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战略构想

2020-11-18黄守峰黄莹莹

河南科技 2020年24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知识产权

黄守峰 黄莹莹

摘要: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千百年来,黄河对中华民族的社会进步有着极其重要的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关心黄河的问题。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考察黄河时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本文结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着重探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从而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战略构想”,建立黄河流域知识产权联盟,协同创新引领,形成知识产权经济。发展知识产权产业是关乎黄河流域上亿人的福祉,是统筹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大手笔,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黄河流域;知识产权;战略构想

中图分类号:X321;G3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20)24-0024-08

黄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省区,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 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河。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加强黄河治理保护,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积极支持流域省区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好流域人民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关心的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生态安全等问题,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规划了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宏图,提出了保护和发展的目标任务。做好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优势,开发知识产权产业,形成新经济模式,是助力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1 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及知識产权状况

黄河流域九省区除山东外均在中西部,不仅是中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要地,也是“一带一路”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但是,由于我国中西部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不同,经济发展仍有较大的差异。

1.1 黄河流域经济发展情况

目前,我国中西部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差别较大。东部靠海,交通便利,土地肥沃,人口密集,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排头兵,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无论是经济增速方面,还是经济总量方面;无论是省级经济,还是县(市)域经济均比中西部优越得多。东部地区占居全国70%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装备,经济转型较早、较快,知识产权经济较为突出。

黄河流域的西部省区由于生态环境、气候、交通、教育、人才等因素发展较为缓慢,新兴经济体较少、体量较小。传统的资源型产业占主导地位,在发展过程中重生产数量,轻视经济质量;着重资源开采,忽视生态保护;重传统产业,无暇产业升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黄河流经面积较大的省区及主要城市GDP见表1。

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黄河流域西部省区及城市经济总量远不如东部地区,省会城市不如东部的地级市,重点城市不如东部的县级市。源头的青海玉树州与入海口的山东东营市GDP总量相差超过48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差超过10倍;青海省会西宁市与山东省会济南市GDP总量相差7倍;青海省与山东省GDP总量相差近24倍。对外开放程度低,9省区货物进出口总额仅占全国的12.3%。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5个涉及黄河流域。黄河流域经济发展不充分、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

1.2 黄河流域知识产权状况

黄河流域九省区,七个在西部,一个在中部,一个在东部。由于东西部经济发展有着较大的差异,同样知识产权工作也有着较大的差异。2008年以来,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颁布实施,黄河流域各省区,围绕着贯彻、宣传《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法律,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国家知识产权政策等做了大量的工作。[1]在建立和完善地方知识产权制度体系、人才培养、基层知识产权组织建设、知识产权文化培育、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保护和服务,以黄河为元素的地理标识、原产地、农业新品种保护和运用,沿黄传统文化、民间艺术、陶瓷工艺、冶炼技术等的挖掘和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黄河流域的品牌塑造和名牌产品的地位、形象、声誉都有较大的提升。如玉树的三江源、兰州拉面、内蒙古的蒙牛、宁夏枸杞、陕西老腔、山西壶口、洛阳牡丹、郑州少林寺、荥阳河阴石榴,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这些带有浓郁黄河色彩和地方特色的品牌、标志,早已耳熟能详,唱响大江南北,走向世界。2019年黄河流经面积较大的省区专利及商标(见表2)。

从上述数据分析,黄河流域东西部省区的知识产权无论是申请量还是授权量相差均较大。2019年山东省的专利申请量超过青海省的专利申请量52倍,专利授权量超过青海省的专利授权量的48倍,是甘肃省专利申请量的9.5倍。山东省的有效注册商标是青海省的32倍,是甘肃省的13倍,是内蒙古自治区的6.4倍。山东省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是青海省的近4倍。截至2019年底,全国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超过13项,黄河流域中西部省区与全国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平均数还有较大的差距。但是,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2019年专利授权量的增幅均超过河南和山东,说明黄河流域的西部地区知识产权发展的空间是很大的,后劲也十分充足。

