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警务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应用设计与实践

2020-11-19席剑霄张莹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警察技术 2020年6期
关键词:治安警务终端

席剑霄 张莹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引言

2019年公安部提出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要求。该项工作是承接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工程,是推进“平安中国”重大决策部署和实现的重要保障,对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建设工作层面,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需要完成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战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战业务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建设,需要依托无线通信、人工智能、公安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安全等多种技术,深度利用科技信息化所产生的“技术红利”。相应的,移动警务作为重要的警务实战模式和技术集合,也应当作为稳定、快速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战业务应用系统的推动力量,需要有针对性的研究如何将移动警务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战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中。

一、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构建公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战业务应用系统需要完成“层圈查控”“单元防控”和“要素管控”三大任务,包括了公安检查站治安管控系统、智慧街面巡防系统、智慧安防小区管控系统、大型活动安保系统等在内的九大业务系统。各个业务系统的定位主要依据其所要完成的业务功能和实战场景,即任务类型驱动系统功能定位。在各个系统实现其预期业务功能和警务流程的过程中,需要利用网络接入、链路加密、数据采集、态势感知、查询比对、指挥调度、分析研判、指令推送、图像处理等多范畴技术模式,以保证业务功能的顺利实现。随着无线化、移动化、智能化等技术日趋成熟,可以将移动警务的技术模式引入建设公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战业务应用系统中,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用之有益的治安防控体系移动警务技战法模式,构筑更加立体、更加智慧的防控体系。

二、新一代移动警务

2016年公安部发布了《全国公安移动警务建设总体技术方案》,并陆续发布了总体技术、移动终端、监控组件、跨区域安全、应用支撑、密码设施升级、集中管控等相关配套标准、规范、方案等。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宏观上全国公安移动警务体系已经形成了“部-省”两级架构,移动无线接入技术架构日趋成熟,安全管控能力得到覆盖,应用支撑体系及级联机制成形,国产密码技术应用得以推进,移动警务应用生态得到繁荣。从整体上看,通过移动警务规范的指导和各级公安机关的不断建设工作,充分发挥了移动警务在采集核查、调度指挥、治安巡逻、卡口检查等警务工作场景下独有的优势,彰显了智慧警务的建设思路。将移动警务应用于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工作,是切实有效的建设思路。

三、总体规划架构

将移动警务应用于公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战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支撑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在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相关内容中,对于数据汇聚和上报、安全接入、视频回传、融合通信、跨网络资源支撑和业务联动等相关业务,完全可以在《全国公安移动警务建设总体技术方案》及配套规范/标准所规定的技术框架内,利用移动警务中多类型移动终端对应用承载能力、安全的无线网络接入能力、配套安全组件和密码能力、应用运行/管理支撑相关系统,为相关治安实战业务系统提供能力保障。

四、规划思路

(一)利用多类型警务终端

在治安防控体系实战业务系统中,针对用户类型、业务类型、资源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在不同的需求下,合理选择不同类型终端,发挥移动终端灵活、机动的优势,实现对各类终端的外设、内容、运行时安全管理,满足巡逻盘查、采集核查、融合通信、调度指挥类型业务的需求。

(二)加深无线网络的利用

充分利用5G无线通信对宽带业务的承载、满足海量无线感知设备的接入、超低延时的精准控制能力等诸多特性,结合密码、图像/视频处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相关技术,可以在视频监控和图像分析、数据感知/采集、警用装备精准控制等方面深入探索,促进移动警务技术模式催生新的警务模式。

(三)对治安防控系统进行移动化建设

对治安防控所涉及的核查采集、警情推送、移动指挥、预警通知等业务进行移动化建设,减少治安防控应用系统架构层次,让移动警务成为能够高效执行治安防控核心决策的“四肢”,更大限度地提升治安警务实战效能。

(四)释放移动应用支撑能力

基于移动化模式建设的治安防控业务系统应结合移动警务应用支撑体系,构建统一身份认证能力和灵活的资源授权机制,完成对资源和数据的访问控制和运行监测审计,实现对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和跨平台的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移动警务应用支撑体系能力,可以快速落地治安防控移动应用建设、迭代和运维,有效保障治安防控专业应用系统在移动化、无线化等场景下的实战能力支撑。

五、设计和实践

根据治安防控体系各个业务系统的功能要求,结合新一代移动警务架构和技术特点,新一代移动警务相关系统主要应用在智慧街面巡防、智慧安防小区、治安检查站、大型活动安保等业务系统中,主要包括了移动采集和核查、公网融合通信、安全无线传输、警务终端和辅警应用等若干方面。

(一)在智慧街面巡防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综合情况和公安警务工作具体内容的变化,警员和辅警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了公安机关社会治理的工作中,承担了一定的警务工作辅助职能。为促进警员、辅警人员更加便利、高效的参与到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中,可为警员、辅警配备符合《全国公安移动警务建设总体技术方案(2016版)》《GA/T 1466.1-2018 智能手机型移动警务终端 第1部分:技术要求》要求的移动警务终端,并搭载终端管理模块。在身份认证方面,按照《新一代公安移动警务PKI系统建设方案》《GA/T 1720-2020 移动警务 数字证书格式要求》要求,完善辅警数字证书签发和证书管理机制,建设面向警员、辅警的统一身份认证和资源授权控制系统,在保证警员、辅警权限可控的前提下,开展警员、辅警移动应用建设。同时,也可根据辅警的实际管理需求,增加培训考试、考核评价、工作安排、值班备勤等涉及管理工作的功能。

