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xcel在导线测量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20-11-23王春林姚群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10期

王春 林姚群

摘 要:测量平差在土木工程及其相关专业领域的教学中是重点、难点,数据处理较为复杂,而常用的Excel表格在取整修约、角度录入和计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工作难点,而在应用型教学改革中,理论和实践课时合理安排、Excel如何穿插应用在教学过程中,也是专业教学过程中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导线测量的教学过程进行了设计,并对导线测量中的关键数据处理过程进行了典型分析,对本课程教学工作有促进作用,对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可起到辐射作用。

关键词:导线平差;测量教学;Excel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0)10-0107-04

测量学是土木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也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之一。目前的课程教学中,存在例题较为单一、数据处理计算量大、不易进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很难将其作为各阶段考试的内容之一[1]。主要原因是计算过程及计算校核的时间较长,而课堂教学时间相对紧凑[2],导致教学进度和效果不理想,该知识点始终作为测量学相关课程的难点之一。本文意图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上嵌入EXCEL的辅助计算,并通过计算表格的编制过程来理解整个导线测量的实现过程,通过外业实测来收集和实时处理相关数据,探索信息化时代独立解决工程问题的理念培养。

1 引言

国内相关专家学者对于excel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较多,如:吉林大学冷亮对融合Excel的测量平差计算进行了教学设计[3];内蒙古科技大学的党晓晶对测量平差的教学应用进行了分析[4];内江师范学院的王芳等,对excel在附合导线平差应用进行了阐述[5];陈兵等对以具体的算例介绍了较为详细的计算过程和相关计算公式[6];方齐对平差数据精度指标进行了VBA的处理[7]。

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教学应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计算结果有效数字保留位数通常是越多越好,在计算过程中的物理意义表达不严谨。

(2)校核平差的过程中对是否闭合、不闭合的情况进行分析的较少,没有测量结果的图形校验。

(3)角度的输入通常需要度、分、秒分别占一个单元格,一方面计算公式比较长,另一方面在涉及进位和借位的时候公式更为复杂。

(4)因角度计算中存在多次转化过程,因此需设置辅助计算列。

本文在教学过程中融合Excel的计算表格设计,寻求现有技术手段中较为简便的一种问题分析解决途径,以推动课程的教学改革、增强数据分析的严谨性,以学生为中心研究更清晰、更适用于不同学生个性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测量课程教学中Excel的教学定位及教学过程设计

笔者将测量的理论、外业测量过程、内业分析计算过程串联在一起,通过理论教学、教学演示、现场指导、任务实践、效果评价等5个过程,从理论教学逐步的推到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中来,以小组教学、组内合作、组间评比的方式,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教师讲授为辅,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任务式的实践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手段,组内、组间、教师点评等综合结果作为教学标准的教学过程。在此过程中,把运用Excel的方式方法,融入到整个测量过程中来,将理论知识点、运用方式、分析处理方法统一起来,形成学生感兴趣的课程。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因EXCEL的计算过程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而导线测量又涵盖了角度测量、角度平差、距离测量、距离平差、坐标正算等计算过程,将测量课程的大部分知识点进行了串联,而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因计算机基础差异性较大,需要对分析和计算过程进行详细解读,因此进行了Excel軟件的应用分析和关键问题的解决方式探讨。

3 Excel的特点及在课程应用中的难点分析

通过比较Excel和其他专业软件的适用情况,笔者认为Excel在一般数据处理过程中,可用根据使用者的不同需求灵活调整表格的形式和内容,这在学生学习构建自己的知识领域和知识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专业软件只能看到输入和输出结果两端,而中间的计算过程是“黑匣子”,虽然有工作效率,但在对全过程的分析、总结中不能很好地匹配学生的学习构建知识的过程。这也包括在运用Excel中,对Excel一些关键特点的分析。

如:(1)Excel的进位取舍方式,有函数round(),规则是四舍五入,roundup()、rounddown()分别为向上取整和向下取整,而包括测量、化工等行业要求的进位规则,是“四舍六入”。

(2)excel表格中,没有角度显示方式,即如15°15′15″这种形式。

(3)excel中三角函数的计算,是以弧度为基本参数来计算的,并非“度分秒”的形式,需要进行单位转化。

(4)“时间/日期”格式与“度分秒”格式同样是60进制的计算方法,但用“时间/日期”格式无法计算出负值,即无法表示为“-10°10′10″”的格式。

(5)Excel中的“时间/日期”格式的显示单位,是以“天”为基本单位,在计算方式上存在差异。

4 关键问题的解决方式

4.1 四舍六入的解决方式

四舍六入是常用的数据分析技术方式,曹祥显利用round()函数实现[8],但需要做辅助单元格;笔者在网页上搜索到一个用INT()函数实现的方法;刘加鹏等用VBA进行了编程[9]。现将后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假定C9是数据保存的单元格,小数点保留3位,若用四舍六入的方式来进行修约,则按图2所示计算:

式中,int()是取整函数,mod()是计算余数的函数,用if()函数来实现不同条件的判断。计算拓展,若保留n位,则修改公式中10^4改为10^(n+1),10^3改为10^n,3改为n。

该方法的计算过程,需对被处理的数进行多次引用,则如果这个数包含计算公式,则整个计算公式的可读性不好。因此若处理数据比较简单,可用此方式。向下取整部分,也可用Rounddown()函数来实现,效果相同。

