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说巨匠欧·亨利
——『曼哈顿的桂冠诗人』

2020-11-22袁立聪

文苑 2020年2期
关键词:麦琪心酸曼哈顿

文/袁立聪

1862 年9 月11 日,美国著名小说家欧·亨利出生。他被誉为美国短篇小说之父,也是享誉世界的短篇小说大师,与莫泊桑以及契诃夫并称“短篇小说三巨匠”。

被誉为“曼哈顿的桂冠诗人”

欧·亨利本名威廉·西德尼·波特,在其生活49 年的短暂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十分困顿的。他早年曾经做过药剂师和银行的职员,还曾编辑出版过杂志,也当过新闻记者,时常混迹在小酒馆、小客栈、公园、贫民窟,所以他笔下对小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1896 年,他在奥斯汀第一国民银行当出纳员时被指控盗用公款,入狱后就用“欧·亨利”这个笔名向杂志投稿。后来爱妻的去世和之后一段失败的婚姻对欧·亨利的打击很大,所以这种生活上的不幸让他的文风变得更加透彻,并带有一些社会批判性。

欧·亨利的作品主要分为三大类,一类以描写美国西部生活为主;一类写的是美国一些大城市的生活;一类则以拉丁美洲生活为对象。其中以城市为主题的作品最为出名、影响最大。他曾说自己是纽约“400 万”小市民中的一员,而不是“400 个”富翁之一。因为他笔下的纽约曼哈顿区的故事氛围写得十分生活化并且逼真,所以欧·亨利被称为“曼哈顿的桂冠诗人”。

独具特色的“欧·亨利结尾”与“幽默中带着泪水”

欧·亨利一生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如《麦琪的礼物》 《警察与赞美诗》《最后的藤叶》等,很多都被选作我们中学时代课本的内容。他的作品最有特点的地方就是文章的结尾往往出人意料,但又颇有深意,我们也管这种结尾叫“欧·亨利结尾”。其实之所以能让结尾变得如此具有冲击性和不确定性,主要是欧·亨利叙述手法的引入。我们看他的很多作品其实节奏都不算太快,都是以一种平缓的节奏把读者带入故事当中,但是结尾却给读者一种错位感,让读者本来以为会按照之前故事发展的剧情和这种错位结局产生了极为强烈的反差。

除了结局的错位感以外,欧·亨利的作品往往在幽默中带着一股心酸,以及对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同情。我们从《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这两部经典的短篇小说就可以看出。在《麦琪的礼物》中,这对年轻的夫妻为了给心爱的人送上圣诞礼物,都不惜把自己珍贵的东西献出,麦琪卖了她的秀发,而丈夫则卖了他的金表。在心酸中也透露着温情是他作品的一大亮点,也是最打动读者的地方。《警察与赞美诗》中作者对美国不公正的畸形社会进行谴责,流浪汉苏比的无奈与心酸令人印象深刻。

被质疑肤浅,但依旧伟大

欧·亨利去世后,他的声望曾经非常之高,当时很多文学评论家都对其在文学中的贡献表示极大的认可和称赞。但在后来,他的作品被人质疑,说他的文章过于简单、类型化;不够细腻,缺乏深度和复杂性。《剑桥美国文学史》曾评价:欧·亨利的作品是小把戏,叫人眼花缭乱,趣味横生,但毕竟只是小把戏。

不过,即使欧·亨利曾受到质疑,但是他的作品依旧非常受人们的欢迎,他的“欧·亨利结尾”至今影响着文坛。尽管他的写作生涯只有9年,但他留下的300 多篇短篇小说是文学界的一笔宝贵财富。

猜你喜欢

麦琪心酸曼哈顿
背井离乡的父母有多少心酸:都是为了孩子
对标“曼哈顿”,叫板珠江新城!广州海珠湾凭什么?
从《百万美元宝贝》看体育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背井离乡的父母有多少心酸:都是为了孩子
他们那时多有趣
放着座位不坐,谁懂农民工的心酸?
麦琪的宠物
心酸的婚事
《麦琪的礼物》之语言品味
曼哈顿中国城失火一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