近几年,随着新一代移动警务终端的建设开展和配发工作的推进,一线警员移动警务终端的配发率得到保证,基于移动警务终端开展街面巡防、采集核查、综合查询等业务,成为移动警务在治安防控建设工作的重要方式,移动警务终端已经成为一线民警的移动工作平台,为治安防控体系的数据丰富、业务处理、内容回传提供了灵活、便捷、移动的硬件平台支撑。

(二)在智慧安防小区中的应用

在智慧安防小区的建设工作中,通常会在小区现场建设车辆识别、人员识别、视频监控、智能门禁等系统,系统需要按照智慧安防小区管控系统的建设要求,对视频、图片、结构化数据、文本等内容进行回传。对于特定的小区环境,在有线网络建设不具备较好条件的情况下,采用无线方式,为业务系统提供安全通信通道。将安全路由设备、智能无线网关、VPDN虚拟专线、密码技术、SSL加密通信、PKI基础设施等相关技术整合,构建涵盖终端接入认证、链路加密通信、终端访问控制、设备管理在内的智慧安防小区现场设备业务数据安全回传方案。

在各地智慧安防小区建设的实践工作中,通过在小区本地环境部署具备安全路由设备,解决了小区缺乏有线传输链路的问题,降低了工程实施、维护的难度和成本,实现了与智慧安防小区管控系统侧的安全接入网关对接,为小区管控上册应用提供了基于国密算法的传输加密方式,较为有效地保证了业务内容安全,符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中对数据加密传输的要求。经实战检验,是切实可行的无线传输解决方案。

(三)在治安检查站和智慧街面巡防中的应用

在治安检查站、大型活动安保、安检卡口、街面巡防等业务现场,需要面临对现场人员身份信息的采集和核查,除了使用传统的手持式移动警务终端安装的核查应用完成业务流程外,可将人员身份核录装置(如有线核录桩)进行无线化改造,通过移动警务平台与核查系统进行交互,快速获取人员身份信息和核查结果,最大限度发挥无线人员身份核录装置灵活、快捷部署的优势,为现场警务人员提供方便易用、功能齐备的核录设施,并为考核评价提供数据支撑服务。

在街面巡防、检查站、安检卡口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无线核录设施充分体现出了无线网络下移动警务的优势,有效规避了传统核录设施需要在工作现场建设公安信息网环境的限制条件,客观上降低了警务工作信息泄露的风险和工程实施难度。在满足新一代移动警务无线接入要求的前提下,有效的利用了移动警务平台联网服务子平台(公安移动信息网)对无线接入设施的安全管控、数据处理、网络连接的支撑能力,极大提升了单台设备在单位时间内采集核查数量,进一步解放了警力,同时确保针对一线民警核查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量化性,为考核工作量提供数据依据。

(四)在大型活动安保中的应用

指挥和通信是公安实战场景中重要的业务模式,针对工作环境专网覆盖不全、使用用户非民警(例如辅警)、专网终端数量不足的情况,可考虑依托公共无线网络,结合目前移动警务终端配发率较高的客观现实,在移动警务平台建设公网融合通信系统,充分发挥公网覆盖优势,将现有移动警务终端和后台系统组建成为公网融合集群通信系统,提供包括语音组呼、语音单呼、视频通话、短报文、位置信息、图片信息在内的一体化调度指挥功能,为大型活动安保实战警务调度指挥输出融合通信指挥能力。

在大型活动的实际工作内容中,基于公网环境和IP技术的融合通信系统,恰如其分的利用了公网环境对安保活动现场的覆盖现状,降低了对专网覆盖的需求,也无需对安保现场自组网建设,只需要在系统侧进行业务内容配置和管理。另外,对于需要对通信内容进行安全处理的业务场景,配合硬件加密设施和配套密码方案,实现了应用层的数据加密,避免业务内容泄露,确保警务工作内容安全。

(五)在智慧内保中的应用

在智慧内保实践工作中,内保单位在人员、车辆管理方面,基于移动警务移动互联网服务子平台建设面向进出人员、车辆管理移动应用系统,实现了对进出人员身份、车辆信息的有效核验,确保单位人员、车辆合法有效,并完成向位于公安信息网上的智慧内保信息系统的数据汇聚,为智慧内保信息系统的分析研判、策略制定、异常检测功能提供了数据内容支持。

(六)其他

危爆物品溯源、易制枪物品比对等其他社会治安防控应用系统由于实际系统建设形态、管理要求、使用方式、业务内容等原因,暂时尚未利用移动警务平台及相关技术体系开展有针对性的、较成规模的应用,暂不列入本文讨论范围。

六、结语

移动警务作为融合了无线通信、移动终端、移动应用、支撑服务、安全接入、认证授权、密码技术、信息安全等多种技术在内的警用技术综合体,在移动化、无线化方向具有较高的应用优势和成熟的技术模式,具备为公安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输出战法模型和技术支撑的能力,可以被治安防控体系实战业务系统引入,具有较高的实战价值。

猜你喜欢

治安警务终端
Me & Miss Bee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做好企业治安保卫工作的认识与实践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知识管理的建设企业治安管理模式
GSM-R手持终端呼叫FAS失败案例分析
环球警务专访
浅谈港航公安网上警务公开的现状和问题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警务指挥与战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