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军民融合产业布局现状及问题研究

2020-11-20谢晓波张君李亚薇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5期
关键词:产业布局军民军工

谢晓波 张君 李亚薇

摘要:辽宁是我国的军工大省,国防科技工业门类齐全、实力雄厚,在航空、船舶、兵器化工等方面优势尤为显著,国防科技工业在辽宁省有着很好的发展基础。辽宁省军工行业产值在全国省级层面排在第四位,产值过千亿,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为发展军民融合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几年,省内重点城市紧紧围绕国家及我省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出台政策、建设园区,各市产业布局发展良好,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关键词:军民融合;区域布局

国防科技工业向军民深度融合加速迈进,中央驻辽军工企业经济运行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以航空、船舶、核技术装备等为代表的军民融合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去年以来,辽宁抓住军民融合重点领域发力,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机构建设逐步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企业合作态势强劲、项目落地速度加快,要素全、领域多、效益高的军民深度融合新格局逐步形成。

一、辽宁省军民融合产业布局现状

1.沈阳市产业布局

沈阳拥有雄厚的军品研发、制造基础以及大量的科研人才。沈阳拥有中央军工企业和科研单位14家,涉及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核工业等领域,产值超过400亿元,拥有100多家配套民营企业,产值达到200多亿元。借助优势,沈阳把军民融合作为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将军民融合纳入《沈阳振兴发展战略规划》,并出台《沈阳市加快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该项政策措施从科技成果转化、鼓励“民参军”企业参与军工配套、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等十大方面对军民融合产业进行了支持。根据现有产业布局及特点,沈阳市提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新构想,建立虚拟与实际相结合的示范园区,整体覆盖沈阳区域相关企业、事业、科研院所等军工和民口单位,形成“一区多园多点”军民融合发展格局。一区,即将整个沈阳市行政区范围作为军民融合示范区的范围;多园,即以国家级高新区、开发区为核心园区,各种产业园、集聚区为扩展区,辐射带动区县(市);多点,即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充分发展各类创新主体作用。目前全市已有25家单位加入了军民融合产业联盟。

2.大连市产业布局

大连市战略地位独特,是国家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龙头,在引领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连拥有有70多家重点军工单位及民营配套单位,有一批承担军工重点任务、军工技术研发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军工企业核心技术领先,军转民潜力巨大。2016年7月,《大连市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总体方案》获辽宁省批准并上报国家,目前,大连市已成立军地相关部门组成的军民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初步完成军民融合发展规划,并将出台支持政策与措施。近年来,大连打造了一批军民融合型产业集聚区。以大连湾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高新区和大连瓦房店市等4个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为基础,采取“一区多园、点面结合”方式,建设“五大基地”,布局“七大园区”。

3.葫芦岛市产业布局

葫芦岛市依靠独特的军工优势(军舰、潜艇),2017年初,被确定为省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市,并出台了《葫芦岛市省级军民融合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等配套系列政策。葫芦岛市积极推动军民资源通融、产业兼融、技术互融、利益共融,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年产值达100亿元。目前全市参与军民融合的企业达30多家,已建成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平台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省级技术中心7个。葫芦岛市军民融合企业多数拥有核心技术和产品,海洋核动力平台、核电主管道、航空润滑油等多项产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空白。渤船重工自主研发的AP1000核电主管道产品,使我国摆脱了核电站关键设备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每台机组为国家节约近3亿元资金。

4.鞍山市产业布局

鞍山市作为省内钢铁工业强市,鞍钢集团与军工企业合作比较成熟,其防弹钢板、航母及军舰用钢板等不仅得到国内军工企业认可,在国际上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鞍钢之外,几家民营装备制造企业也走在了“民参军”的路上。其中,鞍山电磁阀有限公司,是国内电磁阀行业规模最大、工艺手段最先进、研发实力最强的专业设计和制造厂家,已获得国家武器装备生产许可证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武器装备生产许可证,是我国军用舰艇、涉核装备电磁阀主要供货商,先后为多项国家重点军事工程项目提供优质产品。磁谷科技(集团)是在鞍山钦元节能设备制造公司整体并购美国迈格纳公司基础上组建的,现已成为中国磁技术领域为数不多的高科技企业,其产品在节能降耗、安全環保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采矿、发电、水处理、造纸等行业。其海外用户包括美国海军、美国陆军,在“民参军”方面迈格纳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二、辽宁省军民融合存在的不足

1.资质配套企业总量不足

尽管我省军民融合区域布局发展良好,但真正具有资质为军工配套的地方企业数量以及从业人员相对不足,与广州、四川等军民融合发展较快的省相比差距不小,也与我省军工大省的称号不匹配。

2.“军”“民”互转难度较大

我国国防军工产业体制是军民分割,互相封闭,界限分明。我省行业配套体系相对封闭,安全保密要求比较高,许可办理流程比较复杂,地方民口参军难度较大,民营企业在争取订单过程中有困难。军口企业在知识产权应用、人才体制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障碍和束缚,军工企业开发民用市场的能力相对比较弱,有很多具有很好前景的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是很畅通,军工企业巨大潜力难以发挥。

3.军民融合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

近几年,在国家及省内大力发展军民融合政策的鼓励引导下,我省具备一定实力和条件的地方民口企业热情高涨,但是缺乏有效的渠道和平台了解掌握相关企业的需求和发展现状。省内投融资、成果转移转化等对接平台尚未建立,军民融合还缺乏有效抓手。

4.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区辐射效应不明显

由于政策的支持,有些地区大量集中认定军民融合产业园区,未考虑实际情况,片面追求高附加值产业,造成产业链关联度小、园区平台功能不完善、相关配套不够、科技创新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同质化”现象,导致军民融合产业园区辐射效应不明显。

参考文献:

[1] 崔雪松,彭徽.辽宁省发展军民融合的产业选择和制约因素[J]. 科技经济导刊,2017,(12)

[2] 陈波,李明峰,张笑.军民深度融合的“点-轴-带”战略布局[J].开放导报,2018,(4)

猜你喜欢

产业布局军民军工
元宇宙价值链与产业政策研究
军工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分析
数形结合法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军民融合:破题与思辨
世界五百强:中国军工风云榜
我国风电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
我国都市工业园的家具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军工股上涨
军工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关于江西省高铁经济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