2 黄河流域生态文明与知识产权

黄河由三江源发源地的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流经青海大草原、沼泽、湖泊、戈壁滩,穿越贺兰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黄河流域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农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农牧产品加工业,以及煤炭、石油、矿产的开采加工等较为发达,沿线自然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旅游资源丰富,生态文明价值极高。但是,由于上游气候复杂多变,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造成水土流失、水资源浪费严重,下游成为地上河、悬河。黄河在历史上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多次掘口、改道,造成土地沙化盐碱突出,生态环境也较为脆弱。

黄河流域省区总人口4.2亿,占全国30.3%,人文环境十分优越,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目前,黄河流域地区生产总值已超过23.9万亿元,占全国26.5%,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习总书记讲到:“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早在上古时期,炎黄二帝的传说就产生于此。在我国5 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 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分布有郑州、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诞生了‘四大发明和《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著作。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黄河流域不仅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而且孕育着浓厚的人类文明,厚重的黄河文化,自古以来就是政治、文化、科技、经济发展的主阵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加WTO,黄河流域又成为“一带一路”的必经之路,为黄河流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黄河流域打开世界之门,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经济筑就了堅实的大道。因此,黄河流域的知识产权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样需要知识产权支撑,需要知识产权助力,研究黄河流域知识产权战略问题,发展知识产权经济是必然的选择。

黄河流域不仅是一座巨大生态的宝藏,同时也蕴含着无数人类文明的智慧,与知识产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主要有四个方面。

2.1 黄河文化底蕴丰厚,绵延数千年,传统知识、遗传资源、民间文艺流行广泛

习总书记在《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的五个目标任务其中之一就是“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他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含盖文学、历法、戏曲、唱腔、陶瓷烧制、中医医术、中草药、刺绣等传统知识和遗传资源。比如近年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二十四节气,其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华胥历》《伏羲历》《夏小正》。黄河号子、黄河水车、纤夫号子、陕西老腔、陕北腰鼓、唐三彩烧制技艺、汝瓷烧制技艺、洛阳肖氏烧伤自然疗法技艺、雀金绣技艺等,都是黄河流域多种现代技艺之根。这些技艺,世代传承,是黄河流域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之魂。这些技艺有的已经失传,有的将面临着失传,需要用现有知识产权制度挖掘、抢救和保护,通过整理、创造形成新的知识产权为人类服务。

2.2 具有诸多特定地理标志的原产地产品

地理标志产品,又称原产地标志(或名称)。我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第二条明确规定: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地理标志也是知识产权的一种,其特性应主要决定于其原产地,主要用于鉴别某一产品的产地,即是该产品的产地标志。

黄河流域面积较大,地形地貌复杂,水土富含各类矿物质,农、林、畜牧业、水产养殖产业发达,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丰富。黄河流域内的每个省区的市、县均有能够代表本地特色的、独特的地理标志产品。如:玉树虫草、兰州百合、会宁黄芪、宁夏枸杞、固原马铃薯、固原胡麻油、鄂尔多斯细羊毛、巴图湾鲤鱼、敖汉小米、横山羊肉、上党党参、长治堆锦、靖边马铃薯、新郑红枣、黄河鲤鱼、原阳大米、章丘黄河西瓜、黄河口大米等。这些具备浓厚地方特色的地理标识产品,是黄河流域最具本色的知识产权产品,分布面积广、数量多、潜力大,是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源泉所在。

2.3 植物新品种优势明显,种类繁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规定,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黄河流经省区,尤其是中上游区域,森林、河流、湖泊、草原、滩地较多,水分充足,植被丰富,森林覆盖面积广,野生植物品种繁多。我国历来重视动植物的保护和培育,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国家农林部门、农业科研院所、农林高校等分别在西部沿黄流域建立农林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等,开展对植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形成了大量的植物新品种,经农林部门授于单位或个人植物新品种权,享有自主知识产权。黄河流域植物新品种的培育和开发潜力很大,保护任重道远。

