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艾米丽的悲剧中展现出的没落贵族

2020-11-18郑雨婷

青年文学家 2020年30期
关键词:象征主义悲剧

摘  要:《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美国著名作家福克纳最负盛名的短篇小说之一,福克纳利用象征主义对艾米丽的悲剧进行描写,展现了当时南方贵族的没落,其主要根源在于清教主义的和南方文化的没落。时代进步之下,旧的价值观终将被遗弃,而那些奉行南方价值观的贵族们也终将被时代抛弃。

关键词:悲剧;贵族没落;南方价值观;南方文化;象征主义

作者简介:郑雨婷(1996-),女,汉族,辽宁沈阳人,沈阳化工大学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30--02

一、引言

象征主义不仅是福克纳小说的一大特色,也是许多小说家惯用的手法。在《给爱米丽的玫瑰》中,有研究者认为“一朵玫瑰”的标题是最大的象征,在这个故事中,一朵玫瑰只存在于文章的标题和结尾的点点滴滴中。首先,它象征着爱米丽的爱情以悲剧的形式结束,在她的一生中,爱米丽从未收到过象征爱情的玫瑰。她的生活是悲惨的,与玫瑰的美丽相反。其次,福克纳献上了一朵玫瑰,象征着福克纳对爱米丽小姐的尊敬和同情。此外,还展示了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如象征没落贵族的艾米丽、象征传统父权制的父亲、象征北方文明的霍默等;以及小说中描写的环境,如爱米丽小姐的老房子,福克纳是这样描述的:“只剩下爱米丽小姐的房子了,在棉花车和汽油泵之上,它那顽固的、风雅的腐朽——在丑陋之中的丑陋。”这些都象征着南方世界的衰落。不难看出,艾米丽的悲剧是一个“部分”,而南方贵族的衰落则是这个“部分”衍生出来的一个“整体”。

本文将通过分析艾米丽在父权制压迫之下的病态爱情观以及她悲惨的命运,展现出艾米丽悲剧的人生。以艾米丽为例,运用象征主义表现她所代表的时代下南方贵族的悲剧,进而剖析造成这种悲剧的根本原因——清教主义和南方文化的陨落。

二、艾米丽的悲剧

艾米丽是父权的受害者,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父权制大行其道,他们把女性认为是男性的附属品。父权制下的女性可分为三类:一位禁忌物;二为交换物;三为消耗物,显而易见,艾米丽为第一类禁忌物,也就是他们所说的圣物,艾米丽所代表的显然已经不是她个人,而是作为南方文明过去光辉时代的圣物,她所代表的是已经逝去的时代,已经消亡的贵族。

(一)父亲的影子

福克纳只用了几句话就勾勒出了父女关系:“爱米丽小姐穿着白色衣服,身材苗条,前面是她父亲斜着腿的剪影,背对着她,手里握着马鞭,两人被向后甩出的前门框住。”

这是一幅在市民心中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画面。父亲的姿态傲慢专横,手里的鞭子是女人的父亲用来赶走求婚者的工具。父亲控制了女儿的生活,驱逐了所有追求者,让30岁的艾米丽单身。艾米丽后来的反常行为和最终的暴力行为都是父权压制的结果。

父亲去世后,艾米莉并不是真心希望摆脱束缚,走向自由,而是震惊地表现出对父亲的“无限依恋”,父亲似乎是她精神上的支柱和生存的唯一希望。文中提到:“她告诉他们,她的父亲没有死。她一连这样做了三天,牧师们都来找她,医生们也都来劝她把尸体处理掉。正当他们要诉诸法律和武力的时候,她倒下了,他们很快地埋葬了她的父亲。[1]”爱米丽阻止她的父亲被埋葬,甚至在他死后很长时间才恢复健康。作为父亲的阴影,艾米丽长期受到父权制的压迫而依附于它。父权制对艾米丽的压迫与影响,充分展现了父权制下备受压迫的南方贵族形象。

