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之下是进行生命教育的好时机

2020-11-19邓雅兰

心理与健康 2020年11期
关键词:价值生命疫情

邓雅兰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2020年成为了很多孩子尚且短暂的人生中极其特殊的一年。本应是喜庆祥和的春节一下子变了一副严肃“面孔”,电视里每天都是关于疫情的最新消息,还有在第一时间更新的疫情數据—有多少人确诊;有多少人被治愈;又有多少人离去……

截至2020年9月29日,全球已有累计100万人死于新冠肺炎。也许孩子们从没有在这么密集的一段时间里,如此频繁地听到“死亡”这个词。相比大人而言,孩子可能受到更多的冲击和影响。他们也许会发问“什么是死?”“妈妈会死吗?”“我会死吗?”也许什么都没说,但2020年终究会给孩子们带来和留下一些不同的东西。

在这种情境下,或许是家长们进行生命教育的好时机。

什么是生命教育?

2012年5月,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推出了职业培训课程《生命教育导师》,其中指出:生命教育即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其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学会积极的生存、健康的生活与独立的发展,并通过彼此间对生命的呵护、记录、感恩和分享,由此获得身心灵的和谐,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

上面的这个定义比较明确地指出了生命教育的内涵。其中,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是生命教育的核心与前提,而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目标是生命教育的目的之一。通俗来说,生命教育就是关于“为什么要活着?怎么才能活得更好?怎么才能活得有意义?”的教育,并在此基础上自下而上实现每个人与自我的整合,与他人的和睦,与社会的和谐,直至达到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

然而,生命教育的现状

并不乐观。

近日媒体报道的一中学男生在受到母亲批评与掌掴后在学校跳楼身亡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这样的案例并不是个别现象。国内外多项调查数据显示,造成青少年死亡的首要原因不是任何一种疾病,而是自杀!在一出出悲剧背后,也反映出孩子们对于自己生命的淡漠,对于活着的迷惘。

造成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生命教育比较抽象,孩子比较难接受理解。其二,很多家长对此也不重视,或者说很多家长也没有接受过生命教育,自己对于生命教育也没有概念,因此也难以把相关理念传递给孩子。其三,就是当下国内的社会环境,还是比较忌惮谈论“死”的。

而在当下,新冠肺炎造成全球超百万人死亡的背景下,“死亡”这个词已经一遍遍在孩子耳边想起的时候,是时候谈谈生命教育了。

那么,家长该具体如何进行生命教育呢?

◢ 死亡教育

与孩子谈论“死亡”是必要的,因为孩子只有真正理解了死亡,才会知道生命是多么的珍贵,才会在意怎么样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他的价值。

在疫情之下,孩子可能会主动发问“什么是死亡?”“我会不会死?”对于4岁以上的孩子,家长不应再糊弄孩子了,而是要尽可能用孩子听得懂的言语,客观地向孩子陈述什么是死亡。可以借助一些优秀的绘本,或生活中的实例,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要注意的是,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亲子之间的情感连接,这种情感连接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一个非常充足的理由,也是他安全感的来源。

◢ 让孩子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欣赏自己

在孩子逐渐成长,开始认识世间万物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认识自己。有太多孩子在童年这一形成自我认知的重要阶段没能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致使其自我意识的觉醒度不高,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不强。

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在家人的呵护下出生和成长的,是独一无二的,无可替代的;自己有优点也有不足,不过分苛求自己,但也对自己负责;知道自己会高兴、会生气、会伤心、会沮丧,但也始终是爱自己,关照自己的。

◢ 与孩子共同探讨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在实现第二点的基础上,可以尝试让孩子将视角从自身投向外界,开始考虑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怎么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也是早期生涯规划的一种尝试,让孩子从小将眼光放得更长远,与他探讨自己长大后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未来的无限可能和达成的路径。而不再是“上小学是为了考个好中学、上中学是为了考个好大学、上大学是为了找个好工作,然后,就不知道接下来活着是为了什么……”

可以结合疫情中医护工作者的例子,他们不惧危险,逆行驰援,这背后支撑他们的正是强大的自我价值感和使命感!

当然,生命教育的内涵远不止于此,不过以当下疫情为契机,可以开始和孩子谈谈上面的话题,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猜你喜欢

价值生命疫情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