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武术文化发展的困境与出路探析

2020-11-23

武术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技击武术文化

文 凤

成都体育学院武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文化在民族发展的进程中演绎着重要的角色,它以特有的现实形态反作用于传统文化的生长历程,“历史和现实证明,一个没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强大文化竞争力的民族,很难说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任何民族文化的断裂,必然导致这个民族的衰退。”[1]这彰显了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同时,随着时代的衍化,文化已俨然成为了新时代发展的趋势所指,它不仅可以被视为彰显国民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范例,还在塑造国民形象方面产生积极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身份与地位的有力呈现范式。此外,中国武术文化不仅拥有自身独特的文化意蕴,还在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进程中演绎着愈发重要的角色,故此,在文化强国大背景下,传承和发展武术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便显得尤为重要。但审思今日武术文化的发展,还有存在某些亟待解决的桎梏,显现于民间群体对武术文化的认知似乎略显淡薄,此外学校武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方式单一、乏味等方面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基于此,拔升群众对于武术文化的认知以及探析学校武术文化发展的途径已衍变为当今时代武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1 术德并重:武术文化时代价值的释义

1.1 武术外显文化的意象表露

武术因其自身具有技击性与文化性,在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中彰显出某些独特的光辉,因此,对这两大特质的领会与诠释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武术文化内涵较为完整的解读。此外,究其本质,不难发现可以在外显身体形态与内在思想意识的规训中去寻译与窥见,从学习武艺技能到领悟武术精神的过渡阶段,也是对武术文化能够得到更好地阐扬与释义不可缺少的演变进程,从某种层面而言,在彰显了中华优秀文化的特殊魅力方面也起到了某些积极的作用。因此,武术文化不仅可以被视为一种身体的文化,而且还是一种被赋予了生命力的精神文化,抑或说中国武术是一个宏大的文化资源宝库,其所囊括的文化因子呈现于“外显层的技术表现,而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在内隐于文化中间层、核心层的文化因子方面。”[2]两者交相辉映,为武术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独特作用又滋生了某些具有时代性的意义和价值。

武术的外在身体文化多体现为习武者对武术技击动作的一个体悟过程,进而对自身的躯体产生一个锻造功能,换言之是对于自身体质的一个锻炼,达到一种强健体格的意愿,正如法国著名哲学家福柯曾说过“各种运动虽可以健身,但是都不如国术那么适合中国现状和经济状况,不如武术即可健身,还可自卫。”[3]由此可见,习练武术不单单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在某些突发情况下遇到不正当的行为时进行我防卫,潜意识里做出本能反应,运用武术的技击动作来进行自我保护,是武术所具备的防卫作用的呈现形式。对习练者而言,武术习练者通过对武术技艺的习练从而达到对于武术技击性的一个顿悟,进而通过习武者身体运动轨迹来展现武术的技艺特征,对促进人们身体体格及体魄皆具有较为重大的影响。武术除了对习武者本身身体形态具有某些塑造功能之外,就观赏者而言,还对观赏者在某方面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根据自己所看到的表演者演绎的动作,从而达到身临其境的意境,以此来“填补技术动作之外的那份空白,感受演练者的动作所要表达与传递的那份技击意念与内涵。”[4]由此可见,武术技术动作的习练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对习武者自身强身健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给观众在某些方面也具有耳濡目染的影响,以观赏者的视角去探略别样的武术文化姿态,在某些层面而言,对武术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重大意义。

1.2 武术精神文化的内涵论绎

武术不单单可以被理解为是身体文化的武术,还可以被视为是精神文化的武术。不论从身体或是从精神层面对武术文化进行阐释,不难发现“文化是一种积淀。武术内涵从技术到文化的丰富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涵化过程。”[5]人们对于武术内涵的解读逐渐从起初的技术层面进而转向更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层面,这一衍变对社会不断发展与演进同样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今日当人们谈及武术的文化性时,可能不自觉的朝向武术对人的教化作用,这种对武术文化的解读与阐释已成为当今武术文化在传播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典范。武术文化的教化作用更多呈现在对习武者行为方式规约与品质方面的教化意义。“中国武术发展的‘文化回归’就是要促进武术发展进程中‘体育武术’向‘文化武术’的转变,”[6]这一武术发展进程的转变进程对于武术身体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皆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2 时代诉求:当代武术文化发展的窘态