(二)病态的爱情

艾米莉的爱情之路可以说是坎坷不平的,在这个故事中,爱米丽的爱情道路经历了三个阶段:渴望、希望和绝望。

当她的父亲活着的时候,他“赶走”了所有爱米丽的追求者,扼杀了她对更好的爱的渴望,使她的心灵受到了创伤。父亲去世后,孤独的艾米丽爱上了建筑工头霍默·巴伦。但他们的恋情遭到了周围人的强烈反对。后来霍默也背叛了她,当她在爱情中“无助”的时候,她的灵魂被进一步扭曲。爱米丽在失去了她的爱人后,用砒霜毒死了霍默,并把他的尸体藏在了楼上的房间里。就这样,艾米丽与霍默的“尸体”生活了40年。

艾米莉固执地拒绝时代的变革,以惊人的毅力保持着最后的传统。对她来说,时间似乎永远停留在贵族的光辉时代,在漫长的坚持中唯一让她妥协的就是爱。爱是人类所拥有的最高贵、最珍贵的情感之一。她真诚而热情地爱上了在北方当工头的霍默。她对这段爱情有着美好的想象,梦想着传统和完美的结合。

但在一个金钱至上的商品社会里,人们的爱,就像被金钱腐蚀的人性一样,再也不能散发诱人的光芒。霍默眼中的爱,和其他一切一样,是需要交换的东西。他只需要从爱中得到快乐,不愿意承担任何责任。作为北方工业文明的代表,霍默的思想代表了当时的主流社会观念。然而,作为南方贵族没落的代表,艾米丽并没有适应社会观念的变化。绝望的艾米莉完全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最后一点爱和信任,在这注定无法结合的爱情中,艾米丽固执地认为永恒的情感只有在沉默的死亡中才会停止它破碎的过程[2]。

(三)没落与死亡

故事的结尾是对她死亡的悲伤描述:“她就这样死了。她在那间满是灰尘和阴影的房子里病倒了,只有一个年迈的黑人侍候着她。“她死在楼下的一间屋子里,躺在挂着窗帘的厚重胡桃木床上,灰白的头靠在枕头上,枕头由于年岁的增长和日照的缺乏而发黄发霉了。”

福克纳让艾米丽以一种古老而丑陋的方式死去。整部小说可以说是一步步地将丑陋呈现给读者。父权制,颓废和堕落的传统封建思想象征南方,冷酷无情的金钱至上的道德原则象征新的社会力量。令人窒息的恐怖场景中的白发,骨头在壁橱里……故事的丑陋逐步升级,从而使小说的悲剧性意义推向高潮。

无论是封建腐朽的南方旧社会制度,还是体现北方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念的新兴力量,都没有形成一种基于相互承认和容忍的人道主义民主意识。他們要么干涉,要么对个人的要求漠不关心。艾米丽直接反对民主平等和人道主义的倾向。在这种精神的荒野中,个人无法识别和保护它。他们只能在传统的束缚下挣扎,生存的希望来自传统的“过去的荣光”之中,在那里可以找到所谓的“不朽的力量”,悲剧的命运在所难免。

三、以艾米丽为象征的南方贵族的没落根源

(一)南方传统价值观—清教主义的没落

美国文化起源于清教文化。清教主义是在清教徒移民美国时传入美国的,对美国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影响。在北方文明迅猛发展起来之前,清教主义以一个独一无二的身份处在美国人民心中。然而,在日新月异的当时,清教主义随着时间的发展 逐渐展现出来的缺陷已经无法忽视。

正如特里·伊格尔顿所说:“文化,一种美丽的、转瞬即逝的、毫无意义的东西,被用来代替宗教。”这个功能使它处于巨大的压力之下,它已经开始显露出病理症状。

清教思想是传统宗教统治者统治人民的意识形态武器。宗教总是通过将自身与知识(神职人员)和公众,以及仪式和精神相结合来完善事物,通过将个人经验的直接特征与最无限的问题相结合,它本身没有错。然而,随着统治者的控制日益加强,人们的思想逐渐僵化。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清教思想作为当时社会的主流,并不能起到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一种思想,当它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时,它要么改变,要么“死亡”。然而,在社会进步时期,这种思想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最终,当传统的统治被推翻时,这种观念也被无情地抛弃了。

