评定人们的主观感受,进行适当的情绪调节:一是运用情景关注策略来控制情境,从某种程度上对情景进行选择以发挥作用;二是运用认知关注策略将注意力集中于特定的情景来消除某种情绪;三是运用反应关注策略来改变情绪的效果,将这一情绪从个体系统中移除。

二、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就业中的指导作用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新的里程碑,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对心理学的看法,它是以人类的自我导向、自我管理和有适应性的整体为前提理论建设的。在此角度下,本文认为研究的对象应是正常的普通人,而不仅仅针对于一部分 “有问题” 的人。把注意力从人性的弱点转向集中于人性的优点,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幸福,从乐观、成熟、智慧等特性积极地看待人类活动。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的一种补充,两者并非处于对立面,为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其意义是对人类的人文关怀的追求。

(二)指导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重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心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在于恢复了人性积极的一面,填补了正常人心理活动研究方面的空白面。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体的良好品质,但对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也极为重视,如社会文化环境的政治、经济、教育、家庭等因素对个体的影响。积极心理学认为人本身存在着防御机制,更为侧重于对心理疾患的预防,研究如何培养个体的优良品质,发挥个体的自身力量,通过适当的干预行为来塑造个体的心理品质。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应从以往对学术知识、学业成绩的关注更多地转向关注学生心理的健康。积极心理学的应用为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了一条更为包容的途径,学生从封闭式的状态转向积极地与教师交流、学习,这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平教育、就业教育有着战略性意义的作用。

三、应对策略

(一)树立职业规划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与客观世界的信息交互系统的建设,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由传统的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职业规划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学生的性格、理想、信念、价值观等进行分析来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树立学生自我预测、自我负责、自我学习的三种思想,培养学生与职业生涯规划息息相关的洞察力、自我管理能力、创造力等。利用信息时代的便捷快速,通过建立大学生职业心理测评系统,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开展相应的教育,及时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培养学生个体良好的品质。

(二)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相处过程中相互交织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关系,其核心是情感,反映了交往双方的满足程度。梅奥的霍桑实验证明群体关系是影响个体情绪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在校园中面对着学生会、社团、寝室多种人际关系,在工作时将面对上司、同事、下级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群关系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需要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真诚、交互、自我价值保护、平等、情境控制的原则,将有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对未来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都有着极大的好处。

(三)确定未来目标

目标是对预期活动结果的主观设想,个体的意志行动是受主观意识形态所支配进行的。积极心理学认为人有着向美好生活的向往,引导大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运用目标管理方法使学生进行自我指导、自我控制。目标的设置要相对稳定,不可朝令夕改,但同时需要根据影响自身的内外环境适时地对目标进行调整,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四)树立信心

自信心是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专业水平教育的重要保障。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大学生专业自信的培养,通过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素养,达到专业自信的目的。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由个体努力所取得的成就,将成就归功于其自身的努力。引导学生对以往的经验进行客观分析,通过从实践到总结,将总结反馈于实践,将其努力作为未来的指引,积极运用内外环境的优势以提高自身效能。

(五)提高抗压能力

积极心理学以人的积极特质、积极体验、积极品质为关注点,引导大学生对压力进行合理分析,了解压力的强弱程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反应灵敏度和思维活跃度。积极的外部环境能有效地提高面对压力的能力,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中最直接接触的两个环境。父母在生活中向孩子传递积极的能量,与孩子一同面对问题,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幸福的家庭环境;学校可充分发挥课堂功能,使学生了解积极心理学,通过学校心理协会、心理咨询室为依托使学生融入积极的校园环境。

(六)正确应对竞争

竞争是一种社会性刺激,目的在于追求具有吸引力的目标,以获得个人利益。职业规划清晰、专业水平高、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面临竞争时会显现出较强的竞争能力。如多伊奇和克劳斯的 “卡车竞赛实验”。实验过程,要求被试者分为两人一组,两人都必须以最快的速度使自己的车辆通向终点,速度越快才能获得更多的金钱。每人都有两条路线可选,一条是个人专用的但是较远的通道,一条是两人共用的但狭窄的近道,每次只可有一辆车通行。显而易见,双方应该合作,轮流走近道才能获得更多的金钱,唯有合作才是上策。实验证明,双方都力图抢先通过,结果狭路相逢。无论在群体竞争或是个体竞争中,合作与竞争是相辅相成的,高尚的竞争是一切卓越才能的源泉。运用积极心理学提高自我效能,才能提升应对新时代竞争的竞合观念。

猜你喜欢

心理学个体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