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思政教育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探讨

2020-11-23何长江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期
关键词:思政院校素养

文/何长江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现状表现为如下几点:第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就业人员的要求在逐步提高,一些岗位的缺口依然庞大,岗位人才的缺口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形成了重要的就业矛盾;第二,学生的就业满意度普遍不高,失业成为常态。很多学生在经历过残酷的高考进入到高职院校学习,学校对学生没有过多约束,很多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专业掌握不强,在就业时失去竞争力,在求职过程中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第三,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就没有形成良好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缺乏良好的心态,导致很多毕业生在经受失业打击时,不能好好反思和总结自己[1]。

(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影响因素

1.就业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这里所说的环境影响包括就业环境和政策环境。当前经济升级和转型过程中,衍生了一大批新兴的职业和岗位,亟需更多的人才来弥补岗位缺口,但对于就业人员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

2.学校方面的问题。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担负着“育人”“育事”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的管理制度、师资、教学水平、教学基础设施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从现实高职院校就业方面影响来看,其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部分学校注重就业率,而忽视学生就业能力和思维的培养过程,学校对学生在校学习没有形成完善的职业生涯学习计划;第二,不重视就业实践,虽然大多数学习开展多元化的企业合作,但是大都限于合作表层,难以深入到实际工作中;第三,师资建设匮乏,对教师的评价以学期末评价和职称来判断,而且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计划,使得很多教师在职业生涯发展中存在难以突破瓶颈,不利于课程建设。

3.学生自身的问题。学生作为就业的主体,在就业过程中,很多学生由于自身基础不扎实,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没有正确认识和定位自己,缺乏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就业和择业过程中存在消极的心理和心态,不利于学生就业[2]。

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学生就业融合的价值与意义

(一)思政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政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其包含了哲学、法治、道德、心理等方面的内容,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增强综合素质提供有力条件。高职院校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在新经济和政治形势下,要想更好就业,就必须把思政教育融入到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中。

(二)思政教育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提供保障

在思政教育体系中,很多精髓理论、方法等是学生开展就业实践指导的基础。

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面临就业竞争时,把重点都放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过程中,而忽视自身的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形成“高技能低素质”的反差,在就业竞争中出现弄虚作假、没有信用、缺乏道德和职业素养等,教会学生抓住就业的就会,正确定位自己,使自己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实现自己的目标理想,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思政教育能够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在思政教育中,辩证的方法有助于高职院校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竞争或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只有充满正能量,才能在压力和竞争面前越挫越勇;这些内容可以促进学生用辩证法去分析和开拓创新,自主迎接就业挑战,增强就业竞争优势。

三、加强思政教育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策略

(一)加强思政观念教育,促进思政教育与就业的有机融合

加强思政观念教育,首先要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价值观念建设,使学生明白我国当前的国情、国策和经济环境,针对当前的就业矛盾,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和就业观念,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在相对缺乏就业竞争的优势基础上,防止走进“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误区,把个人的理想价值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突出奉献精神。其次,在思政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地融入就业形势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相关的内容,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当前的就业现状和一些就业政策等等。对于想从事普通职员的学生应该加强责任心、敬业奉献精神等方面的培养。最后,加强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在当前对专业技能要求不断提高的要求下,更应该加强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为将来就业形成优势竞争力。

(二)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创新创业教育

开展心理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从以下途径实现:第一,在思政教学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状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时疏导学生的焦虑情绪和压力,努力帮助解决学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他们能尽量摆脱不良的心理困境,适应学校到社会的过度时期;第二,开展就业心理健康咨询,借助网络信息的渠道,为即将就业的学生提供匿名或者实名的咨询,咨询内容涉及心理等方面的内容,缓解和转移学生的就业压力;第三,学校根据学生专业的特点,开展一些就业沙龙或者实习,帮助毕业学生掌握更多的就业实践,树立自信心,更好地展现自己,以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去面对未来更大的挑战。

(三)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政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在学生就业过程中充当引导者的身份,在当前高职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必须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政师资队伍建设。首先,从政治、专业和心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加强校校之间的交流,不断自我“充电”,保持满满的“能量”,为学生分享更多人生经历和阅历;其次,鼓励思政教师走出课堂,深入到企业中,更加详尽具体地了解岗位对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和思想政治素养的需求,进而在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同时,提升教师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工作能力,进而提高教育的实用性和实效性。

四、结语

加强思政教育能够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审时度势,促进思政教育与就业的充分融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兼顾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猜你喜欢

思政院校素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