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对中医类院校传统保健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

2020-11-23刘文海

武术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保健体育课互联网+

刘文海 龙 专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0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互联网+”提上议程,7月,国务院正式授权发布(2015)40 号文件《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互联网+”创业创新等十一项行动计划,而针对益民服务中的教育板块则是重点强调鼓励互联网与各教育机构积极探索和开发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这标志着“互联网+”正式上升为国家意志。[1]信息化广泛应用到教育中,可使教育与互联网的深度跨界融合,推动了教育的新革命,催生出了在线教学课程、教学空间和共享教育等教育新形态。对于中医类院校传统保健体育的教学来说,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而把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到传统保健体育的教学中,建设属于自己的在线教学课程,不仅能够改善教师教学的效果,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传统保健体育的传承和发展。

1 中医类院校传统保健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形式陈旧,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国高校传统保健体育教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体育教师都是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按部就班的完成教学内容,教师讲解,学生被动的学习,或者是教师一边单个动作分步骤示范讲解,学生一边模仿练习,方法非常单一,而学生个体差异性大,教学过程中应该差异化对待。教学内容的单一,少部分教师就会出现责任意识淡薄、很少有创新、上课敷衍了事,而学生只会跟着练习,无法理解每个动作的由来,没有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这种被动式的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违背了学生学习的意愿,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起到主导作用,这种方式的教学难以提高学生对传统保健体育兴趣。

1.2 忽视动作技术原理,理论课时缺乏

传统保健体育在我国历史上发展悠久,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比如武术套路,笔者走访了解了部分高校公共体育课堂后发现,绝大多数传统保健体育教师只是对其技术动作的教授,而只有极少部分体育教师会讲授动作的攻防含义,对动作的技术原理进行剖析。而在太极拳的教学中,动作要做到“含胸拔背、气沉丹田”,而许多教师只是在教授学生比划动作,没有要求学生做到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太极拳包涵丰富的健身理论跟养生知识,教师应多安排理论教学内容,以扩大学生对武术的知识面,大多数公体武术课教师只注重对技术的教学,甚至从来不开设理论课,这种只停留在技术层面的学习,难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更别说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了。[2]

1.3 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差、不积极

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观能动性在很大程度上都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效果,态度好,学习的效果就会好,态度决定一切。当代大学生在高中阶段重视文化教育,忽略了体育锻炼,很多的大学生在高中阶段的体育课经常被文化科目老师拿去上课,或者是体育课就是自由活动,又或者是许多人都不愿上体育课进行体育锻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逐步淡化,从而对体育课也就产生了反感,这些原因最终导致他们对体育课产生了偏见,忽视了体育课的教育功能。

2 互联网+对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

2.1 教学形式的革新,学生主体地位明确

互联网本身的特质为:资源上丰富化;传播行为上互动化;传播渠道上多样化。在高校,传统体育教学的硬件是:师资力量、场地器材;软件是:学习内容,教学策略;传统授课方式是:依托于运动场上,教师示范讲解技术动作,整体的教学内容、过程、评价均由教师决定,故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而如今在体育教学的硬件方面:新增了信息技术、无线 WIFI、智能设备终端等;软件方面:新增了多媒体、数字化、智能教育应用等,可让学生从多个渠道获取知识。[3]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体育教师,应该要学会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结合课程的内容进行教学,利用互联网资源,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替代传统单一式教师传授,这样不仅符合了教学大纲的要求和传统保健体育课程的特殊性,又考虑到了大学生对待传统保健体育课的积极性。而软件硬件的变化,为传统保健体育的教学提供了新的动力,使得传统保健体育的教学不再陈旧,只有这样,才能应对当代高校学生发生的改变。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学习平台,因此教学方式由原来的传统的课堂老师为主,转变为课堂上和线上教学的,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后,课后可以在平台中免费复习,这样更加明确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更有助于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效果。

2.2 增设理论知识课堂、提高学习效率

中医院校的公共体育课教师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丰富,上课没有多余时间开设理论课的学习,而互联网+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将课程视频和课程内容发送到微信、QQ和邮箱等,也可以在慕课、智慧树等这一类网络平台上提前安排好上课的相关PPT和讲课视频,学生可以利于课余时间下载或者在线观看相关课程视频,课程的内容中穿插适当的作业,教师在平时上课实时监督,这样就能够很好的解决了只重视技术动作的教授而忽略了其动作所包含的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的体会到中国传统保健体育的博大精深,才能真正的去感受武术、太极拳和养生健身功法的真正魅力,才会真正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2.3 互联网+为体育教师提供了大量教学资源

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3]。当今社会是一个互联互通的时代,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其实就是教育资源的共享,包括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和科研成果。“互联网+”促使教师不再仅局限于从一两本书中去获得教学资源,更注重的应该是从各类网络教学资源中去寻找,理解消化相关的知识,合理的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当中。互联网还为教师创造出了更多的交流机会,现在的教师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实现的跨学科、跨学校、跨区域的进行网络教研活动,打破了空间、地域、时间等的界限,从而能够创造更多的机会给教师去和外界经验非常丰富的专家教授交流互动,在交流中提升自我,丰富自我。

2.4 改变学生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体育教学都是采用的“填鸭式”教学的模式,学生学习都是被动的在接收,整个学习的氛围和环境都会比较枯燥无味,学生厌学也是常有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学生的学习态度很难端正,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当今社会,互联网+为高校教师在教学上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可以加快优秀教育资源的传播,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图片、文字、动画等多媒体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通过视频和图片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清晰的掌握传统保健体育的动作极其要领。教师也可以多鼓励学生在网上搜索相关视频对照自己所学习的内容修改动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的套路和动作在自己的朋友圈中晒自己学习的武术,太极等动作和视频,动作练习规格高的学生还可以参加学校的相关表演活动,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舞台,迎合当代大学生的生活。通过这些的改进,当代大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传统保健体育教学,提升大学生对传统保健体育课程的兴趣,端正大学生对传统保健体育课的态度。

3 结语

在当今信息化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的发展促使教师的教学的方式和教学的资源,学生的学习途径、学习的知识和学习的态度都在发生改变。信息技术应用于传统保健体育的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互联网的应用解决了传统体育教学中理论缺失、场地和时间等限制,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传统保健体育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促进大学生对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猜你喜欢

保健体育课互联网+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体育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