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的对策研究

2020-11-19施光荣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网络媒介网络安全道德

施光荣/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前言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18 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截至2018 年12月,在中国25 周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规模为2.56 亿,占中国青少年人口总体71.8%,远高于互联网全国整体网民普及率(45.8%),其中13.8%是大学生[1]。互联网在成为大学生了解外部世界、完成社会化、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渠道的同时,也已突显很多问题,包括网络依赖性较强、批判意识较弱,网络娱乐时间过长,网络伦理道德欠缺等[2]。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的失范,不仅从个体层面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思想意识、道德准则带来了强烈的负面影响,而且使学校管理层面面临许多新的挑战,这些都凸显出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二、研究内容

(一)网络素养教育的内容

网络素养是指有关网络的素质与修养,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提出的一种综合素质要求,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因此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认知和技能层面主要是培养大学生在网络时代具有正确利用网络、评价网络等网络生存能力,态度层面主要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网络法律、安全责任等网络意识等。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内容:

1、网络媒介的认知教育

大学生对网络媒介的认知能力主要是指对网络信息处理能力,包括信息的获取、整合、传递。随着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兴起,当代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网络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从课堂的讨论、交流、展示,到课后的作业练习、论文报告等,越来越多的要求学生通过电子媒介与教师交流,所以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必须具备熟练的新媒介操作能力。

作为大学生,应该培养其:首先,能根据需要准确匹配关键字进行查询检索,包括高级检索;以及熟练使用各种搜索引擎,了解并能够辨识相关领域的权威站点,收集到自己所需信息的能力;其次,大学生具备在众多的信息中辨别真伪,整合归纳、取舍加工的能力。随着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迅速普及,“微信公号”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其获取知识的传统路径,然而因大学生自身知识背景、对网络传播认识偏差、潜在商业利益驱动,致使不少“公众号”的合法性、规范性存在危机,因此,培养大学生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还需要优化其网络知识结构。最后还要能够创造性的运用这些信息为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拓展提升自己。

2、网络道德素养教育

网络只是一种工具,本身并不具备好坏之分,网络的善恶价值是由网络的操作和使用者赋予的。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网络法规建设的滞后,网络道德还倾向于自律性的道德,欠缺现实社会道德的约束力。由于网络而出现的犯罪、侵权、信息滥用和信用危机皆是因为使用者缺乏网络道德素养造成的。

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培养其懂得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准则,了解作为一个网络行为主体所享有的一切权利,以及必须承担的对网络社会及其他成员的义务和责任。例如,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尊重他人、注意用语、避免网络暴力等不符合社会文明道德规范的行为;作为信息传播者,不发布者不真实、不健康的信息;作为网络接收者时,尊重他人的劳动和知识产权,未经同意不下载和转载他人的信息等等。

3、网络安全素养教育

当前,大学生遇到的不良网络事件层出不穷,如网络购物诈骗、网上中奖诈骗、QQ 盗号诈骗、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网恋骗局、网贷陷阱等触犯法律的网络行为现象屡屡发生。因此,引导大学生培养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提升他们的网络安全素养,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必要。

网络安全素养教育,一方面向大学生提供内容丰富、科技含量较高的网络安全知识,包括个体在使用网络前具备必须的计算机软件安全、网络安全知识,例如网络病毒的防护,即网络安全防护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使大学生了解哪些行为在网上是非法的、是法律严令禁止的;更要懂得如何在网络互动中保护自己,例如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支付信息安全防护意识、网络诈骗的识别等。

(二)网络素养提升的对策

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力,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其中,完善的网络监管是保障,学校教育是主阵地,大学生自身更要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1、完善网络监管

在法治社会中,法律法规是规范一切社会关系的根本手段,同样也适用于网络社会。通过法律手段管理互联网,防范虚假、有害和违法等信息的传播,已经成为互联网管理最根本性的的手段,也是网络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

完善的网络监管一般应涵盖国家安全、电子商务、网络犯罪、未成年人上网保护、个人隐私、知识产权保护、垃圾邮件等几乎各个互联网领域[3]。例如美国相关行业的代表性的法律包括《电信法》、《互联网免税法》、《数字千年版权法案》、《儿童互联网保护法》等30 多部,但是我国对互联网监管手段的探索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

就大学校园而言,特别需要对网游行业、知识产权、网上金融平台等领域进行规范、严格地管理,例如对网络游戏实行准入分级制度,对内容性质(价值导向、健康程度、时间限制、对抗程度等)进行细分,对可能产生的道德争议和社会舆论的网络游戏作品及相关服务开展道德评议等。发挥好相关部门在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中的保障作用。

2、加强学校教育

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需要学校全面统筹,合力共管。首先,高校要在大学阶段普及开设网络素养教育必修课程,把网络素养教育课程设置到大学生整个培养计划方案中。当然,开设课程的前提是学校要有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例如充实学校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同时让辅导员、思政教师全面参加相关业务能力培训,鼓励他们参加相关专题研究,特别是引导辅导员、班主任结合实际工作需要,重点关注、总结大学生已出现的网络失范行为,在问题中开展网络素养课程教育,在反思中完善课程建设。目的是通过课堂能让大学生提高对网络媒介的认知,熟练掌握网络媒介的操作要领,以达到助力专业学习的效果,同时具备基本的网络道德意识与安全意识。

其次,要依托第二课堂,将网络素养的提升,特别是网络道德素养和网络安全素养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去。例如利用校园官微、校园广播站、微博、校园推广使用的APP 等新兴网络媒介开展好日常网络素养宣传教育;在充分了解学生需求和真实想法的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互动性强、参与面广的主题教育活动,例如网络安全知识竞赛,达到提升学生网络素养的目的。

3、提高学生个体自律能力

辩证的讲,外因总是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从根本来看,要想提升大学生群体的网络素养,除了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学校提供教育资源以外,还需要大学生发挥自身的内在动力,主动自觉学习,才能真正做到正确、理性利用网络。

首先,大学生在网络的使用中需要端正动机,理性认识网络的两面性。既认识到大学阶段的学习、娱乐、生活都离开不网络,但也应该有意识地将有价值的信息获取和学习作为上网的第一动机,避免在网络交友、游戏、购物等方面耗费过多精力,更要避免沉迷虚拟网络空间难以自拔。

其次,大学生要努力主动提高网络媒介使用技术,发挥好网络技术对学习的助力作用。作为大学生要利用好信息技术课堂,熟练掌握信息检索技术,提高信息整合加工能力,包括对新兴媒介的利用能力,例如微信公众号,以达到能够创造性的运用网络媒介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的目的,拓展提升自己。

最后,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自我内化。大学生要在高校大思政的氛围中,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只有三观清晰、正确、稳定,才能正确理解网络道德伦理;只有将网络素养内化为大学生个体的综合素养的一部分,才能进而外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真正做网络的主人,做新时代网络道德的引领者和表率人。

猜你喜欢

网络媒介网络安全道德
云计算环境下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实现途径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城市老年人网络媒介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维护网络安全 筑牢网络强省屏障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基于网络媒介的中医药信息传播效果研究
我国拟制定网络安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