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格局下培养应用型外宣人才的课程体系架构研究

2020-11-18杨婷婷南京旅游职业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34期
关键词:大思大思政应用型

杨婷婷/南京旅游职业学院

一、前言

在国家提出“大思政”格局的时代背景下,思政课程转化为课程思政是大势所趋。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外宣”工作受到到史无前例的挑战,面对文化逆差的困境,“外宣”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外宣”人才的技能水平与职业素养也面临空前挑战。当务之急,应扩增“外宣”人才库,提高“外宣”人才素质,满足国家发展需求。

本研究则立足于“大思政”格局,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深入调研,结合数据,提出应用型“外宣”人才职业标准,力图构建切实可行的课程体系,培养出市场所需的应用型外宣人才。

二、我国关于培养“外宣”人才的研究现况

笔者通过查阅各类文献,发现目前有关培养“外宣”人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强调外宣工作的重要性。如冉凡敏等在《全球化背景下外宣翻译人才的基本素质》中认为:外宣翻译是一种具有鲜明文化特性的交际现象,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环境建设的具体体现;洪玉蓉等在《论全球化背景下外宣翻译人才的基本素质》中认为:对外宣传对于提高一个国家、地区或企业的形象和扩大其影响力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作为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宣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唐燕在《浅谈中国外宣翻译人才必备的素质》中提出:对外翻译能够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西方交流,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尤其在当今中国文化走出去发展背景下,外宣翻译工作者更应当熟悉国家外交政策,一切以原文、原话、原作为本,担负起在社会和文化层面上的重大责任。

其二是强调“外宣”人才必备素质,如洪玉蓉等在《论全球化背景下外宣翻译人才的基本素质》中认为:外宣翻译者需要具备深厚的双语功底和娴熟的翻译技巧、较高的政治敏感度、广博的知识结构、强烈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严谨的态度;许媛媛在《论外宣翻译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中提出:外宣翻译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外语翻译基础语言技能和坚实的汉语语言及文化基础的“硬件知识”,还要具备学术素养、职业操守以及正确的政治方向三大“软件”知识。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国内外学者已经对外宣工作的重要性达成了共识,但目前的研究,尤其是国内的相关研究,对于培养应用型“外宣”人才的策略关注还明显不足,也缺乏对江苏省“外宣”人才应具备的职业标准的界定,同时相关院校也没有针对培养应用型“外宣”人才架构出完整的课程体系。

三、我国外宣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培养的定位过于高端化、缺乏应用性

由于传统外宣人才的定义多聚焦在政治、文化、社会方面,培养的目标人群多为高水平的同传、媒体人士,受益群体及范围都过窄,无法满足当下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求,无法为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代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在全球塑造政治、经济、文化大国形象的进程,不能让全世界各国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进程、民俗风情等。我国高校虽然在课程设置方面增加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但极少做到将优秀传统文化外宣与职业技能高度融合,缺乏应用性。

(二)课程设置人文性与工具性比例设置不合理

从目前来看,我国高校的优秀传统文化外宣课程主要设置为通用型课程,没能跟各专业的职业特色结合,缺乏实操性。这说明课程设置并没有切实从学生职业规划与建设着手,会引起优秀传统文化外宣课程与人才培养需求相脱节。其次,当前全国各大高校课程设置普遍出现人文性与工具性比列设置不合理,课程设置偏理轻实,偏工具轻人文,偏育人轻育德,这样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外宣人才无法实现与社会无缝对接,更缺乏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素养。

(三)人才培养模式流于形式、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

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大多还局限在课堂上,多注重理论传授,忽略理实结合。多数学校优秀传统文化外宣课程流于形式,或者是当做翻译课来上,未能将课堂教学与参与社会外宣活动系统结合起来,导致培养出来的外宣人才能力局限于纸上谈兵,缺乏实战经验,高校也失去了培养外宣人才的初衷。

(四)校企合作、社会活动占比渺小

众所周知,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与时俱进,需要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才具备实用性。但是实际上,我国高校外宣人才培养过程中,未能将校企合作、社会活动穿插融入教学活动中,外宣人才的培养还局限于书本知识。这样培养出来的外宣人才知识体系不健全,缺乏实践经验,这不利于外宣人才的全面健康发展。

