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教育中语文教材资源的开发与研究

2020-11-18湖南科技大学

长江丛刊 2020年25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资源教材

■李 婷/湖南科技大学

语文课程资源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①。语文课程资源形式多样,在新课标中,根据资源的形式不同将语文课程资源分为:纸质文本、多媒体资源、网络资源、实际生活资源。肖德生根据语文课程资源的来源不同将语文课程资源分为:教材资源、课堂资源、课外活动及自然环境和社会资源等②。在这些语文课程资源中,教材资源在语文课程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特别是新课改后,更是主张“用教材教”,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资源的作用。如何开发语文教材资源就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

一、调换文本内容顺序 开发语文教材资源

教材是课堂内容的载体,是所学间接经验的载体,教材的文字组合方式是符合学生的学龄及心理特征的。教材作为重要的语言材料,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课文与课文之间的联系,整体把握语文教材,从宏观角度把握语文教学目标和知识技能,不能学习前边不顾后面,也不能学了后面而忘记前面学过的知识。在语文的教学实践中,要前后相连,适当调换文本内容顺序,开发语文教材资源。

口语交际教学《语言的魅力》中有一句原文是“春天到了,可我什么也看不见”,调换顺序后变成“可我什么也看不见,春天到了”。以口读、耳听两种方式结合,口读两种不同的语言组合形式,耳听两种不同的表达技巧,让孩子从自身情感体验出发,感受两种不同的表达。作者认为之所以加了一句话会打动人,是因为赋予了句子感情色彩,“春天到了,可我什么也看不见”前句写景后句抒情,而真正打动人的是前句的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其实是动之以景,晓之以理,情境情境,情离不开境,情只能让人有所知,境才能让人有所感。春天到了,春天那么美,拥有健康视力的人能够看到春天蓝天、花香、清泉。而我,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在这美丽的春天来临之际,只能用耳朵听、鼻子闻,却看不见春天的美。在所有人眼中,看到五彩缤纷的春天是一件普普通通的事情,而我的眼中只是一片黑暗,对于我而言非常难。

正是一个简单的句子顺序调换,让同学们感受情境效果的妙用,进而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此外还可以调换文章的段落来开发语文课程资源,《语言的魅力》的原文是在文章中间写出诗人加的那句话“春天到了,可我什么也看不见”,可以在这里做一个调换段落顺序的实验,在叙述方法上,把诗人加的那一句话放在文章的最后一段,效果会更好,并且可以探究学习让同学们来猜一猜诗人加的那一句话是什么。《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的课程内容中指出: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把加的这一句话放在文章最末,让同学们猜测诗人加的是什么,拓展学生思维,提高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设置文章悬念,还能了解新的文章表达方式,对于学生的习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二、旧课新提,开发语文教材资源

课文是孩子们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媒介。在语文教学中,通过一个童话故事让孩子们明白一个道理,这是最基本的语文技能之一。但是课文不仅仅只是课文,还可以将之前学过的语文课文作为教学案例运用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小学二年级课文《狐狸和乌鸦》中,狐狸通过一些虚情假意的话骗到了乌鸦嘴里的那块肉。因此在该课的教学中,让孩子们明白一个道理:当我们遇见一件事情的时候,要动脑筋,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在接下来第三单元口语交际《学会赞美》的教学之中,让孩子们知道我们在赞美他人的时候应该真心实意时就可以将《狐狸和乌鸦》当做反例去教学。狐狸夸奖乌鸦的话不是出自真心的,而是虚情假意的,这是不可取的。不真诚地的好话不是夸奖而是阿谀奉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赞美他人时应该真诚。用孩子们学过的案例进行教学,更加有利于孩子们理解记忆。运用课文案例创造情景关系,情景情景,情离不开景,同样情景关系的理解也是放置在一个情景关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的开发不是一个独立出来的干瘪的东西,它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由特定的话语关系引导出来的,话语关系中蕴含的课程资源,不管是显性的还是隐形的,都可以看塑做造学生,使之个人得到发展的重要资源,每一篇课文都有很多的点位论证,但并不意味着每一个点位都是在课堂中教的,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应该开发出在45分钟课堂上最应该教的点位,这才是一个成功的资源开发。

除了将语文课文作为口语交际的素材,更可以将课文当做案例去讲表达,比如《死了十二次》就是用这种方式来开发语文教育资源——形容词的使用。原文“爸爸送我一副军棋,我高兴死了”,“前天夜里,有只老鼠爬上床,把我吓死了”,“这几道题,正巧我都复习过,简直容易的要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让同学们把这些“死”字全部换成形容词。在替换中,丰富了孩子们表达,激发想象力和学习兴趣,让孩子们更加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语言游戏中,学生可以在实际运用中感受形容词的妙处,在语言游戏中开发了形容词的用法,同时还调动了课堂的氛围,在一个幽默和谐的课堂环境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死了十二次》是一篇和孩子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课例。“爸爸送给我军棋”“题目都是复习过的”“老鼠爬上床”这都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可见的事情,孩子们非常有代入感。同时还可以将替换后的表达呈现出来,将两次进行对比教学,体味多样表达的益处,明白其重要性才能在文章表达时积极应用。

三、利用课文背景资料,开发语文教材资源

语文教学中,背景资料多种多样:文章创作背景、作者背景、课文关键词的背景等等。教师在教学中通常在文章最初就会展示作者背景、时代背景。其实背景可有可无,在关键处展示出来才能显示其重要性。小学五年级下册《三克镭》全篇没有为我们介绍镭的珍贵也没有用具体的笔墨向孩子描述居里夫人的实验室的多么简陋。因此在教学中就可以补充教学资料:(1)镭的基本介绍(包括用途、提取难度等等),这样可让孩子明白居里夫人放弃了多么珍贵的财富。(2)实验室简陋的具体描写。让孩子们更深刻体会到当时实验室条件的艰苦,居里夫人在这样艰苦环境中工作,是多么醉心科学。通过背景资料的教学,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在心的情境中理解课文内容,开发语文资源。两个背景资料结合,激发孩子们更能理解居里的大公无私。语文并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中,更是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当孩子们拥有那么多财富的时候,孩子们又会做什么?孩子们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扩展思维。

另外一个案例则是礼貌用语的使用。语文教学目标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礼貌用语不能只停留在孩子们的作业里、试卷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要积极运用。将礼貌用语的习惯运用在日常生活是语文能力的延伸,能更好地发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在日常生活中,借用他人物品,对他人造成伤害,恰当使用礼貌用语也能够帮助孩子们解决问题。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学习语文知识,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学习语文技能,通过语文技能巩固语文知识。学习语文课文不仅仅停留在课文中,更要将课文中学会的技能运用在生活中去。

四、结语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多方协调与资源整合。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人文性的知识大体由教材呈现出来,而工具性的知识确需要老师进行资源开发,让同学们在开发资源的环境中掌握知识内容。作为一名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必须树立课程资源观,重视语文教材,合理利用语文教材,挖掘语文教材里的各种资源,丰富基础教育中语文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拓宽语文教学的内涵与外延③。

注释:

①张爱华.努力构建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堂[J].小学教学参考,2020(07):23.

②肖德生.挖掘课程资源,提升语文素养[J].甘肃教育,2020(03):152.

③赖菊香.树立课程资源意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刍议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J].新教师,2019(11):57~58.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资源教材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教材精读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