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鳌园路上姊妹楼

2020-11-20张桂辉

福建文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延平陈嘉庚集美

张桂辉

声名远扬的厦门集美学村,有多幢西洋与传统有机交融、诗意与品位兼而有之的近代艺术精品建筑。它们既独具特色,又拥有同等身份——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我接触最多、印象最深的,是鳌园路上1922年建成的延平楼与1959年落成的南薰楼。二者并肩而立、向海而眺,宛如一对亲姊妹,日复一日,默默无语,迎接海内外八方游客;年复一年,静静地并肩而立,坚守在浔江之滨。

鳌园路是一条长约2000米的商业街。鳌园,是嘉庚公园的“园中园”。从嘉庚公园南门,一直蜿蜒至北门段的鳌园路,路边的建筑呈现“骑楼”风格。沿线先前的水泥路已改造成贴近学村风格的花岗石“火烧板”。

以红、绿为主色调,各色店面密集的鳌园路,是进出嘉庚公园的一条主通道,因而成为学村景区游客最多的路段之一。双车道的鳌园路,在南薰楼前不远处,分别与三条道路连接——向西延伸的道南路,北折的尚南路,南折的龙船路。在龙船路路口立着一块介绍“龙舟池”的示意牌。

“国保级”的南薰楼群,与总面积24万平方米的龙舟池毗邻。南薰楼群包括延平楼、南薰楼、黎明楼和道南楼。并排而立的南薰楼、延平楼,位于学村鳌园路27号集美中学校区内。按建成时间先后论,延平楼是“姐姐”,南薰楼是“妹妹”,都是陈嘉庚先生的心血之作。

陈嘉庚(1874—1961),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今厦门市集美区)人,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生前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等职。他有一颗炽热的爱国心,更有深厚的桑梓情。纵观其一生,为国家所尽的责任,为家乡所做的好事,林林总总,不胜枚举。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不畏艰辛、不遗余力倾资办学、培育英才。

1922年,陈嘉庚先生在集美寨建成一座三层楼房,取名“延平楼”,作为集美学校校舍。延平楼前是历史悠久的集美寨。集美寨原称浔尾寨,位于集美学村“浔江”海边。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以厦门作为抗清基地。清康熙十八年(1679)五月,郑军部将刘国轩为加强岛上防务,受命建造浔尾(集美)寨,使之面临浔江海域,与禾山上的高崎寨互为犄角。因郑成功受封延平王,此寨雅称“延平故垒”。

亂世之下,国无宁日。延平楼也命运多舛,有过—段坎坷的历史。先前的延平楼,主体白灰砖墙。1938年5月,日寇占领厦门。厦门沦陷之后,日军以金门、厦门为据点,不时用飞机、大炮轮番轰炸集美校舍与民宅。延平楼位于集美南端高地,与厦门岛仅一水之隔,目标突出,首当其冲,最终遭遇天降横祸,毁于日军炮火。原本生机盎然的延平楼,几成废墟,一派凄凉。

1950年9月,陈嘉庚先生定居故乡集美。为协助地方政府发展教育事业,他不遗余力地筹资修建、扩建集美学村。是时,集美尚无一幢小学校舍,而小学生人数却逐年增加。陈嘉庚遂决定重建延平楼,并把它列为重点工程,紧锣密鼓、加急进行。他依照原来的地基设计,不但亲自监督工程进度和质量,而且每天必到现场察看。1952年底,工程竣工,仍名延平楼。再生的延平楼共4层,砖木结构,红色砖墙,绿琉璃瓦,较之原来模样更为堂皇壮观。同时,濒海建成一个人工游泳池——“延平池”,将楼前荆棘墓穴地带因地就势建成整齐划一、用花岗岩砌成的四大层24级台阶,作为海滨泳池的看台。为铭记历史,陈嘉庚重建延平楼时,特地在底层东西两间耳房的内侧墙的红砖上,分别镌刻了“垒基维旧”与“黉宇重新”八字。

1953年春,集美小学搬入新延平楼上课。及至1964年,学生达1500人。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集美小学迁到尚勇楼、瀹智楼和三立楼上课,延平楼则划归集美中学管理使用,延续至今。延平楼前、集美寨后,一棵独木成林的古榕树,四季常青、枝繁叶茂,形成一道自然景观。集美寨遗址内,尚存有用花岗岩条石砌成的寨门,以及两侧残余的门墙。寨门高3.08米,宽1.68米,厚0.65米。寨门后东北侧有两块卧地岩石,石旁有一门铁锈斑驳的古炮,似在向各地游客诉说历史往事;其中一块岩石上,有民国年间镌刻的隶书“延平故垒”四个大字。在延平楼前下方的鳌园路旁,立着一块约2米高的长方形石碑,上面竖排刻着这样一些文字:“集美寨遗址 由市人民委员会于一九六一年一月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本府于一九八二年三月重新公布。厦门市人民政府 公元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立。”

南薰楼虽然比延平楼“年轻”,但“个头”更高、“体型”更大。20世纪50年代,陈嘉庚先生在支持兴建这座大楼时,取《诗经·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中的“南薰”二字作楼名,寄寓他“教育立国,科学兴国”的崇高理想。

