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2020-11-19刘思光

散文百家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课题组化学学科

刘思光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勾画出了令人振奋的宏伟蓝图。为了落实“公平而优质的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应加强课堂变革转型。长期以来,人们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忽略了化学学科本身是实验学科的特点。为此我校申请了重庆市市级课题《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高中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以此来研究在新高考选科走班模式下,化学课堂改革如何进行,有哪些教学模式可以借鉴,从而促进本校本地区的化学教学改革。

一、强化理论学习,提出化学教学模式

1.理论学习研究是转变教师理论的根本保证。

教师的工作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的职业。苏霍姆林斯基在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时就要求教师必须“读书、读书、再读书”。课题组的成员学习教育名著,向网络学习,向同行名师学习。参加市级组织的课题研讨会,邀请大学教授作专题报告,组织成员到各班听课,研究学生的学情。

2.研究国内国外教学模式,提出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从19世纪中期,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了“阶段教学法”。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有卢仲衡提出的自学辅导教学模式。当下“慕课”“微课”“翻转课堂”也成为不少学校教学模式改革的“流行语。”

我校有八十多年办学历史的名校,享誉渝东北,在全市全国均有一定的影响力。各学科的教学科研都搞得非常出色,有力地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升了学校的科研水平。语文学科提出了“四环七步教学法”,“四自一体语文阅读法”。英语组提出了“5P情景阅读教学式”。政治教研组的“探究生活感悟生活”课堂教学模式。以上的教学模式仅从学科部分内容呈现出来。

本课题组查阅大量文献,深入地调查研究了国内国外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国内国外化学等其它学科的教学模式,提出了SEKF化学课堂教学法,即“情景导学、实验激趣、知识建构、反馈检测”。本教学法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特点,设置好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对新知识探究的欲望;用化学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自我探究实验等)来调动学习的兴趣,达到对新知识探究和验证的目的;新知识的教学不是简单的堆砌,是通过教师设疑,学生相互合作学习,共同探究,来构建新知识的过程;教师通过一些必要的检测手段,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

二、课题组成员进行SKEF模式实验,展开课题操作性、可行性研究

1.课题实验。

根据SEKF化学课堂教学法的研究要求,课题组余中海、李娟、钟凌南、杨梅、刘美林、蒋梦华等老师大胆尝试,设计了全新的以实验引领化学教学的方案,并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对比教学,课后通过采访、测评等方式,发现SEKF化学课堂教学法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从而促进了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2.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从初三到高三四个年级的在校学生,涵盖了中学化学的全部年龄段的学生。采用手机APP问卷调查,各年级老师分别将问卷调查二维码发至学生群,让学生填写,在两个星期内共收到1056份问卷结果,数据详实可靠。绝大多数学生是因为兴趣喜欢选择化学,吸引他们的是各种有趣的化学实验和多姿多彩的化学世界。相当多的学生对化学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希望通过学习,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自己的化学素养。他们学习化学有主动性,认同化学知识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希望能够以更加开放的形式参与课堂教学,增加化学认知的宽度,加强学科深度。

3.实验操作性、可行性、推广性。

本课题是基于化学学科特点,以实验探究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在本校的实验中收到非常好的效果。课题组成员还把课题模式推广到其它学校,其它班级,在本地区的各个学校教学中均收到满意的效果,说明教学模式具有可行性、推广性。

高效课堂构建是时代的需要,是践行党教育方针。教师只有在理念上改变自我,超越自我,在课堂中大胆创新,建构符合本学科的教学模式,才能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课题组化学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原科技大学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介绍
“超学科”来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课题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