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用热点专题 聚焦历史解释
——以三轮专题复习课“英国脱欧”为例

2020-11-18广东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0年3期
关键词:主权所学全球化

广东

历史解释素养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是检验学生的历史知识、能力、方法和历史观等方面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历史解释素养是衡量高三学生高考能力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制约学生提升历史解释素养的因素有四个:一是高考题常以时事情境切入,学生时事敏感度低,学和用脱钩;二是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调动知识并联系考点对问题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弱;三是思路单一,历史解释的角度欠缺;四是缺乏思想碰撞与交流,思维难以提升。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以高三复习课“英国脱欧”为例,活用热点专题,落地历史解释素养。

一、合理选择专题,以时事切入,铺垫历史解释

高考命题不回避时事热点,立足于选择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三专题复习时,教师要有时事敏感度,适度选择重要时事热点。笔者选择“英国脱欧”这一热点专题的目的是把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等世界现代史的重要考点进行整合,刺激学生历史敏感度,为历史解释创设情景。在“英国脱欧”这一专题课的课堂导入中,笔者引用了中新网的新闻:

材料一当地时间1 月31 日,英国正式退出欧盟……据报道,随着时间临近11 点,聚集在议会广场的人群一起倒数。英国正式脱欧后,激动的人群手举英国国旗,有人还泪流满面,但另一方面,现场也有倾向于留欧的民众,在正式脱欧的那一刻,他们中有些人没有任何反应。

——整理自中新网(2020 年2 月1 日)

导入需有“凝神、起兴、点题”的作用,力求直击课堂灵魂。通过时事材料,联系热点,笔者向学生提问:英国为什么要脱欧?民众的想法如何?为什么有些人泪流满面,有些人面无表情?民众对于英国脱欧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原因何在呢?英国脱欧是多种利益交织、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师可发动学生共同参与,集思广益,各抒己见,这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在此,笔者利用权威媒体的资讯作为导入,进行情境创设和问题驱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调动已知材料和所学知识,为历史解释进行了铺垫。

二、夯实基础知识,纵横理线,进行历史解释

历史学具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可以运用所掌握的丰富的、真实的史料,通过严谨、科学的逻辑思维,分析历史现象背后的背景,研究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历史解释的过程实际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但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夯实基础知识,教师可利用历史时空的纵横发展关系帮助学生整理知识框架。为此,笔者提出两个问题:

问题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问题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 世纪90 年代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学生从纵横方向整理的知识体系图

历史解释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虽然有一、二轮复习的基础,但高三的历史知识跨度大,学生遗忘率高。因此,夯实基础知识,遵循学生的认知逻辑,循序渐进,才能落实历史解释素养。教师在进行专题复习时,需要对考点进行回顾,引导学生构建起时间坐标,厘清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和关联性。笔者引导学生从纵向与横向两个角度了解从新航路开辟到20 世纪90 年代经济全球化的历程和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全面发展的原因,让学生在时空观念素养的基础上提取课本信息,把握历史发展的纵横联系,理解基础历史概念,清晰、有条理地梳理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点和考点,涵养历史解释素养。

三、运用史料探究,明确角度,掌握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基于史料实证,但学生对英国与欧洲一体化的认识往往非常单薄,这铸就了一种“文化距离感”。陈寅恪先生认为,理解历史的基本方法是对前人的思想和行为保持“了解之同情”的心态。因此,本课设计的出发点是以历史教材为依托,精选三则新闻材料,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理解过去的人和事,深挖历史事件的本质,回答“历史何以至此”,弥补因时间而造成的“文化距离感”。

材料二1950 年5 月9 日,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舒曼计划”。根据该计划,引发法德百年冲突的两国边境的煤钢资源将被置于两国共同参与管理的联合机构之下,并向西欧所有国家开放……作为具有战略眼光的领导人,戴高乐知道,要想使法国恢复大国地位,并使联合的欧洲成为独立于美苏的力量,必须取得德国的谅解和支持,而德国的战败国地位,使德国有求于法国的地方多于法国对德国的要求。

——《法德化解百年恩仇 独立的欧洲核心》《环球时报》(2019 年10 月30 日)