2.1 大众对武术文化的意蕴浅露

民间武术文化作为中华武术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员,它不但在众多中华武术文化因素中占据着极为重要和特殊的位置,而且还为中华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就武术的技击性而言,当谈及武术时,大众起初对于它的记忆便是能打善战,这一最初记忆形态的产生与武术的本质属性中技击性关系较为密切,故而深受武术技击性的影响,人们对武术的早期印象是建立在“古代武术的最基本功能是用于技击”[7]这一说法之上。因此,民间广为流传的武术仅囿于它的技击性层面,对于武术内隐层面的文化知识挖掘还较为欠缺。而今日人们对武术文化的认知则多以内在涵养修为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得武术潜移默化地具备了我们自古以来引以为荣的道德原则——武德,使之成为习武者的价值理性和优良传统。”[8]纵观武术的发展进程,可以看到武术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的整体效果并非理想,较之于武术技击而言,人们对于武术精神文化层面的认知解读较为匮乏,因此,加深人们对武术文化方面的意识形态俨然成为了时代发展的态势。基于此,大众对于武术的认知仅囿于其表层技击的解读,而对于武术文化更加深层次的阐释较为匮乏的呈现形式亟需得以改善。

回眸经典影视作品的不断衍生与发展进程,忆昔当今人们对于武术文化的认知,不难发现其可以从影视作品中去寻绎,亦可以明晰的看出担当影视演员的角色多是武术世家或者曾习练过武艺之人。因此,人们对于武术文化的认知即呈现于影视演员的高难动作之中以及扣人心弦的影视情节之中。当提及武打片时,人们脑海中即刻浮现出了李小龙、成龙和李连杰等一批武侠英雄,他们给人们留下的深刻印象即是不仅能打,而且还能倚靠极具表演天赋的明星特质深深的抓住观众的影视心理,从而吸引住观众的眼球。不仅如此,他们还有着异于常人的武打技能,窥见其繁杂的动作表演,无不呈现出影视节目带来的独到效应。此外,李连杰“还发掘动作片的文化内涵,并从武侠之德、武侠之义推进了动作片由动作展示到文化展演的转变。”[9]这一转变对于武打片的发展而言,可谓是具有重大的影响力的改观,也是今日武打片所欠缺的成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重视动作片的文化内涵的展演已俨然成为影视时代的重心。

2.2 学生对学校武术的情感抵牾

时至今日,学校武术的技艺与文化传承以武术课程教育为主要范式,视学生为传承载体,将武术文化落实于学生这一活性传承人身上,这种传承以及传播模式也或多或少的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但审视今日学校武术的发展,不难窥见武术内容的教授多呈现于单调的武术课程中,由于课程模式枯燥、乏味,进而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低落、吸收技能与理论知识较为缓慢及课堂氛围沉闷等问题显现出来。老师为完成课堂任务,一味的给学生灌输知识技能,按部就班的讲解、示范,没有创新意识,抑或是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还不管学生学习成效是处于何种程度。这样的课堂形式学生可能难以接受,学生也很难从课堂中学到真正有意义和价值的知识,一说起上武术课,大部分学生心里是有抵触情绪的。

当前很多学校课程陆续引进了武术课程,这对于传承和传播武术文化而言是一个可喜的讯息。但“目前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现状可谓是问题重重,正处于‘表面繁华’遮蔽下‘名存实亡’的尴尬境遇”,[10]其中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老师教的与学生想学的不一致,最后导致了老师与学生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此种局势不利于武术文化的传承。基于此,从事物的根本出发,转变学生对于武术课程的学习观念,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以一些游戏或情境法等较具吸引力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值得深思与考虑的。综上所述,对当前武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再审思,是武术文化当代价值的有力呈现范例之一。

