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 种杀虫剂防治灰同缘小叶蝉田间药效试验

2020-11-19杨小完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21期
关键词:虫螨腈叶蝉虫口

杨小完

(厦门万银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厦门 361000)

灰同缘小叶蝉(Coloana cinereaDworakowska)为半翅目、叶蝉科、小叶蝉亚科、斑叶蝉族、同缘小叶蝉属。主要通过取食叶片的形式危害秋枫(Bischofia javanicaBl.),造成叶片枯黄、提前脱落的问题[1,2],严重影响秋枫的景观效果。目前,对灰同缘小叶蝉的生物学特性[3]、空间分布[4]以及受其危害时秋枫生理生化变化[5]等方面已有了许多的研究。在杀虫剂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室内试验[6,7],而室外的试验仅有树干注射的研究[8],使用杀虫剂喷雾的方法进行秋枫灰同缘小叶蝉的防治还尚未见报道,而用喷雾防治叶蝉科其他虫害的试验常见报道[9,10]。为此,本研究拟通过田间试验,筛选能够有效防治秋枫灰同缘小叶蝉的杀虫剂,以期为该虫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以5年生秋枫地栽苗为试验材料。试验药剂为2.5%高效氯氟氰菊酯(绩溪农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吡虫啉(浙江海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5%噻虫嗪(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24%虫螨腈(河北冠龙农化有限公司)、46%力作[34%氟啶虫酰胺+12%啶虫脒,中农立华(天津)农用化学品有限公司]、22%噻虫·高氯氟(9.4%高效氯氟氰菊酯+12.6%噻虫嗪,先正达南通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1.2 试验设计试验地位于厦门万银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后溪苗木储备基地,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试验共设7组处理,具体试验设计见表1。采用喷雾器喷淋的方式进行,以打湿全植株为准,每组处理5株,3次重复。

表1 各处理药剂名称及稀释倍数

1.3 调查方法在用药前及用药后3d、7d、14d,于晨露未干时调查虫口数量,每株随机选取20片叶(东南西北4个方向各取5片),每组处理100片叶。

1.4 统计分析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虫口减退率与防效。

虫口减退率(%)=(药前虫口数-药后虫口数)∕药前虫口数×100;

防效(%)=(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与SPSS 22.0进行数据处理,并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杀虫剂的防治效果从表2可以看出,试验中各试验组的虫口减退率与防效均大幅度高于对照组。药后3d,处理6的虫口减退率与防效最高,分别达89.29%、90.33%,处理1的虫口减退率与防效最低,分别为73.79%、75.33%,各处理之间的防效未表现出显著差异;药后7d,处理5的虫口减退率与防效最高,分别达92.46%、94.04%,处理1的虫口减退率与防效最低,分别为55.47%、59.87%,处理5、处理6与处理1之间表现出了显著差异;药后14d,处理4的虫口减退率与防效最高,分别达74.34%、77.34%,其中处理4和处理5之间为表现出差异,但与其余各种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处理1的虫口减退率与防效分别为20.15%、29.44%,显著低于其余各处理。随着时间的增加,不同处理之间表现出了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处理1~4的虫口减退率与防效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下降,但下降速率有所不同,而处理5与处理6表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

表2 6种杀虫剂防治灰同缘小叶蝉的效果

2.2 安全性试验过程中,各处理的秋枫均未出现药害症状,表明本试验所用药剂以及稀释倍数均对秋枫生长安全。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6种杀虫剂均能有效防治灰同缘小叶蝉。其中,2.5%高效氯氟氰菊酯2000倍液的防治效果在各时期效果均不理想,不宜使用。10%吡虫啉2000倍液与25%噻虫嗪2500倍液在各时期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防治效果相近,均处于较低水平,亦不宜使用。46%力作5000倍液与22%噻虫·高氯氟2000倍液在施药7d内的防治效果最为理想,药后14d的防效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但相比其他药剂的持久性仍稍长。24%虫螨腈1500倍液在3~7d的防治效果处于中间水平,14d时下降幅度较小,整体药效最为持久。因此,利用24%虫螨腈1500倍液见效快、防效好、药效持久,能够有效防治秋枫灰同缘小叶蝉的危害,是首选的药剂。46%力作和22%噻虫·高氯氟见效快、防效好、持久性较长,适合作为秋枫灰同缘小叶蝉的轮换药剂。

虫螨腈是一种芳基取代吡咯类化合物,主要影响昆虫细胞的线粒体,破坏昆虫体内能量转化,主要通过胃毒及触杀、内吸作用杀死害虫,其渗透性强,且持效期较长[11]。氟啶虫酰胺具有高渗透性、内吸性强、耐雨水冲刷等特点,对环境友好,且与其他杀虫剂无互抗性[12];啶虫脒主要应用于防治半翅目和鳞翅目害虫,具有触杀、胃毒、强渗透和内吸等作用,是生产中常用的杀虫剂[13],46%力作为两者复配的杀虫剂,综合了两者的优势。效氯氟氰菊酯具有神经毒性,活性高、见效快、渗透性强,在国内外应用广泛[14]。噻虫嗪可选择性抑制昆虫中枢神经系统,通过阻断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使害虫死亡,其见效快、活性高、安全性好[15]。

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可考虑24%虫螨腈1500倍液与46%力作交替使用,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今后在各杀虫剂的最佳使用剂量、虫害抗药性变化、景观配置时对其余植物的药害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虫螨腈叶蝉虫口
虱螨脲与虫螨腈的区别
虫口夺粮早行动 科学防控保丰收
叶蝉预防早 来年葡萄生长好
统防统治“虫口夺粮”保丰收 全省“虫口夺粮”保丰收暨重大病虫统防统治现场观摩会在洪洞召开
山西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虫螨腈在青菜中的残留量及其消解动态
虫螨腈防治桑树害虫及对家蚕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基于COI基因序列片段的柔突叶蝉属部分近缘种分子鉴定与系统发育
中国额垠叶蝉属的形态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