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平滑空间”的应用观念与方式探析

2020-11-23陈丽君金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安徽建筑 2020年11期
关键词:空间设计建筑师观念

陈丽君 (金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1 当代“平滑空间”的应用观念与方式

1.1 建立整体与和谐的空间观念

建立整体与和谐的空间观念,就是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之间的一体化,使其无边界、不对立地和谐共存于整体空间里。无论是传统的建筑设计,还是如今建筑师热情探索的非线性建筑里,美即是和谐,即在整体的空间之中,构建“平滑空间”的和谐空间形态。“平滑空间”理论为当代复杂科学数字技术背景下的建筑创作提供认识论依据和方法论上的指导,实现了空间形态中自然环境、建筑和谐共存,相互融合向共生转化。运用“平滑”的方式,建筑融入到各种环境之中,并与之实现动态的相互联系作用。虽在运动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差异性与多样性的形态,但“平滑空间”在不断实现建筑整体的内在转化,实现和谐共存,在创作中产生更丰富的意义。在“平滑空间”中,是无精确的数量和具体值尺度的绝对区分,因为它们不是一种分析空间的物理属性。“平滑”这个概念是一种与同一、等级、线性的理性思维不同的思想理念特征,它们有质的差别,不同的思想理念特征以同一种相邻的,和谐的方式累积在一起。

建筑的周围景观设计力求使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建立整体与和谐的空间观念。比如马岩松的“胡同泡泡”、笔者实地调研的无锡大剧院建筑、上海1933老厂坊等建筑在整体上保持与周围自然环境及建筑和谐相融、共生的空间观念,建筑向周围建筑或自然环境相“平滑”延伸,自由游动,不受限制。

1.2 创造新颖的审美形态

创造新颖的审美形态,换言之,弯曲的流线型、不规则的多种形态以及自由奔放的动态形态给人们传达了强烈视觉审美,追求“平滑”的空间已经成为建筑创新的流行趋势。为了当代建筑的创作思想的丰富多样,在设计中使空间设计功能更符合人类多元化的需求,从工业社会向数字化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生活方式从标准化不断转向个性化,在审美方式上从倾向现代主义的整体性,转变为如今多元化的后现代主义的审美方式。在建筑设计上的体现,带来了空间设计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的各种发展过程。从而空间设计的形态也正经历着从“理性建构”、“解构”到“生成”的各种不断发展、变化过程。这种变化过程中是基于德勒兹哲学中的基本理论、思想理念,拓宽了设计师们的思考空间设计,创作出的思维空间,促进了适应新时代特征的新的建筑思想的不断形成,德勒兹哲学思想中的基本概念是具备有一定可操作性、新颖的审美性,直接开拓了当代空间设计上的形式,创造出新的空间,创造新颖的审美形态,使当代空间设计审美形态呈现出多元化、动态性、生成性、非理性等特征,与此同时,使空间中功能更加符合人类多元的需求。

1.3 发展崭新的功能空间

埃森曼曾经说过:“我们必须重新考虑建筑现实在媒体化世界的处境。这就意味着移换人们所习惯的建筑的状态。换句话说,要改变那种作为理性的、可理解的、具有明确功能的建筑的状态。”[1]“平滑空间”可以发展新的空间功能,在流动的空间中,光照、通风、采光、行走、交往等功能得到新的改善,实现新的空间功能的延展。如德国馆的透光性的花篮肌理设计、芬兰馆顶部的碗状开口设计,可促进自然通风。“平滑”思想的呈现,一方面促进了新的公共功能的出现,另一方面要求设计师们从公共性的角度,在重新审视规规矩矩的功能需求之外,同时不断完善公共空间设计的功能。新的城市空间设计将由更复杂和更公共的空间功能构成。

西班牙馆建筑外立面墙体非常圆滑游动,高低错落,连绵起伏,与普普通通正方形或矩形的建筑外立面大有不同,由贝纳德塔·达格利亚布艾设计。“运用藤编的结构设计方式,将16cm左右的高与室内空间中的中庭和其他三个展厅塑造成形态、体量不同的巨大体型的空腔。空腔是半透明形式的,那么光线从藤编的板缝隙里投射进去,地面、墙面以及结构性一些钢管上的呈现出细碎交织的光影效果,扑朔迷离,充满一种神秘之感。空腔与空腔之间则用曲型的块面过渡,空间中呈现出‘平滑’、多变的形态效果。”[2]为了达到一种“平滑空间”的效果,建筑师们构思理念的创新,结合发展崭新的功能方式,对空间设计的形态不断深化推敲,进行深入的模型设计,运用柳编板之间的编织,将其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让整个建筑形态舞动起来。让参观者自由、开放地游走在建筑外部与内部的动态空间之间。

