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角下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研究

2020-11-18洛阳广播电视大学

长江丛刊 2020年34期
关键词:双创中华民族传统

高 鹏/洛阳广播电视大学

一、前言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本土资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始终在国家发展、民族崛起的进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当下,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相辅相成,传承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国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和思想动能。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提出,要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双创”理论的提出与践行为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繁荣提供了正确的导向和科学的路径。[1]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深度认同,在文化自信的氛围下,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勃发出适应国家民族发展的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从而在实现自身创新发展、发扬光大的同时,转化为国家民族团结共进、持续发展的强大力量。可以说,立足文化自信才能够真正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而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又将实现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文化自信。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投入到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中,对于这一内涵丰富、涉及领域广泛且具有很强前瞻性的课题的研究日益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及传承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意义的研究,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到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再到学者们从个人层面、社会层面、民族复兴层面及人与自然层面的研究,都较为深入地阐释了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二是对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可行性的环境分析,主要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创新性与发展性、文化繁荣发展的社会背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氛围及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导向等层面进行了研究。三是对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任务及实施策略的研究,许多研究者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提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际影响力等宏观层面对目标任务进行了研究,并相应地提出了完善“双创”机制、加强宣传引导、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加强跨文化交流等实施策略。[2]总的来说,关于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较为丰富,但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尚有留白。本文将在分析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价值的基础上,在文化自信的视角下探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的路径,从完善制度建设、挖掘文化内涵、创新表现形式、加强对外交流等方面提出可行的建议和措施,以期对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提升文化自信的感染力有所裨益。

二、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的理论定位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长河中,优秀传统文化始终以横贯古今的姿态传承发展,关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义也众所纷纭,目前被广泛认可的定义为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中演化汇集成的反应民族精神风貌的物质产品、制度规范、信仰习俗、思想观念成果的整体表现。一代有一代之文化风貌,新中国成立以来,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民族精神之“根”的同时,不断地创新发展,呈现出富有现代中国特色的新风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包括文化自信在内的“四个自信”,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实现新发展的重要理论根据。在坚定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双创”理论应运而生,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旨在坚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根”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丰富其表现形式,实现符合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创新与转化,在传承中扬弃、在转化中创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辅相成、和谐共生,不断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发展、民族崛起、社会生活及对国际文化交流中的积极影响力。作为新时期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针,“双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本土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将马克思主义应用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上,需要充分关注传承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精神内核;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而“双创”理论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基础上形成的指导新时期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的重要理论,尤其是对文化自信视角下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导向作用。

三、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的价值分析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的当代价值具有多面性,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发展角度而言,不断创新转化能够实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发展,还能够使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精益求精式的现代化发展,从而使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从实现国家发展、民族崛起的角度而言,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承载着时代的使命和人民的愿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忠、孝、礼、义、仁、廉等品格的传承与发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了坚强的文化底色和丰富的道德资源,代代相承的文化基因和不断创新转化的文化风貌也凝聚起了中华儿女投身现代化建设、共筑“中国梦”的担当与希望。

从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角度而言,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立足于文化自信,更服务于文化自信的构建,在对外开放日益扩大的当下,我国多元文化兼容并包的文化交流姿态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契机和更大的挑战,相比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快速提升而言,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较缓,使我国在文化对外交流的过程中处在“逆差”的状态下。只有不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赋予其鲜明的时代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引导中国人民坚定文化自信,摒弃外来文化“糟粕”的不良影响,提升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用强大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竞争力构筑起文化安全的防线,以自尊、自信、自爱的姿态实现守“根”纳“新”,从而保障民族精神的独立性、完整性和生命力。

四、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的路径展望

立足文化自信,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还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要坚持“双创”理论导向,把握提升文化软实力、服务民族崛起的价值导向,从多层面制度建设、思想内涵提炼开发、表现形式创新、加强对外交流等角度进行路径探索,保持优秀传统文化的旺盛生命力、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力。

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国家层面的“双创”和《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其明确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的部署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和机制构建,建立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开发、教育宣传、人才队伍培养、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跨地域交流、文化对外交流等制度体系,为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提供制度保障和行政力支撑。在此基础上鼓励各级领导部门及其工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高等院校打破行业壁垒,综合发挥不同主体的人力、智力、财力、物力优势,共同创建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的研究基地、宣传阵地、交流平台,尤其注重激发优秀传统文化工作者投身“双创”的热情,为其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提供制度机制保障,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工作者在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中的中间力量,从而带动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力行践行“双创”,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全过程的影响力、号召力和效能力。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千年发展历程中积淀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许多优秀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力量、摒弃其中的消极内容,使优秀传统文化在治国理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良好社会风尚培养、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无疑需要将更大的经历投入到其思想内涵的提炼开发之上。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仁义礼智信”、“民贵君轻”、“法令行则国治”、“尽公不顾私”等思想不仅是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在中国社会发展历史上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更是我国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资源。从推进“四个全面”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到“四个自信”,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都能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理论根基、汲取有益成分、获得思想启迪,在新的主流价值观和发展任务的框架下,将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的成果作用于治国理政实践,服务于中国梦想的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转化,要充分发挥文化工作者的中坚力量,通过完善人才培养和项目研发的顶层设计、加强政企校三方联合、成立不同领域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课题组和探索实践团队,将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人才培养上升至国家层面、融入到多主体的广泛实践中,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内涵的提炼、开发、创新和转化。

相比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内涵的创新转化而言,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创新转化显得更为迫切,在社会多元文化蓬勃发展的当今社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本身的危机更多体现在表现形式守旧单一上,想要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更大范围内的传播和应用,获得更多大众的认同,必须借助现代传媒技术创新其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非面对面式获取信息习惯的确立,越来越多的人会利用网络信息载体学习知识、了解文化。一方面,利用微信、微博、微课、慕课、网上学堂以及短视频媒体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使更多的人能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初步感知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大众走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潜移默化地树立文化自信的同时,为更多的人开启深度研学优秀传统文化的大门。另一方面,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特色产业,创制高质量的表现优秀传统文化电视综艺、电影、艺术节等,注重专业性、趣味性和大众化的结合。引导更多的人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

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在“独善其身”的同时,还要做到“海纳百川”,在文化对外交流日益繁盛的环境下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竞争力。近年来,世界儒学大会等文化交流平台、“一带一路”合作战略为优秀传统文化博采众长、创新转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同时也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故事走出国门提供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在良性互动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创新转化无疑要充分利用国内外的文化交流平台和媒介,大力推广古诗词、古典字画、武术、民乐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有载体走向世界,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展现东方魅力。

五、结语

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崛起始终伴随着文化的“加持”,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中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为现代中国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势在必行。面对吾辈求索的漫漫之路,守住优秀传统文化之“根”、立足民族精神之“魂”,以兼容并包、去糟取精、精益求精的姿态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才能迎来人民群众坚定文化自信,感沐文化繁荣的美好愿景。

猜你喜欢

双创中华民族传统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