清教主义的等级制度、父权观念根深蒂固地压迫着南方人的思想,艾米丽所代表着的是她的贵族阶级,她的思想在清教主义的压迫下逐渐病态,艾米丽作为这个时代的个例,象征着这个时代千千万万无法与时俱进的贵族,随着清教主义的土崩瓦解,他们永远地失去了心灵寄托,最终成为了时代的历史。

(二)南方传统文化的没落

随着清教主义的终结,南方传统文化逐渐衰落。

在小说的第一部分,作者详细描述了艾米丽的大房子,这是一个典型的“哥特式文艺复兴”结构,建于20世纪70年代。大房子所在的街道曾经聚集了南方的许多名门望族,但现在却被棉花轧棉机和汽车修理店所吞噬。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代表的北方势力不断向南方推进,影响是巨大的。南方社会正处于重建的过程中。曾经在南方享有特权的白人贵族,在新旧社会秩序的变革中不知所措。宗教和政治不仅失去了维持秩序和指导作用,而且使局势更加复杂。在不安之中,充斥着闲言碎语的社会环境让人们失去了重新定位自己的信心。艾米莉选择了逃跑。作为镇上格里森家族的后裔,她就像那幢大房子一样倔强。在轧棉机和车库的映衬下,埃米莉的大房子被福克纳称为“丑中有丑”。

艾米丽的大房子是南方文化最具典型的代表,它以一个丑陋的不合时宜的状态展现在世人面前,终将被时代抛弃。艾米丽作为南方贵族的象征,是旧南方遗留下来的“最后的贵族”。他们习惯了种植园时代的生活方式,无法摆脱老南方所追求的一套虚伪、严格、矛盾的道德观念。在南方文化日益受到北方工业文化的强烈冲击下,这些“贵族”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注定要被无情地淘汰[3]。

随着南方文化的衰落,作为南方文化产物的南方贵族在那个时代逐渐消失。这不仅是爱米丽个人的悲剧,也是整个南方贵族的悲剧,福克纳通过艾米丽这一人物悲剧影出当时南方贵族所面临的窘迫处境,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总结: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描绘的是贵族的没落,爱米丽这个人物就是代表。作为一个骄傲的女人,艾米丽步入了堕落和死亡,也见证了南方旧贵族的衰落。爱米丽在父权制压迫下扭曲的爱情观乃至最后悲惨的命运,无疑都是向我们呈现一个没落的贵族形象,他们被旧的价值观压迫的同时又依附于此,矛盾的心理促成了他们的悲剧,而这悲剧的根源恰恰是时代进步之下清教主义和南方文化的终结和瓦解。

时代造就人,他们因时代而荣耀,也因时代而没落。

注释:

[1]威廉·福克纳,献给艾米莉的玫瑰花[M].冯亦代,广东:人民出版社,1980:46-59.

[2]刘庆,《中国学生双语阅读精品》最經典小说[A].山东: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2014.

[3]游茜,田纳西·威廉斯笔下南方淑女的衰落:一首传统南方文化的挽歌[J].安徽文学,2008(10).

参考文献:

[1]威廉·福克纳,献给艾米莉的玫瑰花[M].冯亦代,广东:人民出版社,1980:46-59.

[2]刘庆,《中国学生双语阅读精品》最经典小说[A].山东: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2014.

[3]游茜,田纳西·威廉斯笔下南方淑女的衰落:一首传统南方文化的挽歌[J].安徽文学,2008(10).

[4]苟妍,扭曲的爱情之花——从行动元模式看艾米丽的爱情悲剧[J].海外英语,2012.

[5]胡蒙,解秀琴,逝去的旧南方传统 崛起的工业文明:《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人物象征性分析[J].宜宾学院学报,2012(12).

[6]晁宏晏,美国文化中的清教主义[J].时代文学,2011.

猜你喜欢

象征主义悲剧
伟大的悲剧
台州学院李国辉教授新著《19世纪西方文学思潮研究:象征主义》出版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当代象征主义流派研究的困境和出路
理想的彼岸世界——象征主义的绘画艺术
《阿甘正传》中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
比较文学视域下莫言小说独创性探索分析
猫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