1959年落成、坐北朝南的南薰楼,建筑面积8105平方米,楼体呈Y字形。主楼16层,高54米,为当时福建省最高大楼;翼楼6层(局部7层),如鸟翼后展。整座楼用细纹花岗岩建造,总体造型为西洋塔楼式,类似西欧19世纪的巴洛克式建筑。设穹隆顶钟亭,东、西角楼设重檐攒尖亭,翼楼为歇山顶。其建筑设计风格,蕴含着陈嘉庚先生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怀。“身穿西装”“头戴斗笠”的南薰楼,楼身门窗既大又多,楼顶以“嘉庚瓦”覆盖、中华亭榭镇峰,寄托着陈嘉庚追求祖国强盛、超越西方的强烈愿望与远大志向。

不久前的一天上午,当我从南薰楼西南侧楼梯拾级而上时,一股暖流随即涌上心头。我边登楼边观察,但见石阶楼梯,宽约1米,每层22级,折成“V”字形两段;一至四楼为初一年段18个班级教室,五楼为年段办公室;登至六楼楼梯口,一扇铁门,封而锁之。我转身下楼,大楼南面草地里,一横一竖两块石碑映入眼帘。前者刻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早期建筑 南薰楼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二〇〇六年五月二十五日”等红色字样;后者系福建省人民政府所立,上面刻有“陈嘉庚创办校园建筑——南薰楼群 经本府于二〇〇五年五月十一日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等文字。

南薰楼在集美学村的历史风貌建筑中,无论是建筑风格,抑或是立面装饰,都是最具代表性的。该楼有几个鲜明特点:彩色出砖入石、梁檩桁柱不油漆、三曲燕尾脊、创新嘉庚瓦。尽人皆知,瓦乃普通建材。殊不知,嘉庚瓦不普通,它是陈嘉庚先生中西合璧的又一杰出创造。当年,陈嘉庚先生回家乡办学,大规模的校舍建设需要大量瓦片。不论是从海外进口成品洋瓦(机制水泥瓦),还是进口洋灰(水泥)再行制作,远涉重洋,运输费用可想而知。而闽南传统的手制红瓦,轻薄质脆,容易破碎,且抗风力低,南薰楼楼层高,面积大,不宜使用。陈嘉庚先生做出决定:就地取材,用本土之泥,造自己的瓦。于是,他引進生产洋机瓦的机器设备,选定闽南土质最适宜生产砖瓦的漳州石码作基地,土洋结合开始试制黏土瓦。为了提高瓦片的强度和抗台风能力,陈嘉庚先生对机瓦模具进行革新,要求每15块瓦片,净重必须达100斤。瓦片底面中部突出一个长3厘米,宽、厚各1厘米的“肚脐”。“肚脐”正中有一小孔。铺瓦时,铜线穿过小孔,将瓦片牢牢系在椽子上,任凭狂风暴雨,兀自岿然不动。如今,因为建造南薰楼而苦心革新,就地取材、土洋结合、与众不同的“嘉庚瓦制作工艺”,已被列入厦门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薰楼、延平楼等,既是社会发展的见证人,又是经济腾飞的助力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厦门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典型、最直观、最精彩的是跨海大桥、海底隧道的“腾空出世”“入海延伸”:1987年,厦门采用当时世界先进技术兴建厦门大桥,于1991年建成通车。迄今为止,先后建成了海沧大桥、集美大桥、杏林大桥、翔安隧道等。这几条跨江越海的通道,推动的是腾飞与崛起,连接的是海岛与陆地,串起的是现在与未来,点亮的是希望与梦想。

如今,位于厦门市鹭江道、与鼓浪屿隔海相望的厦门国际中心,建筑高度339.88米,傲立海峡西岸,点亮美丽鹭岛。和着厦门强劲发展的节拍,集美城区面积迅速扩大,新楼、高楼拔地而起,新建、扩建道路不断增加,交通硬件设施不断更新升级,车流、人流川流不息,欣然涌动。位于杏林湾营运中心的诚毅国际商务中心,楼高262.05米……尽管如此,独具特色、拥有60多年历史的南薰楼,依然是集美乃至厦门的地标性建筑。

南薰楼,矗立于浔江西岸的制高点上。陈嘉庚先生当年选址在这里,当有登高望远之抱负与寓意。陈嘉庚先生不仅眼光敏锐,而且高瞻远瞩,因而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屡拔头筹。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快速发展,集美迅速崛起。如今,游客登上南薰楼,置身顶层的亭子中,看海天一色,观潮起潮落;几座大桥,如彩虹飞架,似蛟龙出海,诗情画意,一览无余,真是美不胜收,令人心花怒放。

责任编辑陈美者

猜你喜欢

延平陈嘉庚集美
陈嘉庚选采办
陈嘉庚选采办
基于多种电气增量融合判据的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陈延平
陈嘉庚
悼念许集美同志
勿忘初心不改其乐——许集美同志生平简介
许集美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榕举行
论剑集美 2014COC总决赛报道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