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传统体育贝伦舞对中学生健康的影响

2020-11-23程勋豪朱珊华彭记托

武术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中学生动作体育

程勋豪 朱珊华 彭记托

1.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2.安阳学院体育教学部,河南 安阳 455000

现代关于健康,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已经给出了较为完整科学的概念,即在生理上、心理上、社会适应上都处于完好状态,已经摒弃了传统的不生病就是健康的观念。[1]新疆传统体育贝伦舞在伊犁自治州、察布查尔自治县(以下简称“察县”)发展良好,在家庭、学校、社会活动中到处可见贝伦舞的身影。[2]该项目以舞蹈的形式传承和发展,同时对于增强人们体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新疆传统体育贝伦舞对中学生身体形态及素质的影响

1.1 贝伦舞对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

身体形态是反映人体外在形态的主要指标。其中身高反映了人体骨骼发育情况及纵向生长状况,体重则反映人体横向生长的状况即围度、宽度、厚度等,[3]身高、体重可间接反映一个人的身体情况。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年龄在12-14岁左右,身体形态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形态的发育和完善。传统体育贝伦舞以上肢动作为主导,加之下肢动作的协调发展,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初中生对于一些技术性强的其他体育项目上手较慢,而贝伦舞作为新疆的民间舞蹈,具有较好的传承基础,学生自幼耳濡目染更容易接受。2008年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贝伦舞受到了政府的关注,并加大了在学校推广的力度,相应的硬件设施的就位,为学生参与提供了条件,在良好的大背景基础上,学生积极参与此活动,对于学生个人来说长期的坚持活动对体重的控制是不言而喻的,同时减少久坐学习的时间,增加活动量,研究发现该项目对于身高没有明显影响。

1.2 贝伦舞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身体素质的发展,对增强人的体质和健康有重要意义,身体素质包含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几个方面。[4]贝伦舞的技术动作对于习练者身体素质有明显的提高作用。首先,所有的舞蹈项目中具有的共同特点即伴随音乐节奏起舞,随着音乐的快慢缓急不断地变换动作速度,或快或慢,激昂之处对速度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在学习贝伦舞的过程中对于学生速度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其次,跳舞者必须有良好的肌肉素质,以及正确的用力方法,贝伦舞起初源于人们的渔猎生活,模仿飞禽走兽的千姿百态,男子舞姿粗犷、挥宏、有力,含有一些野性,男子舞中欲表现出这种野性对力量素质的要求可见一斑;再次,耐力素质的培养在贝伦舞中更是随处可见,学习任何动作都需要重复练习,在舞台上参加表演时一场表演,对于耐力要求是极高的;然后,贝伦舞女子舞蹈以柔美著称,带有浓郁的妩媚,学习中对于发展学生的柔韧性具有良好的作用;最后,灵敏性的体现较为明显的是在男女共舞时,两人身体不能接触,否则会被认为技艺不高,正是考验灵敏的最佳体现。

2 新疆传统体育贝伦舞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1 增强学生意志品质,提高抗压能力

坚持体育锻炼均需要坚强的意志品质,同时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有重要的意义。贝伦舞也不例外,学习贝伦舞的过程正是培养学生意志力的过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同学跳不好贝伦舞。学习贝伦舞时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坚强、勇敢,这也是学生日后必须具备的品质。该年龄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好胜心较强,毅力相对较弱,学校将贝伦舞纳入体育课、课间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如此,学生可以坚持贝伦舞的学习和锻炼。学校贝伦舞的开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也磨练了学生的意志。现代父母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学生的求胜心过强,当学生经历微小的挫折,如考试失利,便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求胜心理受到打击,可能一蹶不振。来自父母的压力、学习的压力、为人处世的压力皆令十几岁的孩子难以面对,此时贝伦舞作为一项调节学生心情的运动项目,一方面,转移学生的压力注意;另一方面,做到劳逸结合,在学习文化课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对于学生身体的发育也是利大于弊。由此可见,参与传统体育贝伦舞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同时对于缓解学生的压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提升学生认知能力培养体育兴趣

