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涨海声中访刺桐

2020-11-20郑剑文

福建文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刺桐泉州

郑剑文

泉州是个依山傍海的城市,涛声永远是它的进行曲。宋元时期,伴着浩瀚的涛声,泉州出海口迎来了远洋的风帆,当那远渡而来的番人见满城的刺桐花开得繁盛,欣然而呼:“Zayton!Zayton!”从此,泉州多了一个洋名叫“Zayton”,这就是刺桐城的由来。

1291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泉州,作了如此记载:“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货物堆积如山。”伊本白图泰也说过:“我在刺桐港看到上百條大船,至于小船多得不可胜数。”犹太商人雅各更是在《光明之城》一书中介绍了泉州当时的繁荣。那时泉州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中国的丝绸、陶瓷、茶叶与外国的香料、珠宝集散于此,异域文化在此交融共生。泉州成了梯航万国的国际大都会,“Zayton”的芳名也搭上”丝路“上的海船而享誉海外,那是西方人向往的“光明之城”。

在10-14世纪的世界海洋贸易网络中,泉州展现了完备的海洋贸易制度体系、发达的经济水平以及多元包容的文化态度,成为东方世界的海洋商贸中心,也是中国与世界对话的一个重要窗口。2017年1月,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最具代表性的港口城市,“古泉州(刺桐)史迹”被推荐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2020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古迹遗址日活动中,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宣布:“2020年,中国的申遗项目更名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本次申遗增加的内容更多的是考古遗迹、遗址,支撑泉州作为宋元时期国际贸易中心的价值,让其普遍价值更加丰富和完善。”如今,申遗工作进入冲刺阶段,我有幸参与前期申遗工作,负责遗产点的管理保护,偶尔也客串一下导游,向客人讲述刺桐古城的遥远故事。

那天,刺桐花开,涨海声响,我带了几位

外地友人重访刺桐古港,站在文兴古渡那座宝箧印经石塔下,大家感慨万千。或许,这里才是“丝路”真正的起点。何谓起点?那应是海船扬帆与落碇的地方。泉州向海而生,一条“丝路”串起一段历史。泉州古称“刺桐”,那是一种原产于亚热带海岛的花树,花色红艳似火。一座城市以花为名,那么它注定与花有缘。是的,泉州城的兴起或许可追溯到一场禅意悠远的花事。唐垂拱二年(686),西街还是一片广袤的桑园,那个“桑开白莲”的美丽传说,催生了一座莲花禅寺,这是泉州开元寺最早的名称,大雄宝殿前那方“桑莲法界”匾额,就为纪念那场盛大而神秘的花事。一场花事成就一座名刹,开元寺的莲花道场香火旺盛,香客聚集成市,居民列屋成街,泉州最早的一条街西街就这样成形了。到了唐光启二年(886),王审邽修筑泉州子城;五代时期,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环城遍植刺桐花。一条西街,两座古塔,还有满城的刺桐花,从此,泉州古城便沐浴在一片缤纷的花海之中。

“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这是宋代诗人谢履的一句诗。泉州面海而居,自古就有耕海牧洋的传统,那艘搁在开元寺内古船博物馆的宋船就承载了许多先民航海的记忆。南朝永定二年(558),天竺僧人真谛在九日山下的建造寺弘扬大乘佛法,他“讯小舶、至梁安郡,再装大舶,返西国”,寥寥数语印证了泉州最早的一段海外交通史。711年,武荣府治从丰州迁至西街附近,并改称“泉州”,从此泉州的政治经济中心开始向大海迈进。

或许从那时起,泉州就离不开大海的呵护。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别驾赵颐贞凿沟通舟楫至城下”,那时划着小舟就可沿着晋江入海。公元906年,王审知三兄弟带兵入闽,他们虽来自中原,却对大海寄予厚望,积极推动海外贸易,“招来海中蛮夷商贾”,并开始与三佛济、占城、新罗等地的番商进行海上贸易,尤其是主政泉州达17年之久的王延彬倡议“多发蛮舶,以资公用”,因此赢得了“招宝侍郎”的称号。到了宋元祐二年(1087),朝廷在泉州设置市舶司,泉州与广州、明州、杭州跻身中国四大贸易港口。时任泉州市舶司提举的南宋宗室赵汝适写了一本《诸番志》,对海外50多个国家的地理物产进行了描述,成为当时泉州海上交通贸易的指南。