四是新兴产业创新过程中所形成的知识产权。近年来,随着国家创新驱动、经济转型战略的实施,黄河流域中西部地区也经历了大的经济调整,产业转型。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也有所发展。在发展的过程,牢记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教导,由资源浪费型、环境污染型向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的发展模式转变。“互联网+传统产业”,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两化融合,节能环保与低碳技术产业发展迅速。随着产业升级转型,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发展,在创新创业的过程发明创造了大量的专利权和商标权(表2),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版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黄河流域新兴产业发展所形成的知识产权,是创新成果的载体,成为激励创新主体的创新动力,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支撑自主创新创业目标实现的驱动力。

无论是从天时、地利、自然环境,或是人文历史等诸因素来讲,黄河流域本身就是一个艺术成果和知识产权的大宝藏。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要挖掘和运用自身的宝藏,需要建立黄河流域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需要制定清晰的黄河流域知识产权战略规划。

3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战略架构

知识产权战略是指通过加快建设和不断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能力,加快建设和不断完善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加快造就培养庞大的高素质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的一种总体谋划。2008年,我国出台了首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把知识产权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就是要通过建立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良好创新、创业和创富环境,增强我国应对国际竞争能力;大力提高我国公民和市场经济主体对知识产权的创造力、拥有量和运用能力;大幅度增强知识产权战略资源的储量,大幅度地提升我国市场主体的核心竞争力;引导和鼓励我国公民和各类市场经济主体走向知识产权致富之路,促进脱贫攻坚,为自主创新和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持久动力,并由此达到人民富裕、社会和谐和国家强胜的战略目标,最终实现“富民强国”的目的。

同样,制定和实施黄河流域知识产权战略,大力发展知识产权经济,有利于黄河流域省区的“富民强省”,有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有利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互为依托,互为表里形成黄河流域发展新的生态圈——知识产权生态系统(图1)。

按照知识产权“富民强国”、“富民强省”的思路来制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知识产权战略。

3.1 要做好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

黄河流经九个省区,30多个地级市和省会城市,100多个县(市)。各省、市、县的地理环境、生态文化、产业规模、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等均不平衡。各市、县(市)隶属于不同的行政机构,流域的支流、湖泊、草源、森林、水产、畜牧、农业、工业等又分署于中央不同部门的管理。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要职能是治理黄河,水源生态保护,涉及到其他方面的工作也只能协调。因此,要成立中央层面的黄河流域知识产权战略指导机构,成员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黄河水利委员会、科技部、工信部、农业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委,以及沿黄流域各省区组成;或者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设立黄河流域知识产权工作组,加强指导协调黄河流域知识产权工作。[2]加强知识产权机构改革,探讨知识产权机制,完善黄河流域知识产权体制建设,建立集中的、统一的指导机构。

3.2 成立黄河流域知识产权联盟,加大知识产权工作协调力度

黄河流域九省区主管知识产权的部门较多,省与省之间、省与市之间、市与市之间协调不畅,只有成立九省知识产权联盟,制定好知识产权联盟章程,才能做好各行政区域间的知识产权协调工作。要紧紧围绕着习总书记提出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五个方面开展知识产权工作。知识产权联盟要加强九省区的知识产权协调工作,加强黄河流域知识产权文化挖掘和培育,形成具有黄河特色的知识产权文化,营造有利于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自主创新社会氛围。联盟体系要着重构建黄河流域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促进知识产权与黄河高质量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黄河流域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化,切实服务于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3.3 建立黄河流域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大执法格局

黄河流域文化底蕴深厚,传统工艺、技术丰富,地理标志产品,植物新品种类繁多,知识产权种类齐全,创造、运用和保护工作任务繁重。因此,要建立黄河流域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大执法格局,完善知识产权协同创造、协同运用和协同保护机制。探讨单位(个人)、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三位一体的保护体系。建立黄河流域各省区、省辖市行政执法协同机制,定期召开协同执法研讨交流会,分享协同执法成功经验。充分利用现有法律法规进行异地执法,远程执法。积极探索网络执法,建立九省区网络执法平台,完善网上执法制度和程序,缩短执法时间,加大处罚力度。加强九省区司法协同,沿黄各级法院要建立联络协同机制,建立取证、审判、执行等司法工作的互相协助、互相配合、信息共享的司法格局。