(五)职业素养教育教学亟待进一步改革

育人与育德、隐形教育与显性教育,这两个模块在课程设置中缺一不可,并且两者所占比例应适应市场需求、维持平衡,才能孕育出时代所需的青年人才。虽然职业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各大高校调整课程设置时的共识,但是未能具体付诸实践。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职业素养教育实践热潮中,很多实践走入了职业素养教育的误区。比如职业素养教育课程的有效性问题,其教育目标应体现出对于未来实际工作环境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应该体现学生素养培养的全面性,而不能只重视专业能力的必修课教学,忽视诸如职业道德、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教学。

(六)师资队伍职业素养建设能力亟待提高

教师的知识储备、行业经验、职业素养对于培养优秀的外宣型人才都十分重要。然而当下高校师资队伍多还是有科班出身的教师组成,企业名师、行业专家的参与度非常低。并且,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中,教师下行业、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及精力有限,直接限制高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间接导致培养出来的外宣人才无法实现校园与社会的无缝对接。

四、“大思政”格局下应用型外宣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模式研究

架构适应市场需求、国家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外宣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需要掌握目前江苏省“外宣”人才培养的现状,立足实际,设定应用型外宣人才职业标准,扩增“外宣”人才库。并通过拟架构的“培养应用型外宣人才课程体系”以及投入实际案例的互证,促进“外宣”人才的扎实双语知识、熟练专业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应用能力的提升,提高“大思政”格局下“外宣”人才政治自强、文化自觉、职业自信等方面的意识,力图培养出时代需要的技能够硬、素养够高、觉悟够坚定的应用型外宣人才。

(一)围绕“为谁培养人”,设定培养目标

设定培养目标,就是搞清楚“为谁培养人”。“大思政”格局下应用型外宣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多是为了服务国家发展这略,引导人才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担任好国家代言人的角色。

基于此,培养目标的设定需要采用文献调研、数据分析等方法,针对“大思政”视域下的教学改革做调研分析,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让教师转变为导师,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养的外宣人才。

以江苏省涉外行业为主要样本,采用田野调查法,针对当前涉外行业“外宣”人才规模、水平以及培养模式开展调研,找到瓶颈问题;以江苏省相关院校主要样本,采用田野调查法,针对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项目展开调研,以找到突破点。

通过前期的资料积累,统计数据、筛选案例,对比调查与研究,进行相应的模型分析,其中重点对外宣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细致且权威的分析,比如对高职学院、高等学校,江苏省内外,南京市内外的外宣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差异性的评价分析、探索相应的改进路径。

(二)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完善职业标准

职业标准的设定,对于全国各大高校对标培养市场所需人才起到一个导向作用。因此,职业标准的设定必须保证科学性、前沿性、时代性。

考虑到应用型外宣人才的培养应立足于人才泛化、应用化,最终实现人人具有外宣意识,行行具备外宣人才,所以职业标准的设定应考虑到应用能力与职业素养两方面。应用能力应由扎实的双语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娴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组成。道德修养则是要求学生应具备政治自强、文化自觉、职业自信、道德自律四方面素养,成为新时代“四有”青年。

这样较之以往聚焦顶尖“外宣”人才的研究,显得更加务实、具备可行性,提升路径也更加明朗清晰。

(三)围绕“如何培养人”,填充课程体系

在“外宣”人才课程体系架构中,立足于“外宣”人才泛化、应用化,力求实现人人具有外宣意识,行行具备外宣人才,富有创意地实现“外宣”人才出自民间,“外宣”文化走入百姓。

从宏观层面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改进学制;中观层面探索校企合作模式、校内实践项目建设;微观层面具体规划开设课程、平衡设定课程系数、综合考虑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比例设定。从多维度形成具有参考意义和实用价值的课程体系,为扩充外宣人才库提供明确途径和有效方法。

新时代外宣人才的培养应在“大思政”格局的指导下开展。外宣人才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的关键领域,因此,在构建培养应用型外宣人才的课程体系时,要首先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进程中。将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放在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之前,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引导应用型外宣人才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五、结语

“大思政”格局下,让思政教育先于理论教育,将思政教育融入理论专业课堂、校园活动、企业实践中,架构好完善的课程体系,界定出科学的职业标准,才能迎合时代需求,培养出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外宣人才。

猜你喜欢

大思大思政应用型
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设立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
——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 打造党建工作品牌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成都理工大学:挖掘“攀登精神”内核 构建大思政格局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好的爱情,从来都不需要刻意迎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