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的能力都被认为是认知能力,参与贝伦舞的学习对于中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5]首先,知觉不同于感觉,是感觉的深入部分,两者都作用于外界事物对感觉器官的刺激,知觉是对信息的再加工,最终反映事物的意义。中学生学习贝伦舞,贝伦舞作为一种刺激物,反复多次的学习锻炼,对于学生知觉的一再刺激,使其知觉能力逐渐提升;其次,动作记忆对于习练者动作的连贯性、精确性等具有重要意义,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基础。学生能够学会贝伦舞并在合适的场合展现贝伦舞,动作记忆起决定性的作用;再次,注意的两个特征(指向性、集中性)决定了注意是学习贝伦舞时必不可少的认知行为,缺少注意的参与,贝伦舞的学习过程将变得毫无效率;最后,思维和想象作为抽象和具体的枢纽一种高级的认知能力,将感知到的动作转换为自身的活动,对于贝伦舞的学习至关重要。在学习贝伦舞的过程中,离不开认知能力的参与,同时与认知能力的培养相辅相成,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对贝伦舞的热爱之情。

2.3 增强学生自信心,发展学生个性

自信心的个体差异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其学习、竞赛、成就等多方面的个体心理和行为。[6]完成一场盛大的贝伦大赛时,参与者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油然而生,对于学生个人来说学习贝伦舞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培养兴趣,而且可以培养个人自信心。该年龄段的中学女生已经有爱美之心,表现欲较强,参与贝伦舞活动可以塑造体形,无形中可增强自信心,使其敢于表现自己,根据自身情况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自信心的培养对于日后学生的成长发展意义重大。著名心理专家郝滨先生认为:“个性可界定为个体思想、情绪、价值观、信念、感知、行为与态度之总称,它确定了我们如何审视自己以及周围的环境”。[7]个性作为每一名学生特定的气质,在参与贝伦舞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即是一个整体,舞蹈动作具有一致性,同时每个人又是个体的存在,个体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端正的态度及良好的情绪并积极融入集体中去,才有利于集体的学习,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形成良好的大环境,对于贝伦舞走向更大的舞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 新疆传统体育贝伦舞对中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

3.1 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增强社会适应力

双人贝伦、贝伦组舞、贝伦操等均是以学生相互间的合作完成的,要求统一性,需要两人或者多人配合,对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集体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在学习每个舞蹈动作时,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性,有的接受、学习能力强学的快,有的相对较慢,动作的记忆情况、音乐节拍的快慢、同学间的默契度等。另外,学生在参加比赛时的集体荣誉感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此时相互协作、互相学习将被体现的淋漓尽致。同时可以改善个别性格内向消极离群学生的性格,给其提供广阔的交流平台,教师此时应该积极的做好这个中间人的角色,让学生相互自我交流,在学生遇到困难解决不了的情况下积极的调节,并向学生讲授其中道理,。

3.2 培养学生艺术修养

一个人的艺术修养要从小培养,中学生这个年龄段已经有一定的常识,思想上却还处于懵懂状态不成熟,对于艺术是什么更是似懂非懂不知所以。锡伯族人在举行贝伦舞比赛时往往要着特定的民族服饰,服饰上的刺绣展现了该民族别致的艺术特色,加之精致的妆容无不体现锡伯族特有的艺术。中学生学习贝伦舞并参加学校、家庭、民俗节庆的表演,在艺术特色中耳濡目染的培养个人的艺术修养。在贝伦舞的教学过程中,伴随着音乐(贝伦舞伴奏的乐器是东布尔形式多样,不同风格、不同音乐造就了贝伦舞多种多样的舞蹈形式)的节奏即兴起舞,形式多样。迄今整理归类的贝伦舞舞蹈有12种:锡伯贝伦、单点阿克苏尔、双点阿克苏尔、蝴蝶舞、拍手贝伦、走马舞、烧茶舞、招妻舞、乌兰赫贝伦、摇摆舞、醉舞、行礼舞等。[2]

3.3 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接触该项目之初不可避免的要观察老师的动作细节,观察过程中对认知能力起到一定的提升作用,在此过程中离不开思维能力的参与,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与老师、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沟通。

猜你喜欢

中学生动作体育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动作描写要具体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