3.4 构建黄河流域知识产权战略框架

黄河流域知识产权战略制定要遵循“顶层设计、协同推进、突出特色、保护生态”的原則进行。制定和实施黄河流域知识产权战略的目的就是要建立有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创新、创业和创富环境,大力提高黄河流域企事业单位对知识产权的创造力、拥有量和运用能力,大幅度增强黄河流域知识产权战略资源的储量和市场主体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黄河流域富民强省的目的。经过市场调研和多方论证,笔者认为“一层设计、二种保护、三个联盟、四项提高、五大体系”构成黄河流域知识产权战略框架(图2)。

一层设计就是做好顶层设,从中央层面规划设计黄河流域知识产权战略,建立相应的机构,实现中央层面的统一指导、统一协调。

两种保护:一是保护好黄河生态。黄河生态是黄河流域各民族赖以生存、生产、生活的基础,必须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杜绝恶意开采和破坏,做好水土森林等资源的集约利用,提高生产效率。二是保护黄河流域知识产权。黄河流域知识产权丰富,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资源,一定要做好保护。

三个联盟:一是建立知识产权政府联盟。黄河流域各省份及省辖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之间要实现纵向贯通,横向合作,实现信息交流及时对称,创造、保护、运用、服务协调一致,尽量消除各自为政、地方保护主义的不良现象。二是建立知识产权执法联盟。黄河流域各省份及省辖市知识产权执法部门,司法部门要建立联盟机制,协同执法机制。力争做到信息流通快、执法行动快、调查处理快、判决执行快。三是建立知识产权行业联盟。知识产权行业及行业协会之间要加强知识产权服务联盟,尽最大限度地为知识产权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咨询、代理、专利查询检索及转让等服务,以提高知识产权的市场交易频率。企业之间也要加强知识产权联盟,加大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联盟使用及互通信息的力度,促使知识产权尽快形成经济效益。

四项提升:一是提升知识产权意识。目前,黄河流域中西部知识产权意识还比较淡薄,对知识产权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创造创新能力不够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大。需要在知识产权战略驱动下,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育。要深刻地认识到未来的世界之争就是知识产权之争,要有紧迫感、危机感,否则,就会被市场淘汰。二是提升知识产权文化水平。建立政府主导、新闻媒体支撑、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知识产权宣传工作体系。结合黄河文化,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科普设施,采取多种方式,不断提高公众的知识产权文化水平。树立知识产权价值观和发展观,激发创新思维和创造热情,形成以“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为核心理念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三是提升知识产权投入产出。黄河流域各级政府和企业都要加大知识产权投入,包括经费投入、人才投入、资源投入。知识产权产出,一是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的产出要提高。二是知识产权产业规模要提升。积极推动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增强对高端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优势和集聚作用,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跨国经营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层次。四是提升知识产权转化能力。黄河流域中西部地区知识产权转化能力较弱,必须强化对知识产权资源的加工、传播、开发和利用,改变黄河流域对能源、自然资源掠夺式开发、产品技术含量低、产业升级无力的状况,走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产权经济之路。引导扶持企业在加快知识产权创造的基础上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和实施,充分利用知识产权规则,提高企业的吸纳转化和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能力。