景炎元年(1276),那时已是元朝的天下了。身为阿拉伯后裔的大海商蒲寿庚继任泉州市舶司提举,蒲氏家族“以善贾往来海上,致产巨万,家僮数千”,“擅番舶利者三十年”,那是泉州海上贸易的鼎盛时期。此时的刺桐城,大食人、波斯人、印度人和南海诸国番商比邻而居,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摩尼教、婆罗门教并存,有句古诗“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就描写了这座城市的繁荣。

那年,乡愁诗人余光中回到故乡泉州,我有幸参加了在泉州府文庙举办的一场诗会。记得余老先生吟诵了他刚创作的几句诗:“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他以诗化语言概括了泉州的前世今生。如今的刺桐港早已沧海桑田,许多遗址分散在泉山晋水之间,探寻“海丝”遗韵,必须从刺桐港走起。

因工作之便,我再次参与了一次“海丝”史迹调研活动,得以遍览泉州的22处申遗点。那是个天朗气清的日子,我们从蟳埔渔村下海,或许乘船入城是最真切的体验吧。正值涨潮,波涛万顷,舢板船载着我们在泉州湾绕了一圈,透过薄雾可见屹立于石狮宝盖山上的万寿塔。这座已有800多年历史的石塔守望着大海,它是泉州湾外围的一座航标塔,对于航海人来说,那是故乡的象征。

船过大坠岛与小坠岛之间的岱屿门主航道,风浪明显变小,毕竟内海与外海有别,而六胜塔就成了江海交汇的航标。这座始建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的五层石塔立于石湖半岛上,远看形似开元寺的东西两塔。石狮博物馆的李馆长介绍:“古塔共有80尊佛教人物浮雕,图案粗犷古朴,技法精湛,是古建筑中的精品。历史上这里曾有18个古渡,如今只剩林銮古渡。”他指着古渡说:“那是唐代海商林銮开凿的石阶与拴缆孔。”踏着深深浅浅的台阶,我有些怅然,古渡再也迎不来帆影了。此时,不远处的石湖码头传来声声汽笛,那里有万吨巨轮即将起航。

从晋江入海口溯流而上,可见后渚港塔吊林立,轮船簇拥。1292年,马可·波罗受忽必烈委托,护送蒙古公主远嫁波斯,就是从那扬帆出海的。船到蟳埔铳城外,有一座灯塔不舍昼夜地闪着光芒。明嘉靖年间这里设立鹧鸪巡检司,那是泉州的第一道海防设施。船走了十多分钟,先到美山古渡,又向西走了1公里就到了文兴古渡。站在古渡远眺大海,晋江水渐行渐远。这两处江口码头与位于海口的石湖码头构成了泉州古代集群港的格局,反映宋元泉州港繁荣时期的独有风貌。涨海声中,那万国商人应是在此登岸入城的吧。

船靠岸后,我们从文兴码头上岸。以前,从石头街向西走五六公里可到泉州城。石头街有座古意盎然的海神庙——真武庙,这是北宋乾德年间的建筑。老张是个资深的文物保护志愿者,他为我们讲解:“本为北方水神的真武大帝到了泉州却变身为海上保护神,泉州海神信仰由来已久,真武庙的祭海与九日山的祈风是官方举办的两大盛典,《泉州府志》就记录了宋代泉州郡守到真武庙祭海之事。”在九日山崖壁,我们见到了10方祈风石刻,那是宋元时期留下的祈风遣舶印记。南宋妈祖成了第三代海神,城南建了一座中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妈祖宫庙,从此祭海祈风仪式统一在那里举办。随着丝路的延伸,有华人落脚的港埠,往往就有妈祖的宫庙,一条“海丝”路缭绕着千年的香火。

从真武庙出发,我们乘车到了泉州城南。从德济门遗址上的残砖断石上,我们仍可辨出城门、城墙、门道、拱桥以及瓮城的痕迹,有十余方伊斯兰教、景教、印度教寺庙的石质构件仍静卧于废墟中,以证明泉州多元文化之悠久厚重。德济门内外曾经十分繁华,番客群居于此,“异货禁物堆积如山”,江上有“画坊八十”,时人称赞“四海舶商诸蕃琛贡,皆于是乎集”。而聚宝街则是货物聚散地,舶来的番货卸于富美古渡,再用小船转运到车桥头,各色商人番货汇集于此,“聚宝街”因此得名。

同行的陈鹏老师是个考古专家,他说:“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中国商品曾是洋人炫耀的奢侈品,在梅溪河畔金交椅山窑址上,考古发掘出四条龙窑遗迹和一处作坊遗迹,从陶瓷碎片知道那是唐宋遗物,那是一处重要的陶瓷生产和外销基地。”北宋朝廷在泉州设立“市舶司”,职责是“掌番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后来又设立“来远驿”,作为接待外国使节之所。在聚宝街车桥头,我们看到《重修来远驿碑记》,上面记录了丝路上的陈年往事。古渡、帆船、老街、番货、商人,我的脑海里浮现一幅“市井十洲人”的画面。