若用VBA进行编程,按照刘加鹏等人的计算方法,设定函数输入格式为SWL(x,y),见图3,式中,x为需要处理的数,y为小数点位数,加入方法为,通过工作表标签→点右键→查看代码,或者用ALT+F11组合键打开VBA界面,在“插入”菜单中选择“模块”,输入下图程序,其中单引号所在行为注释,可不输入。使用时,直接调用SWL()函数即可实现四舍六入的计算。经验证,与前面的方法计算的结果一致。当然,也可以用前面的计算公式,在VBA中定义。

用VBA的方法进行数据修约,优点是可读性较好,但可能会在换电脑、不同软件打开的过程中,存在函数不识别的情况,需要重新导入一下宏,其方法是将存有该函数的文件,另存为“加载宏”的格式,再将该文件复制到计算机加载宏的保存位置。

4.2 角度显示及计算

齐建伟等,在2000年前后,提出用“度.分秒”与度小数相互转化的方式,来解决数据输入、存储和计算的关系[10]。

计算和转化公式如图4:

王中伟提出,用“日期/时间”格式进行角度测量数据的存储及处理[11]。基本原则是,时间日期格式和“度、分、秒”格式一样,都是60进制的方式,且可进行加减运算。该方法显示方便,计算简单,但无法计算出负数,且计算单位软件默认以“天”为单位,因此,笔者考虑了如下的解决方法:

(1)对无法计算为负值的问题,转化为“秒”进行计算,方法是用TEXT(A,"[s]")函数,即可将“度分秒”格式计算为秒,其一优点是函数简单,使用方便;其二,秒可以有正负之分,不影响加减运算的结果,避免因时间/日期格式显示的角度,因无法计算为负值而导致计算出错。

(2)计算过程中遇到三角函数计算,考虑系数“24”,将“时间/日期”格式的数转化为角度进行计算。

(3)显示方式,用单元格格式“[hh]"°"mm"′"ss"″"”,输入格式按照时间的格式“hh:mm:ss”来,即度、分、秒之间用“:”分隔。

(4)角度转化为弧度,用RADIANS(C),其中C为“度分秒”即“时间/日期”格式×24小时,也可以用弧度角度的定义,即1弧度=180/PI(),其中PI()为π的Excel调用函数。

4.3 解决导线测量的excel计算,主要的计算方法总结如表1。

5 算例

5.1 主要计算原理

5.2 计算表格设计

某闭合导线测量平差计算表格设计如图5,按图例颜色,分为录入项、检查项、输入项(外业测量数值)、调整项(手动平差)等区域,其他部分均为自动计算成果,供误差分析、检核之用。

计算过程中,对每个阶段的数值进行了严格的四舍六入计算,确保每个阶段的每个数均有实际物理意义。同时,根据本次练习的具体情况,对某些过程的计算判定进行了部分简化,向同学们介绍基本的计算原理。图中主要单元格的输入和计算公式如表2。

5.3 结果的呈现

计算结束后,将各坐标点,用折线图绘制出来,可以进一步地进行测量成果与实际地块数据的定性比较,进行最后的数据检核。图形如图6。

6 结论

Excel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数据分析处理工具。在使用上具备很好的灵活性,更方便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形成个性鲜明的不同分析方式,在同学们不同的设计思路影响下,有助于对专业知识的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理解。工程规范是相对固定的,工程师在工作过程中,要规范还要更严格地执行规范。懂得计算分析的原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工程项目建设[12]。

本文所做的计算分析方法,在测量学教学的各个知识点中,均做了有效尝试,可广泛适用于三四等水准测量计算、水平角、竖直角、全圆观测法、视距测量、三角测量、道路圆曲线测设、沉降观测等分析計算过程中。因此,本课程要求,在外业测量中同学们带上自编的计算表格,在手机中记录测量数据,随时可以与教师进行互动,实时的检查外业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测量精度。提高了教学效果,同学们的普遍接受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王春林,通拉嘎,乌力吉,李玉华,杨震.测量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价值工程,2017,36(01):185-187.

〔2〕王春林,苑晨丹,徐超.非测绘专业全站仪教学课程优化实践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05):196-198.

〔3〕冷亮.谈融合Excel的测量计算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19,21(10):57-60.

〔4〕党晓晶.Excel辅助测量平差课程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10):219-220.

〔5〕王芳,王建.“Excel在测绘中的应用”课程优化与教学探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17(04):81-83.

〔6〕陈兵,何红玲.利用Excel快速实现附合导线平差计算[C].中国测绘学会科技信息网分会.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三十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中国测绘学会科技信息网分会:中国测绘学会科技信息网分会,2016.482-492.

〔7〕方齐.基于VBA的平差数据精度指标处理程序设计[J].铁道勘察,2020,46(02):5-9.

〔8〕曹祥显.如何在Excel中实现四舍六入五化偶的简单方法[J].中国计量,2009,14(04):88-89.

〔9〕刘加鹏,高磊,张淑美.Excel表中如何实现“四舍六入,逢五奇进偶舍”[J].上海计量测试,2015,42(04):51-52.

〔10〕齐建伟,白永辉.EXCEL电子表格在测量计算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01,47(S1):53-54.

〔11〕王中伟.用Excel的“日期/时间”格式进行角度测量数据的存储及处理[J].勘察科学技术,2012,30(02):19-21.

〔12〕王春林,王延丽,王英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测量学教改问题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17):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