五大体系:一是要建立创造创新创意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发明创造、技术创新、文化创意的知识产权体系。建立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通过委托开发、技术协作、共同开发等形式开展技术合作机制,或建立有资产纽带关系的合作体;构建产、学、研知识产权创造联合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形成研发与生产相互促进、开发项目和培养人才相结合的新型研究开发创新创意体系。二是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制定和完善黄河流域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规章,建立大保护、大执法格局,加强司法保护体系和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发挥司法机关的主导作用,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将企业和个人侵犯知识产权的记录纳入社会信用体系,使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环境不断改善。积极探索建立传统知识、民间文艺和遗传资源的保护机制。形成黄河流域横向的、纵向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做到管理制度完善,执法队伍健全,纵横渠道畅通,人才队伍素质提升,管理和保护水平提高。三是建设知识产权金融体系。知识产权金融体系包括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和知识产权融资。黄河流域知识产权金融化能力较弱,2019年沿黄西部六省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总量不如江苏一个省,知识产权信托、证券、保险等金融形式更是少之又少。要制定和完善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成果金融化的政策法规,构建有利于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成果转化的财政、金融、风险投入体系和社会融资制度,加速知识产权的金融化和产业化进程。四是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和支持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构筑适应黄河流域战略支撑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发展需要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建立流转顺畅的知识产权交易机制、交易平台、信息数据库,形成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并逐渐向规范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形成知识产权转化、交易、转让、融资等有偿服务的新格局。五是大力发展现代知识产权产业体系。结合黄河流域历史人文、传统文化、乡土文化、文物古建筑、原产地地理标识、植物新品种、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优势,发展现代知识产权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核心版权、文化创意、特色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从资源优势向知识产权优势转变,实现真正的跨越式发展。[3]

通过黄河流域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最终成为标准的制定者、规则的解释者、知识产权的拥有者,新型经济产业的引领者。

4 实施知产权战略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制胜之本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的重大战略,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及和谐社会的根本所在,也是富民强国的系统工程,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内涵相一致。黄河流域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对能源、自然资源的依赖比较严重,高新产业不发达,产业链仍处在国际品牌技术的低端,产品利润相对较薄,农副产品深加工层次不高。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可从根本上解决目前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助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4.1 突出知识产权优势

黄河流域知识产权资源丰富,一直以来,这些知识产权优势没有得到显现,传统资源、黄河文化、地理标志、民间工艺、技术成果等就好像趴窝的老虎,沉睡不醒。要用战略机制、市场体系、竞争意识、科学规划、法律制度,唤醒沉睡的老虎。

4.1.1 确立知识产权优势的指导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带一路”的推进,黄河流域产业和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已经不能适应国际贸易高速发展。资源瓶颈、能源短缺、环境恶化、区域鸿沟和制度制约等一系列不和谐的现象倒逼黄河流域战略驱动力由比较优势转向知识产权优势,而知识产权优势积累和发挥作用则依赖于改革驱动和创新驱动。改革驱动的关键取决于政府在体制转轨、机制转换方面的驱动力。黄河流域各级政府管理者要转变思想意识,确立知识产权优势的指导地位,正确地运用知识产权优势理论指导经济建设。

4.1.2 构建黄河流域独特的自主创新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黄河流域要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从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从自然资源型向知识资源型转变,从产品制造型向品牌质量型转变,从模仿跟踪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从投资驱动型向技术驱动型转变的问题,要以知识产权优势理论为指导,尽快构建独具特色的“知识(资源)产权化、技术专利化、专利产品化、产品标准化、标准品牌化,品牌市场化”的自主创新模式,形成“知识(遗传资源)-产权-专利-产品-标准-品牌-市场”独具一格的自主创新绿色生态圈。

4.1.3 不断积累和掌握知识产权优势。黄河流域知识产权优势不够强,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数量不多,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较少。从2019年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分析,黄河流域除山东之外其他省区的优势企业都不多。青海5家,甘肃19家,宁夏3家,内蒙古9家,山西8家,陕西11家,河南32家,黄河中上游省区国家优势企业总和也不如东部沿海一个省的数量。知识产权优势主要表现在知识产权制度、规则、标准和知识产权创造、运营等“软”、硬两个方面。当前,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运用知识产权调整国际分工和产业布局,始终控制着国际经济、贸易和科技发展的主动权。黄河流域各级政府要着重知识产权优势的积累,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建立与国际市场经济规则相适应的运行机制,掌握知识产权优势,形成创新成果,发展知识产权产业。

4.2 加强创新成果轉化

创新成果转化分为二个阶梯,一是创新成果向产权转化,形成知识产权;二是知识产权向市场转化,形成知识产权经济。

4.2.1 创新成果向产权转化。黄河流域人口众多,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每年产生出数以万计的创新成果,这些创新成果中形成知识产权的较少,产权化能力较弱,也就是说你的知识、智慧,很可能变成别人的知识产权。黄河流域是文化较大的区域,但文化产业不占优势;黄河流域是全国人的大粮仓,但粮食的定价权不在流域的省份;黄河流域是全国人的大厨房,但食品标准不占主动权。