3 赓续鼎新:当代武术文化传播的出路

3.1 擢升武术文化认知

文化在中华民族演进历程中演绎着愈发重要的角色担当与使命,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对文化自信又做了进一步的深化与升华,它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对于文化自身价值践行的范例,是赋予文化生命力的有效典范。此外,文化还是一个民族进行文化身份认同的重要标识,由此可见“文化就是一个民族通过各种活动而标示其民族本身的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存在的一种形式,是一个民族进行文化身份认同的标志。”[11]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武术是其民族性的显性载体因子之一,武术文化在某些方面也是能够代表国民的内在精神气质及文化心态。因此,对于武术较为完整的释义可以从“武术不单单是身体活动,他更是中国人的思想在身体活动中的凝练和折射”[12]中得以窥见与解读。基于文化的视角去审视武术文化,可以发现单从身体活动的外表层面去诠释武术是不全面的,缺乏完整性的,因而,需要由表及里去深入挖掘武术的内涵,透过外在的身体活动从精神文化的层面去解读武术,或许会收获异样的效果。

在国家文化自信的道路引领之下,提升人们的文化自觉成为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武术文化作为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之一,要实现其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遵循‘文化自觉’原则,”[13]但探究今日武术文化的发展困境,究其缘由与人们的文化不自觉或许有着较多的关联性,体现在人们对于武术文化认识度不高、对文化内涵理解程度不够等方面。故此,社会应加强群众对于武术文化自觉性的学习,接受武术文化的陶染与洗礼,对于拔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皆发挥着愈加重要的影响。此外,基于人们对武术文化的认知多从影视作品的视角来审视,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还原节目的真实性成为了影视动作片应重点掌握的要素之一。因此,影视作品为传播武术文化营造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它以准确而生动的动作素材来演绎武术的文化内涵,为群众从多维度解读武术文化开拓了一个新视角与新范畴。

3.2 革新武术教学模式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武术课堂中融入学生感兴趣的课堂内容,基于原有的定势思维基础之上,更新已有的教学模式,将新的元素融合到武术课堂显得尤为急切。在原有的教学形式基础上,将游戏法、情景法及比赛法等教学方法带入课程上,或许对于改观当前的学校武术文化的课程教育发挥了较为重大的影响。但就目前学校武术发展境况而言,繁多学校的武术教育模式仍以传统单一的言传身教的授课方式为主,老师仅做所授内容的动作讲解、示范,随即让学生不断的练习,学生对此种课堂模式会产生心理上的抵触情绪,再加之习练武术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枯燥、乏味的事。因此,打破原有教学模式的藩篱,融入以学生兴趣为原点的创新课堂模式,让老师和学生共处“双赢”的局面。这种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的课堂范式,在某种程度上不仅是学生理想状态下的武术课程学习典范,除此之外,还给老师减轻了一定的负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如此,学生主体地位的显现在武术课程中还应被重视,倘若一味的让学生观看老师的动作讲解与示范,以老师为课堂的核心人物,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是产生学生情感抵牾的重要缘由之一。

4 结语

当今武术文化的发展走向问题逐渐成为了时代文化发展的一大热点话题,一方面提升人们对于武术文化的认知,另一方面更新原有的武术文化传播方式,对于当代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审视武术文化的发展进程,不难发现武术文化的传播应紧跟“莫让形式化的传播方式淹没武术技艺‘真’的传承,莫让固态化的传承形式阻碍武术技艺‘活’的传播,莫让标准化的时代主流打消武术技艺‘新’的发展”[14]这一局势,梳理武术文化的发展脉络与轨迹,努力使武术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保持一致高度,共同见证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发展历程,似乎与今日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都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契合点。

猜你喜欢

技击武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中华武术
二十四式太极拳技击含义探析
谁远谁近?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武术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