设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一体化的原因。

探求因果关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对原因进行排序和分类,使学生的分析更深入,为历史解释奠定基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欧洲、法德、美苏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根据“使联合的欧洲成为独立于美苏的力量”可引导学生从美苏争霸的威胁的角度归纳;根据“必须取得德国的谅解和支持”可引导学生从法德和解推动欧洲一体化的角度分析;根据“恢复大国地位”可引导学生从欧洲在二战中地位受到严重削弱的角度分析,再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欧洲有统一的理念、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欧洲的联合是二战后的必然结果。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法国和联邦德国为首的欧洲核心国家开启的欧洲一体化进程成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最灿烂的风景,欧洲的联合自强结出了初步硕果。在法德塑造欧共体时,英国一直是“观望者”,后来,英国的态度开始由观望转向融入,经过10 年的不懈努力,英国终于在1973 年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

——整理自人民网(2011 年10 月1 日)

设问: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主动融入欧共体的原因。

在专题复习中,应注重用主题整合知识,这里虽然问英国在20 世纪70 年代加入欧共体的原因,但其实是在复习英国兴衰的知识点。笔者以“往日辉煌”为主题,找准知识联结点,引导学生梳理、整合了英国殖民扩张、“日不落帝国”的建立、资产阶级革命与代议制的确立、工业革命与“世界工厂”、世界大战与帝国的衰落等知识。这样整合知识,线索清晰,学生也很好地分析了英国盛衰的原因,再加上欧共体在经济发展中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美苏关系缓和等信息,学生自然而然能够理解英国主动融入欧共体的原因。

材料四英国加入欧盟的历史就是一部漫长、复杂、痛苦、犹疑和患得患失的历史。英国身处欧洲,却不认为自己属于欧洲,其经济规模排名欧盟第二,但不属于申根区、欧元区。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疑欧派”认为,加入欧盟,英国人根本没有得到益处。英国纳税人每年要拿出GDP 的2%交给欧盟,而欧盟事务长期受德国和法国控制,英国的作用越来越边缘化。随着近几年欧洲一体化的加深,欧盟的胃口越来越大,对成员国的外交、军事、财政、金融,甚至连能源都要插手,这在英国看来是绝对不能忍受的“耻辱”。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的不断发酵,是去是留,再次在英国人中引起热议。

——整理自《环球时报》设问: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一直存在“脱欧”倾向的主要因素。

英国加入了欧共体,为何又一直存在脱欧的倾向呢?教师在引发学生思维冲突的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其原因。在前两个问题中,教师已引导学生从角度和主题两个方面进行概括,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形成思维能力。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英国的传统(“均势外交”和“光荣孤立”的政策)、英国的困境(欧盟主导权之争、欧盟向超国家方向发展)、现实的问题(欧债危机、移民和难民问题)三个维度进行概括。

以上三个问题层层深入,笔者着重通过问题情景和材料情景的形式为历史解释创设氛围,学生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历史背景特征进行联系,以不同角度、不同主题将历史叙述与历史解释结合起来。

四、深化阅读,形成历史叙述,活化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评析和价值判断”。笔者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材料或专业书籍,从时代背景、立场、经历等方面进行评论,帮助学生运用相关史料从多角度、史论结合地构建自己的历史叙述。

基于此,笔者布置课前任务,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欧盟一体化进程、英国脱欧的原因、英国脱欧的可能影响、你会对英国脱欧投赞成票还是反对票、如何从经济全球化角度认识英国脱欧等问题。其中,学生在支持与反对脱欧的问题上产生了思维碰撞,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1)支持脱欧的理由:①有利于英国摆脱或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如欧债危机、难民危机、移民问题等;②节省开支,不再缴纳欧盟会费,减少福利开支,增加就业等;③借此重塑英国大国地位,增强国际竞争力。

(2)反对脱欧的理由:①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趋势,势不可挡;②脱欧后,英国不能再依托欧盟在欧洲和世界的作用,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大打折扣;③英国国际贸易受到影响,打击投资者的信心;④英国公民在欧盟的行为自由等受限制;⑤不利于消弭国民的对立情绪,不利于英国社会稳定。