4.2.2 知识产权向市场转化。知识产权只有转向市场形成产业,才能取得高额利润。[4]然而,黄河流域中西部地区产业链比较低端,产品利润相对较薄,农副产品深加工层次不高,每生产一吨水饺还不如本文芯片的利润高。因此,黄河流域建设要在知识产权产业上下功夫,确立游戏规则,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形成“自主创新——知识产权保护——高额利润回报——再创新”的良性循环。黄河就像一条巨龙,巨龙的腾飞需要龙头、龙身和龙尾共同发力。目前,龙头和龙身尚不足以支撑巨龙的腾飞,需要补其短板,就要加快知识产权向市场转化,形成新的经济模式,以支撑巨龙的腾飞。

4.3 发展知识产权产业

发展知识产权产业就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产业是在世界经济进入知识产权经济时代、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各种生产要素全球流动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推崇创新、崇尚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强调科技、文化、艺术、管理、环保对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而产生的新兴理论和经验实践。黄河流域知识产权产业参差不齐,有的已形成规模,有的正在建设,有的尚未开发,潜力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3.1 以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原产地保护和遗传资源等知识产权对传统产业改造与提升所形成的产业。黄河流域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森林植物等比较丰富,可充分利用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原产地保护和遗传资源等知识产权对现有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形成知识产权产业。

4.3.2 以遗传资源、黄河文化、民间技艺、工艺、创意等传统文化表达为主要形式所形成的动漫、影视、软件、作品等版权和文化旅游产业。黄河流域文化旅游资源相当丰富,自然环境非常优越,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源地、发展地,需要加强开发,形成产业规模。

4.3.3 以专利、技术秘密、标准和传统知识等为主形成的高新技术产业。这类产业技术含量高,电子信息、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应用普遍,对人才的依赖性较高,在黄河中西部地区发展缓慢,产业规模不大,需要高度重视。

4.3.4 以商标、品牌、制造与服务模式等为主形成的许可/特许经营产业。如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品牌机构、品牌产品、先进制造与服务模式等,这类产业在黄河中上游属于短板,需要补足。

4.3.5 以知识、信息资源、高新技术为主形成的知识产权服务、智慧型服务业。这类产业主要是指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方面的专利、商标等申请、转化、许可、运营和高新技术相关服务。这类产业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相对比较薄弱,需要加强培育。[5]

4.3.6 其他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产业。如知识产权的纠纷、诉讼服务,知识产权融资、证券化、保险等产业。尤其是知识产权的国际纠纷、诉讼需要更高专业技术人才进行运作和处理,在黄河流域尚未形成产业,需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根据黄河流域知识产权产业状况要逐渐形成以文化创意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农牧鱼及加工业为基础、制造业为支撑、咨询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不断积累知识产权优势,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总之,知识产权战略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十分重要,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制胜之本。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就是要结合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资源、文化特色、传统技艺、地理标志产品资源等大力发展知识产权经济,实现知识产权的产业化;就是要强化对知识产权资源的加工、传播、开发和利用,改变黄河流域对能源、自然资源掠夺式开发,产品技术含量低、产业升级无力的状况,走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产权经济之路。

参考文献:

[1] 郭民生.后经济危机时期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路线图”[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2] 王济昌.掌握知识产权制胜权[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

[3] 郭民生.通向未来的制胜之路[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4] 王肃.河南省知识产权发展报告(2016-2017)[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5] 黄守峰.知识产权业态下的工业互联网[J].河南科技,2016(08).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知识产权
黄河流域资源型产业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论比例原则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创新动能
黄河流域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
2019年度PALM展参展商获取知识产权优胜奖获奖单位名单
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立
中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
知识产权2.0时代的特点、挑战及应对研究
黄河流域城镇化时空格局分析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