从德济门走到顺济古桥头,晋江水低吟浅唱着一路东去。这是一条岁月流淌的长河。东晋时期,士人衣冠南渡,沿此江而居,故江名“晋江”,距泉州城北12公里处还有一条江叫“洛阳江”,这些都为纪念泉州先民的来处,这些名字无不飘逸着浓郁的中原文化气息。

如果说船是移动的桥,那么桥便是搁浅的船,丝路起点当然离不开船与桥的联系,泉州的造桥与造船技艺享誉八方。1974年在泉州湾出土的那艘有水密隔舱的宋代海船,适宜海上远航,那是福船的特征,体现当时最高的造船技艺。

走遍泉山晋水,感受最深的应是中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交融并蓄。清源山脚下那座守望泉州千年的老君造像,虽号称“老子天下第一”,却总那么和蔼可亲,难怪与山上的儒、释、伊斯兰等多种宗教能和谐相处。开元寺大雄宝殿斗拱上的飞天乐伎,兼有欧洲安琪儿与印度妙音鸟的造型元素,很是耐人寻味。就是开元寺月台下的狮身人面石刻与后廊石柱上的雕刻,也都源自印度教的神话故事,那造型与神韵都令人浮想联翩。

在城里的街巷中穿行,可见各种宗教寺庙比邻而居,都市的烟火与寺庙的香火混杂其间,走着走着,你会亲切地感受到什么是半城烟火半城仙了。南俊巷里承天寺的幽静、涂门街边关帝庙的拥挤、中山路基督教堂的神秘无不让人神往。尤其是那座中国现存最早的伊斯兰教寺院泉州清净寺,以其独特的伊斯兰教建筑风格令人叹为观止。

泉州自古就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城市,不同肤色的人乘着海船踏浪而来,他们在泉州经商传教,甚至结婚生子。泉州人称他们为“番客”,称他们的居住区为“番坊”。在泉州这块土地上,多种文化与多种宗教共生共长,形成了东西方文明兼容并蓄的多元文化景观。在清源山东麓,数十座古墓分散在一处叫世家坑的旷野上,许多墓碑刻有狮子图案,这些狮子都神秘地微笑着,那是古锡兰科提王朝的雕刻风格。有些墓碑还刻“锡兰使臣”字样,交代墓主人的祖籍地。这里流传着锡兰王子流落泉州的传奇故事。前些年,在泉州旧城改造中陆续出土了许多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石棺与墓碑,上面都刻有圆月、卷云、花朵、生命树等图案。这些墓碑如今被展示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后面的草地上,远远看去,那近百方排列整齐的石棺墓碑就如搁浅的海船,静泊于刺桐港畔,仿佛还在等待什么。

在泉州府文庙的古榕下歇息,此时一缕南音袅袅飘来,这种宛若天籁的音乐源于中原,被称为传统音乐的“活化石”,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四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泉州文庙是中国东南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庙建筑群,也是泉州文脉的所在地。望着这片保护完好的古建筑,我感到有阵阵古风在浩荡。

徜徉泉州古城,俯仰之间你都可轻易遇上文物古迹,难怪有人赞叹“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目前,全市拥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24处,其中国家级31处、省级104处。全市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体系,拥有县级以上代表性项目434项,其中国家级代表性项目34项、省级代表性项目89项、市级代表性项目224项;4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名录。泉州又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宋元时期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享有“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美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泉州。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的,文物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记忆,彰显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世界遗产大会上说:“中国将一如既往地做好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在世界文化遗产领域承担更多的责任,与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守护好人类共同的文化家园。”如今,泉州市委、市政府正緊锣密鼓地开展“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申遗工作,积极地把泉州建成中国向世界展现悠久历史和多元文化的生动窗口,以推动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刺桐古港的风帆虽已远去,但“海丝”之路仍在延伸。为了响应“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泉州正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如何向世界讲好泉州故事是当务之急,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想,这故事应有刺桐的芬芳,又有涨海的声音。

责任编辑陈美者

猜你喜欢

刺桐泉州
春天的比喻
泉州
泉州之旅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泉州九仙山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刺桐胜景 知多少
泉州刺桐花咏兼呈赵使君(节选)
金脉刺桐嫩枝上刺桐姬小蜂虫瘿分布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