在课堂上,学生还发散思维,提出了新的问题:为什么英国会采用全民公投的方式决定是否脱欧?很多相关的疑惑和质疑被提了出来,引起了热议。面对学生的争论和异议,笔者下发文字材料作为补充,展现英国民众的不同想法,再通过播放视频,提供专家对英国脱欧问题的看法。全民公投虽然能够比较完整地表达民意,但也存在着英国政治家借此捞取政治资本的问题。之后,笔者引导学生尝试站在不同角度再次进行讨论,对脱欧问题做出充分解释或提出新的解释。

不同的个体、角度、立场,对历史事件的看法都不尽相同,这是历史解释的多元性。这一设计要求学生充分挖掘史料,提取论述者的观点,对比双方观点的不同,探寻不同历史解释的原因,从而形成自己关于英国脱欧的历史叙述。

五、教师总结提升,回归考题,深化历史解释

在本专题的探讨中,学生明白当今全球化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英国脱欧事件是逆全球化,体现了全球化过程中民族国家和区域组织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笔者在总结时指出,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会有冲击和影响,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这一小结有利于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理解人类的诸多史事,从历史的视角思考当今社会发展之多种情形,以多元和包容的眼光看待历史与现实,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达到深化历史解释的目的。

高三专题复习课堂上积累的历史解释素养可以通过考题来体现,笔者布置了关于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问题的开放性试题,锻炼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的历史解释能力,检测课堂效果,为下一阶段的复习策略调整做好准备。

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五关于全球化和国家主权的关系,西方近年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理论。一些人认为全球化将威胁主权和民族国家的生存,说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无国界的时代;但也有些人说情况“完全不是这样”,他们认为全球化只会造成我们关于主权看法的变化,它“不危及主权的安全,更精确地说,全球化正在促使我们采取一种更精密的眼光来看主权问题”,这些人还说,关于全球化使民族国家成为过时的论点“与象牙里的腹话没有区别”;还有人指出,为了促进整体的重大战略和使其他方面主权的最大化,主权的各个方面是可以“讨价还价”的,从这一意义上讲,“主权更可以看成是一套人们正在使用的准则和习俗,可以显示出变异和灵活性”。

——摘编自王加丰《“欧洲化”,西欧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与主权问题》

依据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解答本题应做到对材料所表述的史实进行准确归纳、概括,对于提炼出的相关观点,要结合所学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说明,做到有理有据,论证说明要充分,要符合史实,言之有理,言之成文。

角度一:根据材料“一些人认为全球化将威胁主权和民族国家的生存,说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无国界的时代”可概括观点为“全球化将威胁主权和民族国家的生存”。根据该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各民族国家的经济主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冲击和挑战;国际经济组织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影响日益增大;区域性经济组织攫取了原属于国家经济主权的部分权力;发达国家利用经济作为武器控制他国内政外交;恐怖主义、经济安全、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威胁增大等方面思考作答。再从经济全球化已超出经济领域,对国际政治、安全、社会和文化等领域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对主权和民族国家的生存产生威胁等方面总结全球化将威胁主权和民族国家的生存。

角度二:根据材料“他们认为全球化只会造成我们关于主权看法的变化,它‘不危及主权的安全,更精确地说,全球化正在促使我们采取一种更精密的眼光看主权问题’”可概括观点为“全球化不会威胁民族国家主权”。根据该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加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干预经济生活方面的作用;发展中国家抵制发达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利用国家主权制定维护其利益的政策;推动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的发展等方面思考作答。

英国历史学家汤普森认为,“历史学习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发生了什么上,而是要集中在我们如何发展对历史的认识”。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能力的体现,是高考重点考查的能力要求。因此,高中历史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培养,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培养策略。即使是处于高三紧张的复习阶段,教师也可以活用时事热点,进行专题复习,落地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主权所学全球化
领土主权争端中证据链的价值与应用
非所学
新旧全球化
非所学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全球化陷阱
《块数据3.0 :秩序互联网与主权区块链》
贵阳首发白皮书:五年建成主权区块链应用示范区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