“平滑”也可在建筑空间中实现新功能的创造,当代“平滑空间”的设计技法突破单一、规则的设计观念,带来富有节奏的动态连续性转化的空间形态。又如大连国际会议中心、香港理工大学赛马会创新大楼、徐州云龙湖畔音乐厅等建筑空间设计案例,其中不仅仅满足空间所需的基本功能,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全球化背景下,基于动态性、连续性的建筑空间之间,建筑师必须在考虑新颖、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前提下,创造新建筑空间形态的功能引导与指向,不断完善人的视觉、触觉,激发了人们在知觉上对“平滑空间”功能的突破,以及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的空间形态连续转化的感知。

1.4 推动空间构建技术的变革

随着数字化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研究的成熟化,数字技术在空间设计中的领域蔓延广泛,改变了计算机以往作为辅助工具的角色,成为了设计师们思维的扩展与延伸的介质。在空间设计的数字化过程中,强调空间设计中“生成”的方式与过程,也就是说通过运用计算机语言来描述各种影响空间设计的参变量,它们之间的模型关系,使设计形态呈现出自然和谐的形态,并通过改变参变量的数值参数来控制设计的整体性变形。空间形态设计的“生成过程”突出呈现,并使其可控、可视,改变了传统的设计完全靠人脑想象来实现设计理念到最后设计结果的转变,打破了空间设计形态的单一死板的变形过程。“林恩使用3D计算机辅助软件Wavefront的粒子塑性技术(下图),其具体原理是根据粒子之间相互吸引或者排斥的关系而聚合为新形式。”[3]如今,在不同的环境里生成不同的形态,建筑空间的形态在数字化兴起的背景下,以“平滑空间”为代表的非线性建筑的科学发展,推动空间构建技术的变革,提供了建筑师新的认知基础以及技术改革的发展。对于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变革的兴起,不仅快速、准确建构数字化成果,给建筑师带来方便,给建筑设计带来新的创新与新的发展前景与挑战。

Wavefront的粒子塑性技术

1.5 丰富空间形态

当代建筑师用“平滑空间”的理论,最根本的动机源于一个破碎的秩序和惯性,挑战平庸,拆解中心,打造一个具有个性,丰富的空间形式的理念,如香奈儿艺术馆和韦茨曼店面设计。

“平滑空间”理论是为了非线性空间设计打破常规的空间设计的限制,不自由发展变形的形态特征,是为了空间中运动的形态的出现形式提供了可能。它不仅是德勒兹哲学思想与建筑创作理论的相互融合,更重要的是丰富空间形态的重要表现形式,使其具有开放性与多元性的特征。“平滑”思想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领域中广泛应用,并在空间形态的应用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完善与提升。空间形态丰富多彩,给人以直观、深刻的视觉盛宴,达到视觉上的“平滑”。“平滑空间”理论是以新的时间、空间观念为主导的“平滑空间”建筑与建筑、建筑与周围环境、建筑各不同组构空间、建筑与家具陈设之间的“平滑”,创造丰富的空间形态。

2 结语

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文丘里提出:“建筑师再也不能被清教徒式的正统现代主义建筑的说教吓唬住了。我喜欢基本要素混杂而不要‘纯粹’,折衷而不要‘干净’,扭曲而不要‘直率’,含糊而不要‘分明’……”[4]在此基础上,如林恩、埃森曼等著名的建筑师、建筑理论家通过全面的研究得出,当代“平滑空间”背离传统建筑空间构成的法则,达到外表和空间相对无秩序的呈现。因此,“平滑空间”为空间设计的空间形态提供了全新的认识,具有确立空间设计整体与和谐的观念,创造新颖的审美形态,发展崭新的功能空间,推动空间构建技术的变革以及丰富空间形态等重要意义。笔者从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空间设计中的空间形态、空间观念以及空间功能等多种视角对当代“平滑空间”探索的应用观念与方式进行了延展分析与解读,以期指导建筑师的实践创作。

猜你喜欢

空间设计建筑师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坚持系统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猴子建筑师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